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二海军大型战舰介绍-凯撒级
凯撒级战列舰是德国继赫尔戈兰级之后全新设计的新一代战列舰。

凯撒级是德国海军首次使用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战列舰,同级舰共建造了五艘:凯撒(德文意为皇帝)、腓特烈大帝号、凯瑟林号(德文意为皇后)、阿尔伯特国王号、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

凯撒级舰体舯部两座主炮塔呈两舷阶梯状对角布局,主炮反向射界夹角高于同类布局的英国战列舰,艉部两座主炮塔呈背负式布置。恺撒级的防护设计继承了德国战列舰侧重防御的传统,改进火力与动力系统设计节约的重量用于加强防护,防护性能较以往德国的战列舰有较明显的提高。

舰员:1085人
标准排水量:24700t
满载排水量:27000t
尺寸:171.8m×29m×8.3m
动力:3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22785kW
最大速度21节
续航力:7900海里/12节
武备:10门双联装305mm/50倍口径主炮,14门单装150mm副炮,12门单装88mm炮,5座500mm鱼雷发射管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350mm,炮塔(正面)299.72mm,指挥塔(最大)350mm,甲板50~101mm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恺撒级战列舰被编入德国第三战列舰分舰队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其中,腓特烈大帝号作为公海舰队司令莱茵哈特·舍尔的旗舰。在1916年5月31日傍晚第二次遭遇皇家海军大舰队T字横头的战斗中,“腓特烈大帝”号被命中2-3枚381毫米或343毫米炮弹,所幸未有大碍。“凯撒”号,1916年日德兰海战时作为分舰队旗舰独立指挥同级姊妹舰,在第二轮遭遇战时被皇家海军重创,在夜间的突围行动中,与“腓特烈大帝”号一同见证了皇家海军“黑王子”号装甲巡洋舰与己方“拿骚”级战列舰交火的惨烈场面。“皇后”号与“路易特波德摄政王”号随同上述两舰一并参加了日德兰海战,由于在编队中相对接近队列中部,受伤相对较轻,很快修复。“阿尔伯特王子”号因大修未赶上日德兰海战。战争结束以后,恺撒级被扣押在英国斯卡帕湾,全部在“彩虹行动”中自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