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判断和应对?

2022-05-07 14:50 作者:精神科王玉玲  | 我要投稿


在儿童期伴随着害羞,对陌生人和新环境的害怕通常会有回避行为,这种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如果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与新的人的社交关系变得尤其重要的时候,变得愈加害羞和回避,则可能发展出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性人格障碍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等等。成立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他们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遭受父母拒绝的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的父母都不喜欢我,还有谁会喜欢我呢?”因而他们回避与他人的交流。

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旦人们认识我,就会发现我真的很差劲,当必须与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会变得不自信和神经质,心想我一定要时时处处都取悦对方,否则他就会批评我。

他们倾向于低估自己,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正向反馈,认为对方只是出于礼貌,或者还没有发现他们有多么无能,如果只是对社交互动有些回避或反感。

可以通过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进行适当调整,而当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就需要到专业机构进行。



【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判断和应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