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载具科普:黄鼠狼步兵战车

2023-05-29 01:18 作者:亲爱的白狐啊  | 我要投稿


黄鼠狼步兵战车(德语:Schützenpanzer Mard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西德研发的步兵战车,黄鼠狼步兵战车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1969年4月正式批量生产,1970年进入西德陆军服役。

1969年到1975年间,西德陆军向莱茵钢铁公司和克鲁伯马克公司的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期间莱茵钢铁公司生产了2,136辆,克鲁伯马克公司生产了975辆,在21世纪之前,黄鼠狼步兵战车是德国联邦国防军陆军机械化步兵师的主力步兵战车,现在正在被美洲狮步兵战车取代。

类型 步兵战车

原产地 西德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 20世纪60年代

基本规格

重量 33.5吨

长度 6.88米

宽度 3.38米

高度 3.02米

操作人数 3 + 7

主武器 1挺20毫米Rh-202机炮(1,250发子弹),5发米兰反坦克导弹

副武器 1挺7.62毫米MG3通用机枪(5,000发子弹)

功率/重量 478千瓦

作战范围 520千米

速度 65千米/小时

设计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车身由焊接钢板组成,能抵挡步枪子弹和炮弹碎片,车前的装甲能抵挡20毫米口径机炮弹的攻击,车身前方左侧为驾驶舱,驾驶配备3个潜望镜而其中央的那个可改为微光夜视镜,驾驶舱右侧为动力室,貂鼠式的动力为一部由MTU出品的MB833水冷式柴油发动机(660匹马力),搭配一个前进4档后退2档的变速箱,其动力系统所需要的冷却器在车身尾门左右两侧,其承载系统为扭力杆式,其中除了第3对和第5对车轮外皆配有油压减震器。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车身中央为一个双人炮塔,右侧为车长而左侧为炮手,车长有8个可作360度视野的潜望镜而炮手只有3个潜望镜,两人皆配备有一个测距仪作为攻击之用,其武器为20毫米口径Rh-202机炮一门和MG3同轴机枪一挺,必要时可加上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和5发米兰反坦克导弹。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车身后方为步兵舱,能载运6名背对背载坐的士兵,步兵舱两侧各有2组枪孔和潜望镜从而令士兵可在车内向所见目标开火射击,步兵舱后方为尾门。

主要型号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鼠狼步兵战车进行了改良,产生了如下版本:

  • 黄鼠狼1(原始版)

  • 黄鼠狼1(加装了米兰反坦克导弹),1977年到1979年间一具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被装到了黄鼠狼1上

  • 黄鼠狼1A1(+) (1979年–1982年)

  • 20mm机关炮被改为双向单路供弹,改装了带热指示器微光夜视仪,改进了火炮控制装置,另外增添了2节5米长的牵引绳等附属设备,黄鼠狼1A1(+) 的全重增到30吨,乘员仍为4人,但载员却由原来的6人减为5人。

  • 黄鼠狼1A1(-) (1979年–1982年)

  • 黄鼠狼1A1A3

  • 黄鼠狼1A1A

    • 黄鼠狼 1A1A型加装了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但要载少一名士兵去容纳5发米兰反坦克导弹。

    • 黄鼠狼1A1A4

    • 黄鼠狼1A1A2

    • 黄鼠狼1A1A5

    • 黄鼠狼1A2 (1984年–1991年)

    • 有674辆黄鼠狼A1(+)被改良至A2,包括用热影像仪取代影像强化仪,炮塔左侧的红外线探照灯被除去,其他如冷却系统和承载系统皆有所改良。

    • 黄鼠狼1A2A1

    • 黄鼠狼1A3 (1988年–1998年)

    • 黄鼠狼1A3是联邦德国在1988年推出的装甲强化型,分别在车身前、车身两侧和炮塔加上附加装甲去抵挡由苏联BMP-2步兵战车所发射的30毫米口径机炮子弹的攻击,此外步兵舱顶的舱盖由2个加至3个。

    • 黄鼠狼1A4

    • 黄鼠狼1A5

    • 黄鼠狼1A5A1 (2010年-2011年)

    • 黄鼠狼2

    • 黄鼠狼2装备了莱茵金属公司的Rh50式35毫米或50毫米机关炮,炮塔为双人炮塔。

    实战

    黄鼠狼步兵战车在1990年两德统一后继续用于德国联邦国防军中,而随着两德统一和冷战结束后的形势,德国联邦国防军变得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从而令黄鼠狼步兵战车去到科索沃和阿富汗等地方。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载具科普:黄鼠狼步兵战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