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电气的那些年(4)——考研
到了大三的下半年,全班同学都开始了考研。不了解的人可能会问:你们专业这么好找工作,怎么也有这么多人考研?我们考研的目的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去电网市局。
本科生如果想去电网的话,如果不是关系户的话,大多数只能通过电力公司的统一招聘考试去县局里工作。有的人就说了,年轻人嘛,就要从基层干起,以后机会多的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没有机会,没有机会,没有机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进了县局之后,基本上就是宣告你的一辈子都将扎根在这里。升迁啊,调动啊,甚至是借调的机会都是属于关系户的,和我们无关。这个结论是我调研了将近十个电网子弟得出的结论。本科生在基层工作五年才能有升职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并不是均等的。有门路的人,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会拿奖拿到手软,这些奖大多都是一些技术含量极低的奖,基本上是个人就能拿,但是你没有机会拿,机会是属于领导干部子女的,不是属于我们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有人都在考研,想让自己的起点高一点。当然考研的人中不乏有很多电网子弟,他们考研的目的和我们不太一致。经过我的调研,有60%电网子弟,只是不想这么早参加工作,想去读研逃避一下社会;有30%子弟是因为看到大家都在考研,所以他们也跟风来考;剩下的10%是因为自己家乡的电网特别难进,就算是关系户也很难进,所以需要一个更好的学历来做敲门砖。
刚开学的时候,我在校门口的小区租了一间小房子,是和另外两个人合租的,我们三个都是租房考研的学生。我在这大概学习了十个月左右,因为当时还有疫情,所以回学校上课还有些不方便,所以耽误了一些学习时间。中间我还腾出来一周的时间去考驾照,因为驾校的协议快到期了。
到了大四上学期,学校没什么课了,这个阶段是学习的最好时间,每天都在出租屋里做题,提高了不少。
后来到了秋招的日子,我还签了份工作保底。我觉得如果本科毕业的话,就没什么必要去电网了,一辈子县局,没什么出息。所以我就签了一家自主品牌车企。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我这个学历,最起码应该签个国企,或者是努努力签一个合资车企。我倒是觉得无所谓,首先,我这是保底的工作,不行的话可以换,其次,我觉得我已经浑浑噩噩的混了三年了,我不愿意我的后半生也这样度过了,我就想去技术相关的岗位,多学习,多进步。
临近考研的时候,突然疫情大爆发了,离我们不远的长安大学被封了。当时给我搞得很慌,但是后来也没有影响我们正常考研,只是考场上的防疫规定严格了一些。
考研的第一天,下起了小雪,但不是很冷,第一天考的还算是顺利,正常发挥。到了第二天,有个小意外发生了。第二天比第一天冷得多,大家都没有准备,考场上的凳子很凉,所以很多人都有点闹肚子,其中就包括我。但是按照规定,老师只让同学们一个一个的去,先让女生去,再让男生去。最后轮到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基本上是处于宕机状态,肚子给我疼的都出汗了。还好,后来轮到我了,终于痛快了。回来之后奋笔疾书,终于赶在交卷前答完了卷子。
等到出分的日子,我一查,果然是其他的科目都还行,就是数学太拉胯了,才考了91分,我平时做真题的时候,最低分是120分,我真服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但是,总分还行,360分,我觉得过复试线肯定没问题了,去年这个学校的复试线才305分,过线还不是轻轻松松。
结果,令我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今年复试线涨了75分,380分才能进复试。我c,我真服了,这也太离谱了。
之后,我就放弃的幻想,去工作单位上班了。
大学四年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