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章病院 | “伯牙”的姓与对弈的人

2023-07-11 13:57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沈阳仁

2019年10月13日《今晚报》第8版刊载了《且做樵夫隐去来》一文,其中写道:“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樵夫应该是先秦的钟子期了,他准确地从姜伯牙的琴声中,听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来。晋朝的王质也是一著名樵夫。他到山里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一大石上下围棋,就丢下斧子观看……”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但其中都有谬误。

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见于《吕氏春秋·本味》,说当伯牙弹奏起描绘太山(即泰山)的曲子,钟子期称赞“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当伯牙弹奏起描绘流水的曲子,钟子期又称赞“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里的伯牙是春秋时一个精于琴艺的人,相传著名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均为他所创作。高诱为《吕氏春秋》注:“伯,姓;牙,名,或作雅。”明代冯梦龙的话本集《警世通言》中有一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给伯牙造了个“俞”姓。而给伯牙加个姜姓,那是无史可依的。

关于樵夫王质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虞喜所作《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这里说的是王质在山中看两童子对弈,不知不觉手中斧柄已烂,下山后发现已过去多年,物是人非。这个传说也载于《晋书》《述异记》等书,故事细节略有不同,但记述中王质见到的对弈人均是童子,并无“一童一叟”之说。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1期《文章病院》栏目。)


文章病院 | “伯牙”的姓与对弈的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