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绿色工厂好处
2018年5月14日,我国绿色工厂领域首项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细则》(GB/T36132-2018)该标准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发布。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申请绿色工厂时,还发布了《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详细阐述了评价指标的框架、评价依据、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要求。
通过仔细阅读《绿色工厂评价规则》和查看《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不难发现基本要求是一票否决,基本要求评价是独立的,如果不满足,就不能申请绿色工厂。绿色工厂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商品、环境排放、绩效六大类,分为25个二级指标,总分100分,其中基础设施分数占20%,管理体系和能源资源投入为15%,商品和环境排放为10%,绩效占30%,其中绩效占比最大。绿色工厂评价。
具体来说,二级指标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有些二级指标包括必选项和可选项。有些二级指标只有必选项或可选项。比如社会责任只有选项,固体废物和噪音只有选项。在这里,必选意味着必须符合要求。可选性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评分,因为它们主要反映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而不是零或满分。
知识拓展
什么是绿色工厂?申请绿色工厂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绿色工厂是指完成土地集约化、原材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如果你是一家制造企业,被评为绿色工厂,你会从以下五个方面受益:
(1)可以提升绿色示范企业的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绿色制造的管理能力,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3)当选国家绿色工厂并取得绿色工厂牌照,可作为企业环保的保护伞,享受环保免检、冬季不减产等优点;
(4)享受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省级、市级奖励资金,公司最终可获得数百万元的奖励资金;
(5)但是企业绿色一体化改造升级的基础,享受后期更多的利益。
申请绿色工厂需要提供哪些关键指标?
(1)基础设施方面,主要包括良好的通风采光;合理的布局规划;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满足生产需求;工厂内的能源计量设备应齐全;
(2)需要对三个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认证;
(3)能源和资源的投入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选择新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设备的余热和余压;借助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高能源配置效率;
(4)在产品评价方面,主要包括材料选择、类型集中、可回收性高;选择标准化设计,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跟踪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5)环境排放要做得更好,如容积率、单位产品废气产量、单位产品污水产量等相关指标要达到相关绩效标准。
申请绿色工厂流程总结?
(一)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年度建设计划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现状,选择一批基本条件较好、有建设条件、有建设意向的公司和园区进行储备培训。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公园、绿色供应链建设计划应根据当地工业公司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每年12月底前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报告下一年度建设名单,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编制全年建设计划。(二)单位自主建立1。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公司和园区对比绿色制造体系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树立绿色、低碳、节能、循环发展的理念,增加绿色改造的投入,全方位提高绿色水平,启动创建工作,进行自我评价。2.自评价符合国家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标准的申请人,委托合格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进行评价,编制第三方评价报告(绿色产品选择自我声明,只编制自评价报告,无需编制第三方评价报告)。第三方评估合格后,每年6月底前向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主管机构提交申请材料(自评估报告和第三方评估报告)。(三)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机构负责对辖区公司、园区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审查重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项目申报材料的完善情况、指标达标情况等。初审结束后,每年7月底前将申报材料(纸质材料1式5份,电子稿)汇总至省工信委。(四)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相关评价标准,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工程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和审查。(五)每年11月底前,推荐国家示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从省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公园、绿色供应链管理申请人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推荐申请国家绿色制造系统示范名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专家论证、公示、现场抽查等方式确定国家绿色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