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四十八)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04-08 彰仪门外二里许,有五显财神庙,是日亦应时开放,善男信女,络绎于途,更有借元宝之怪俗。该庙住持于事前置多数纸元宝于龛内,凡来烧香者,皆向龛中取元宝一锭或数锭,谓之“借元宝”。携回家中供之佛前,据云可以因此发财(?)惟于借时既须给住持多备香钱,来年更应将纸元宝加倍偿还——借一个,偿两个,借两个偿四个——倘至期不还,必遭财神之怒也(?) 或谓初二所祭之财神即为五显者,此说诚属谬中之谬!五显为前清康熙时之侠义——此说系根据彭公案,至有其人否,不敢妄断——而增福财神,则为纱冠执笏之像,满清服装,果如是乎? 破五 初三至初五无神可祭,仅往来拜年者点缀寂寞年华而已,迨初六,忌门之礼已囗,而庭户之间,又恢复年前之境况矣。 俗称初六为“破五”,其意盖指忌门五日而言。“串门子”为北平妇女喜为之事,讵为忌门之说所阻,不得已始勉坐五日家庭之监牢,初六禁开,妇女辈当然喜形于色,“破五”,即打“破”“五”日拘禁之谓也。 “素煮饽饽”妇女喜食者甚尠,初六既逐伊“串门子”之愿,又得大嚼“炖肉”及“荤煑饽饽”。而姑奶奶又于是日归宁,骨肉团聚,尽情嘻戏,虽“三十晚晌”“大年初一”亦不及此时之乐也。 邻里亲友之妇女辈,此日相煎,亦照例举行拜年之礼,前清之季,满人之姑奶奶归宁,不为娘家行拜年之礼,汉人则反是。 初六接姑奶奶之风,清末颇盛行之,倘娘家此日不接,人必讥其娘家穷苦,或讽新妇于娘家“走的没人味儿”,习俗如是,故娘家人无论如何,必要接其姑奶奶住家也。 燕京见闻录载: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春日融和,春泥滑㳠,香车绣幰,塞巷填街……。据此,则破五之俗,非仅民间奉行,世家贵族亦颇重视之也。
北平商铺,由初一至初五,皆停市休业。铺夥学徒,尽兴出走遊玩,迨初五黄昏,始渐次回归,并力料理货物,初六日黎明,则于佛前列供品,焚高香,铺夥学徒持花砲于门外燃放,此行彼效,巨声如连珠。旭日高升,晴云增媚,开市之典礼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