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生一石 木石为徒|石博会主要创始人葛宝荣专访

2023-07-09 12:20 作者:云南文旅  | 我要投稿

赏石,知其趣,赏其美,品其性。

此次石空间以“溪山行旅图”为设计灵感,将“一生一石”作为空间概念,以“笔墨”为主导色系,结合“水墨灰”色调,围绕“赏石、观石、竞石、藏石”,融合茶艺、香道、书画、盆景等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使“石”入景,让“石”入境,深度满足石友和藏家的互动体验,打造沉浸式的赏石雅玩空间,是2023年中国昆明国际石博览会暨云南国际珠宝玉石展的点睛一笔。

7月7日下午,我们有幸在展会现场采访到了云南石文化研究会、云南观赏石协会、云南黄龙玉协会创会会长,昆明石博会主要创办者葛宝荣老师。

葛宝荣老师微笑着介绍道,他是一个老石友,对石头的收藏和玩赏已经三十多年了。作为本次石博会的亮点展馆,石空间以“一生一石”为主题,“一生一石”寓意着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石头,它在等待着与你对话。只要你稍微留意它,它就是为你准备的。

紧接着,葛宝荣老师津津乐道,对“烟火味”“幸福源泉”“内卷-躺平”,三个备受藏友和媒体热议的特邀藏品内嵌的故事意蕴展开深度解读。

“烟火味”,他说道,烟火味是老百姓喜欢的味道,是幸福生活的标志。在繁华都市里离不开烟火味,它也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个作品以形似人头、饭碗、罐子、产自于云南和湖南的石胆等天然形成的石头艺术品经过清洗和加工构成,中间的金饭碗和其他陶罐组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美好生活里的烟火味。

“内卷-躺平”,他解释道,藏品名称是当下网络热词,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映。艺术作品需要有时代性,具有时代的思想性和现实性。本组作品皆由水石构成,其中石头来自金沙江、怒江、长江,以及广西、四川等至少五六条江川河流,创作者在1000多颗石头中挑选,最终组成整个作品,十分不易。每个石头的形状都像一个人,有站立的、半躺平的“葛优躺”、倚靠着躺平的,全躺平的,栩栩如生。这个作品,高度切合社会热点,将社会现状隐喻在石头上,十分具有时代意义性。

 “幸福源泉”,他介绍道,它是由云南龙陵黄龙玉雕刻而成,后面四个是:渔、樵、耕、读,皆是中国古代鼓励人们劳动、创造、勤奋的比喻。前面四个是:天伦之乐,由形似爷爷奶奶、孙子孙女的四个人形构成。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有渔樵耕读的勤劳,才有天伦之乐的幸福家庭。同时,也鼓励着年轻的一代要勤奋创造,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最终享受一代的天伦之乐。

采访最后,对于本届石博会,葛宝荣老师表示,经过三年疫情,石博会从现场来讲是很热闹的,人气兴旺。石空间作为亮点展馆,藏友们送来了很多的展品,远远超过了组委会计划,据他了解,比起往年,今年无论是是参展还是销售的朋友们,都表达了对本届石博会的赞许,效果非常不错!

听完葛宝荣老师对石空间的解读,我们对赏石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毋庸置疑,赏石在中国古典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极具“观赏”和“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石空间也践行着“让中国赏石艺术进入主流艺术,让赏石文化进入人居生活”的传承理念,真正推动着中国观赏石文化事业的发展。

每一方石,都是生命与情志的寄托。沿“一生一石”的路径空间,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到现代石文化文旅融合,从石文化叙事手法到当今“石”与“人”的碰撞,以“石”喻人,寓“事”于“石”,在石空间的展览痕迹下,它不仅仅是一个实际空间,更是留给一个广大石友和藏家的想象留白、深度思考的广袤未知原野。

爱石有道读石凭心,痴石随缘悟石因人。石空间在本次石博会大放异彩,离不开主办方、石友藏家、观览者等多方努力和心血,也相信石空间所传承的赏石文化会更好地推广石文化,促进文旅融合的发展。

一生一石 木石为徒|石博会主要创始人葛宝荣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