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能吃的中国人为何很少吃猫肉?

2019-06-01 20:35 作者:江南拱桥夜  | 我要投稿

自古都说:“民以食为天”,吃东西绝对是一件天大的事。猫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宠物,或者很多人都会疑惑,因为在肉类中没有猫肉,也没有人去吃猫肉,这是为什么呢?

猫和狗都是人类的伙伴,但两者的待遇就有些大了。大家应该没少听过狗肉,在一些地方特色小吃中,就有一些有名的菜是狗肉做的,在历史上就有吃狗肉的例子。而猫肉,却几乎没有人吃。

传言猫有9条命(这个说法在不同地区略有不同,如在西班牙的说法是七条命,在土耳其和阿拉伯国家的说法是六条命)?黑猫能通灵?不过今天要辟谣的可不是这些,而是关于吃猫肉的问题,什么都敢吃的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吃猫肉的习惯,我想不仅仅是因为猫肉发酸。

关于猫肉发酸的这个结论似乎已经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这个说法还是有依据的,书上记载“猫肉,性温,味甘酸,无毒”。可见猫肉的确有酸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猫(狸)的注解里这样说“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大概意思就是猫肉口感不佳,所以吃的人较少。

虽然没吃过猫,但是不吃猫仅仅是因为发酸这个角度我觉得还是站不住脚的。大家都知道舌尖上的中国人光烹饪手法都有炒、爆、熘、炸、烹…等等各种烹饪手段,烹饪时多一道“去酸”的过程对吃货来说根本不是事。

鱼腥味、羊膻味,连充满尿素味道的鲨鱼都能做出美味,不管猫肉原来是什么味道,放点辣椒面、孜然粉、茴香、桂皮等各种大料,还有解决不了的?还怕做不出好吃的猫肉?

还有人说不吃猫肉是因为猫太瘦,没什么肉又难抓。不说别的,吃货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在意过肉少,老外不愿意吃的带骨头的鸡爪、鸭掌,还有小龙虾、甚至螺蛳肉,都没有放过,还会嫌猫瘦吗?

猫难抓这点倒是可以同意,猫咪的身手不错,尤其是跳跃动作,但是它们也有弱点就是爱钻箱子、盒子,会飞的鸟都能抓到的人,抓猫怎么会没办法?总是有办法可以捉到它们。

中国人没有吃猫的习惯,真是因为味道不好吗?我们先别急着想猫肉的味道如何,我还是总结了,中国人不吃猫肉的背后还有3大原因。

1、心理上:猫咪身上的通灵传言

猫这种动物,一般是活动在夜间,是一种很有灵性而且神秘的动物。猫昼伏夜出,在黑暗中它们的眼睛还能发亮,随着光线的变化收缩瞳孔。尤其是大半夜在野外看到一只睁着眼睛盯着你看的玄猫(泛指浑身黑色),立马会觉得周围冷风袭来,莫名背后凉飕飕的。

再加上猫、尤其是黑猫身上各种各样的神秘传言,古人的《山海经》、《异物志》、《百鬼录》中也编造了各种猫的灵异故事,古人生活的年代,没有什么科学概念,大家很多都是迷信的,有些猫还被作为是邪恶的化身,因此从古至今中国人就逐渐就养成了不吃猫肉的习惯,认为吃猫肉会给自己带来厄运、会有报应等等。

2、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撸猫”体质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古人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很容易滋生鼠患,粮食、衣物、房子都会受损,老鼠这种动物,被列为三害之一,身上还会带来鼠疫、大量细菌和病毒等。在古代医疗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有着传播疾病的危害,加上它们对于农民们种的地来说,又是一种很大的威胁,所以猫这种老鼠的“天敌”,就受到了农民们的喜爱。

有的地方的人甚至会把猫奉为神灵,而就算并不爱猫的人,也至少会觉得猫是有用的。根据《诗经》、《礼记》的记载,中国人养猫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专家考古曾经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猫的踪迹。

虽然最早的时间尚有争议,但是猫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宠物是在唐朝以后。

此时猫不再专门用来捕鼠,而是作为后宫嫔妃的宠物。到了宋朝,猫就越来越可爱,征服了更多的猫奴,我也很好奇这么多年来猫是怎么一步一步进化的越来越好看的。

那时候就有了猫宠物市场,普通人想得到一只猫都要付出一点的代价,比如用钱或者是盐、茶来换。到了明代,从老百姓到皇帝都为猫痴狂。宫中有专门养猫的地方,分配3~4人专门伺候御猫(职位:猫管事),凡是皇帝喜欢的猫都有专门的名号。

嘉靖帝更是历史上最疯狂的猫奴,爱猫胜过爱妃子,甚至给猫封官加爵,爱猫去世后,嘉靖帝更是茶饭不思,专门为猫撰写碑文,打造纯金棺材,为爱猫举行了国葬。为猫写颂词的学士也被得到了重用,真是名副其实的“爱猫及猫”了。

所以说我国喜爱猫的历史由来已久,直至《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统计的,2018年养猫人数达到2258万,每年养宠家庭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人们那么喜欢猫更不要提会想着去吃猫了。

3、更理性的角度:猫身上携带的病毒、寄生虫

在民间有说法认为“猫易传百病,不宜吃”。一般来说,家猫很少有人会吃。而那些无主的流浪猫由于生存环境的不稳定,身上难免会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尤其是在它们捕食一些野鼠、野蛙、麻雀和鱼蟹虾虫等动物之后,体内携带弓形虫、裂头蚴等寄生虫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猫肉即便是煮熟,也很难完全杀死肺吸虫、弓形虫等寄生虫。出于健康角度考虑,人吃了这样来路不明的猫肉只能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4.注意:可能你曾经吃了猫肉你却不知道

明面上大家都说自己不吃猫肉,而其实有可能你曾经吃过猫肉自己却不知道。一直有街边烤串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老鼠肉、猫肉来做肉串的传言,然而有记者暗访后发现这竟然是真的!

曾有记者在羊肉摊购买了几串羊肉串,送到了检测机构,鉴定报告显示这些肌肉组织都属于猫科动物特有,而最便宜的猫科动物可想而知自然是那些野猫、流浪猫了。

那些失踪的野猫不光会被用来冒充羊肉串,还会被当做兔肉卖,有经验的人士透露,有的菜场里那些去头去尾的“兔子”,一眼就能认出那不是兔子而是猫。

如果猫肉煮透的话,可能带有寄生虫的风险会小很多,但是街边的烤串难以保证肉中心的温度能达到70度以上,食品安全堪忧。

最重要的是,在我国猫不属于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即使大家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对,也很难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只能依靠民间志愿者的力量。因此对个人来说,呼吁大家不要吃流动摊点,不干净不卫生的小馆子少去,避免中招。

至于那道广东名菜“龙虎斗”,确实是猫肉所制,相传始于清同治年间。但由于现在很多人难以适应,如今已经逐渐改变为鳝鱼和猪肉,现在再去广东的餐馆也很难再看到龙虎斗的身影。

总的来说,中国人不吃猫肉主要是跟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即便是“龙虎斗”的历史也不过百余年。而我们隔壁的越南人就在疯狂吃猫肉,一年能吃掉400万只猫。

本人是不建议大家去吃的猫肉的,毕竟猫猫这么可爱,干嘛要想着吃呢,不是还有那么多美味的菜肴等着我们吗?


能吃的中国人为何很少吃猫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