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和预期研究结果怎么写?注意这几点,你的标书才有希望中!

一、对于创新性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避免把“创新”扩大化
创新一词的意思,据《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第一个意思是创立或创造新的;第二个意思是首先。但英文的解释有很多,现在很多人把innovation解释为创新,事实上是把创新扩大化了。其实,真正理解创新用英文bring forth new ideas较为合适,即必须有new ideas。可以包括
A. 原始创新:填补空白或修改传统的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发明创造。
B.跟踪创新: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补充、完善现有理论;对原有技术、方法进行修改后产生1+1>2的效果。
2、要提出申请人的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
这里的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是指的申请人要开展的研究项目的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而不是泛指一个新领域的特色,新研究领域的特色可能是申请人的,也可能不是申请人的。因此,申请人必须阐明自己特有的研究特色。目前,市场经济或大或小地冲击着基础研究,只要我们的学术思想有一点新颖性,或者把其他领域的好思想借鉴到研究课题里,就可以增添申请项目的竞争力。
3、不要泛泛地谈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基金会鼓励学科交叉,但不等于说你的项目属多学科交叉就算有特色、有创新,就应该给予资助。“学科交叉必须对相关学科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如果你的申请项目属于学科交叉项目,必须阐明交叉点在哪儿?泛泛地说本项目是多学科交叉,但没有创新、特色,也不会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
对于研究计划的撰写,要尽量具体一点。便于评审专家了解申请人安排的研究进度是否合理。
对于预期研究结果,面上项目总结报告中包含的成果类型有十几类,但真正能够衡量基金项目完成情况的只有几种。理论成果可以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奖励(特别是自然科学奖)和人才培养等等。应用成果应以经济、社会效益衡量,但由于基金投入有限,大多数属于间接成果。

二、对于预期研究结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预期研究结果要与研究目标相吻合
不少申请的预期研究结果仅两行字,比如:完成本项研究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申请专利若干项,但发表哪方面的论文,申请什么样的专利交代不够清楚,有时与研究目标的关系也不很明确。
2、预期研究结果要有力度,有数量,更重质量
强调论文水平及其影响,这样的理论成果才能真正反映科学基金支持的作用。
3、正确理解专利的地位
专利是不是成果?当然,你的基础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了,申请了若干项专利,基金会还是给予承认的,但不能把专利作为基金的主要研究结果。专利只是一种知识产权保护方法,难以判断基金项目的研究水平,可以作为结题时的辅助结果,申请时不必过分强调。
4、拟培养的研究生
科学基金有培养人才的任务,但培养多少研究生,往往与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经费多少有关。

总之,创新性和预期研究结果看似简单,实际也有一定的技巧的。如果做不到完美,那就尽量避免一些低级错误吧!想了解更多标书方面的撰写技巧,和热点信息,欢迎关注小云!没有思路的小伙伴也可以私信小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