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三复读学校:最后几个月是关键期
高考即将到来。临近高考的最后几个月,如何复习备考,如何优化备考效益,是高三师生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最后几个月的冲刺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精细规划。如果我们能科学细致地准备最后几个月的考试,我们往往能事半功倍,达到更高的水平。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老师和学生很容易产生“大局已定,改进空间不大”的想法,从而带来备考的随意和放松。年级管理者要做好思想工作,点燃师生斗志。俗话说“行百里半九十”,从备考的角度来看,高考是一场体力、基础、方法、策略、心态、发挥的综合性“战役”。只要铃声不响,一切都为时已晚,一切皆有可能。学生、家长、教师思想统一,三方协同作战,教学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灵活、温馨。在年级层面,要做好三个“统一”:统一认真研究最后几个月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划调整最后一个月的作息时间;统一考试安排,各学科年级统一考试时间尽量与高考时间保持一致;统一减少各学科课时,增加自习课,为学生留出更多时间查漏补缺,自主复习。学校年级常规管理,每周召开班主任会议和备课组长会议,研究教育教学,统一思想,沟通协调,做好年级和班级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调整学习节奏。要充分发挥体育调节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体育课、课间锻炼、年级体育锻炼等时间,逐步将学生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回归教学的本质。回归教材时,教师将认真做好教材研究、错题复习等工作,认真研究高考真题,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思考今年高考试题的走向;集体精心打磨后期试题,强调试题的筛选和改编;在编制试题时,要注重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在注重难点的情况下,要避免“偏、怪、难”,充分发挥命题的教育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回归系统,通过适度的试题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建设,确保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弥补第一轮、第二轮复习中的知识漏洞。
同时,学校实行“每天练习、每周考试、每月考试”的模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学习,使考生正常,面对高考更加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