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城市NOH 走在自动驾驶技术前沿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化渗透率不断提高,不少十几万的合资品牌车型都装配了L2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以适应消费者需求。而在该领域技术一向走在世界前列的几大自主品牌也始终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
其中,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就在刚刚开幕的成都车展当中,发布了城市NOH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搭载于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当中,令人为之一振。这或许预示着魏牌将走在自动驾驶技术最前沿,也让我距离自动驾驶更近了一步。
何为城市NOH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首先,了解何为城市NOH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先要理解他为何能令行业为之一振。很大程度在于将量产智能驾驶系统的定义首次与“城市”相融。曾经人们对于自动驾驶的展望,在实际应用中终于从高速路的巡航进阶到了城市复杂路况。
据介绍,该系统可根据导航提供的行驶路线,在城市环境中实现自动变道超车、红绿灯识别与控车、复杂路口通行、无保护左右转等主要功能, 同时也可应对车辆近距离切入、阻塞占道、交叉路口、隧道、立交桥等复杂的城市交通场景,核心城市场景覆盖率超90%。
此外,“首次量产”也是该系统能颠覆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值得载入中国汽车史册的一件事。据了解,该系统成为中国首个将智能辅助驾驶由高速场景带入城市场景的AI自动驾驶系统,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商业化落地发展打开了新纪元。要知道,全球最强ICT企业华为,以及 “新势力”车企也发布了类似的系统,但它们要么停留在试验阶段,要么还在等待监管层审批。要比接近量产的小鹏,早一个季度。
“重感知,轻地图” 基于中国城市通行场景
那么问题来了,魏牌的城市NOH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如何做到技术领先,时间领先的呢?即走了一条“重感知,轻地图”,与众不同的技术路线。
官方资料显示,搭载该技术魏牌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车型,其技术特点正如其车名所示,核心在于依靠激光雷达技术。即联合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毫末智行),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相机(海康),毫米波(博世),超声波(同致),芯片(高通)等头部配件厂商深度合作,打造了一套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高效协同的超强感知模组,实现视觉体系与感知体系双重保障,在智能驾驶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创新性的走了一条“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并基于中国复杂的城市通行场景,魏牌给出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简单的说,该技术与其他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小鹏、智己、威马等技术不同的是魏牌不过度依赖高精地图,让车辆依靠自身融合感知,完成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如此一来,就绕开了高精地图需要极高的技术门槛及审核门槛,最终速度先人一步。
而技术领先方面,某种意义上展现了魏牌汽车对消费者的认真负责,稳中求进的态度。毕竟,同样走了“轻地图、重感知”路线的还有特斯拉。但魏牌并没有选择特斯拉只采用摄像头为主的视觉方式,而采用了上文提到的激光雷达技术。如此一来,更符合中国城市通行场景的技术就应运而生,毕竟暂未成熟的摄像头视觉方式,在全球各地依然存在一定隐患。
解决三大场景痛点
强大的技术最终服务于实际场景,量产的魏牌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车型将为消费者解决的自动驾驶实际痛点包括:路口通行难、城市变道难和易剐蹭碰撞。
其一,由于中国城市路口的路况复杂,车多,人多,直行,转弯,调头什么情况都有,是城市行车违章高发场景。城市NOH系统则可以覆盖路口通行四大场景,不惧复杂,告别违法。
分别为红绿灯识别,包括箭头灯、圆饼灯、黄灯有效识别,以及等待区组合灯识别;左右转直行方面支持正十字路口、丁字路口、X型路口等多种路口,且可以进行路口碰撞博弈判断;环岛通行方面,支持进出环岛路线的选择,以及基于环岛运动博弈的合理避让;以及在无信号灯的路口的无保护左转。
其二,由于中国城市行车多缓慢拥堵,走走停停,汽车密度高,变道超车难度大。所以城市NOH,覆盖行车变道两大场景,即导航变道和低速变道。前者基于道路运动博弈完成转向、汇入、汇出的道路切换动作,后者则低速甚至零速情况下,快速切入目标车道。
其三,则由于城市道路经常出现路边违章停车、车辆变道、行人穿行、异物路障等,容易因为突发性,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碰撞事故。城市NOH则覆盖行车避让四大场景。其中包括,智能躲闪避让、道内横向避让、借道绕障和礼让行人。一切逻辑基于降低风险,不惧突发,杜绝碰撞剐蹭。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城市NOH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推出,注定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亮相不再平凡。并将在今年的9月底SOP,年内正式交付,年底前魏牌城市NOH将覆盖10座城市,明年将计划覆盖超100座城市…… 强大就技术和迅速布局,无疑将加剧造车智能化领域内卷的局面。与此同时,该技术的发布又展现出长城集团的技术领先现状,即魏牌城市NOH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让我们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愿景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