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经验分享】星盘主题直播预告设计复盘

有设计朋友对这次的设计感兴趣,所以还是简单做一个复盘。

仍然是分创意和执行两部分来陈述。说实话这次设计还是创意大于执行的。
PART1 创意
1.1 前置背景
在设计开始前,经过和这次的需求方凯伊老师的沟通,知晓天文观测是对方的一大兴趣。而这次生日会也会公开一张天文观测主题的插画:

至此主要方向基本上已经锁定为天文相关了。而插画我个人希望尽可能先不要露出,留到直播活动时再公开展示最好。
1.2 案例观察
我大致查阅了网络上天文相关的平面化视觉表现,有这样两种主要类型:
一类相对侧重于星座、占星术这样比较具有神秘色彩的主题,视觉表现相对精致、复古。

另一类则相对于侧重太空探索,与科技感、工业感有更强的关联度,视觉表现也更加硬核。

我做了进一步沟通,询问对方的兴趣相对侧重于哪边,占星术或是硬核太空探索。得到的答案是后者。
这个答案给了我做更高追求的欲望。按照一些常规认知,“占星”这样的主题会更加频繁出现于虚拟角色的概念设计中;也似乎符合“女孩子的兴趣”这样一种刻板印象。但在这次的需求中,如果将主题定在占星上就会显得粗浅、俗套了。我不满足于交差,我希望可以让需求方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是被打动,更何况插画是卡农老师的神迹。所以接下来我要对二者取一个平衡——兼具对外行而言的浪漫唯美,和对内行而言的严谨专业。
1.3 概念确立
浪漫唯美并不难,纯粹拼美术加工的能力罢了。但严谨专业会相对比较困难,需要寻找一个和天文观测具有强烈关联性的载体。卡农老师的插画中选择的是天文望远镜。但望远镜是与角色有动作互动的,如果想要在预告中保留悬念藏好插画就不太合适使用了。

而这个参考给了我启发。它直接使用了星空的素材,只要星星的位置足够准确,可以满足“严谨”的要求。而“浪漫”的部分则利用了印刷工艺的精致感来提升。于是我着眼于寻找纸张、布料这样的载体有无天文相关的物件。在看了很多贺卡、月饼礼盒设计之后,最终找到了这样一张图:

这是一个用于观星的工具,Starfinder,中文一般翻译为“星盘”。星盘用两张卡纸制作而成。下层印有可观测的星空图案,上层则提供遮挡。将两层的刻度依据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对照起来,就能锁定当前可观测的星空。

星盘是人类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天文观测参照工具,与专业领域的关联性远比笔记本或者月饼礼盒一类的制品要强;做工的精致感也显而易见。显然这是高度符合我的要求的。
更惊喜的发现是,进一步查阅资料后我得知在西方确实有很多引用星盘概念制作为生日贺卡,或者宴会请帖的案例。为这次选将这个概念用于生日会设计更添一份说服力。

PART2 执行
大多数小伙伴关心这次设计可能都是想要一些执行中的细节。其实我觉得这个案例的创意才是重点。执行部分的难点可能就在两方面吧,一是图形、图案的绘制;二是光影和材质的合成。
2.1 星盘绘制
星盘的绘制是全部在Illustrator中完成的。上层的外轮廓单独拿出来长这样:

这个轮廓可以有大量的基础图形互相组合得到。
主体部分:先使用一个圆形,然后执行菜单栏【效果】—【扭曲】—【波纹效果】,即可得到波浪线的圆形。
四角图案:以方形减去一块图形得到,然后做复制。复制时建议先将其放置到圆盘的某个角落上(如正上方);再将中间的圆盘做90度旋转;然后对方形按【Ctrl/cmd+D,重复变换】,即可以圆盘为中心旋转,不用再手动对位置了。
镂空部分:镂空部分可以用一个圆形改变锚点位置得到,也可以用钢笔画半边然后复制。
组合:使用【形状生成器】将圆盘和四角合并;将镂空部分去除。
而刻度等图案则使用虚线路径来实现。像这样一个精细的刻度其实就是多个不同粗细、不同疏密的虚线圆环的组合。

下层圆盘上的月份也是类似。只不过文字需要用前面介绍过的方式以圆盘为中心旋转复制,然后逐个手动修改文字。
四角上的星星和蛋糕图案也是矢量绘制的,难度不高,不做过多描述了。
2.2 光影材质
纸张类合成相对比较简单,难度是远低于平时工作所做的商业合成的,几乎完全不需要自己画高光阴影,全部用图层样式就能满足需要了。
这次案例中的材质主要可分为两个大类,一是纸张本身,二是烫金部分。
纸张本身考虑到现实应该是具有一定硬度的卡纸,纸张不弯折;表面会有相对细腻的纹理,而褶皱、毛糙应该不出现。
体积感:首先给到纸张一个浮雕,斜面向内,数值不宜过大,让高光和阴影仅仅停留在纸张的边缘。此时高光和阴影的方向也会非常明确,高光只存在于受光面,阴影只存在于背光面。而当中交界的地方则会缺少这种立体感的表现。但是星盘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对中部补充这种体积感。这里建议使用内发光,颜色最好不是白色,而是环境色色相的亮色。内发光几乎只会影响明暗的中间调部分,对原来已经是高光的部分影响很弱。

光影过度:光源应该以一定角度斜射在纸面上,因此需要给纸张一个明暗渐变。这个用图层样式中的渐变叠加也可以,但一般还是用剪贴蒙版单独画渐变层。渐变的方向要和浮雕或者投影中塑造的光影关系保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有时叠加的纹理会自带明暗过渡,那这个渐变层可能也不再需要了。
阴影:阴影也可以直接用图层样式的投影来完成,但Photoshop自带的投影还是很生硬的。我们可以尝试拆分成多层投影来解决。近处一层投影,不透明度较高,“大小”或者说模糊程度较小。远处第二层投影,不透明度较低,“大小”较大。这样塑造的投影相比之下会更加逼真一些。

材质:寻找卡纸纹理的材质。纹理以细密的不规则纹理为宜,相对平面化,不需要显得有凹凸感,更不宜显得毛糙。材质以剪贴蒙版的形式加入到纸张的上面。在材质层的上层,根据需要建立调整图层,对明暗关系、颜色进行调整。这里星盘的上下两层使用的材质贴图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偏深蓝,一个偏亮蓝,就是调色图层作用的结果。

烫金部分的逻辑和纸张部分是类似的。只是浮雕的方向“上”要反转为“下”,数值更小;投影要改为内阴影。其中,对于如图所示这样层级关系位于同一层的元素,可以编组后一起赋材质。

也有人比较感兴趣插画的处理。其实不难,先在Photoshop里调用【色阶】,以及【滤镜库】里的【木刻】来预处理,减少颜色,重新规划明暗交界线。然后送进Illustrator中【图像描摹】,描出人物和望远镜的主要轮廓。最后手动擦拭一些不需要的细节,来保证人物剪影和望远镜可被识别。
将Illustrator中完成的内容分层粘贴进Photoshop中,赋予材质。初步完成后的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这个阶段完成后整体的质量已经比较高了,接下来只是一些排版工作做收尾。
2.3 排版收尾
后面的工作就相对简单。将星盘旋转,放大,以聚焦重点。配上文字。右上角的空缺用两个元素作了补充,其一是凯伊老师头戴的百合花;其二是一张写有直播间信息的贺卡一角,进一步补充预告的邀约性质。

PART3 花絮
作图当晚已经逼近死线了所以奋战很晚,万幸思路已经全部理清所以没有彻底通宵。做完之后自己觉得质量是比较OK的,发出去之后带这满满的期待去睡觉了。
第二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消息!结果点开一看只是几条修改意见……那一刻心理落差其实非常大!以至于都没有梳理情绪就直接问了:“凯伊老师不喜欢吗?”

不过好在凯伊老师还是肯定我工作成果的,单纯只是出于个人工作习惯,直接指出问题了。她说以后想当作模板沿用下去。
PART4 个人总结
总结来说,这次设计和上一次给卡农老师做得报纸主题UI一样,都是发挥我个人长处,以强概念注入来完成的设计。相比之下我个人更满足于这次的设计,因为从对方的兴趣出发做了非常细致的洞察和创意工作,而以内行和外行两条线来构思传达效果。这背后也体现了我的设计观从注重形式,追求炫酷感、潮流感、艺术感,逐渐转向注重内容,追求让对方发自内心喜欢。而最终的作品也确实实现了我所期望的浪漫和严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