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多国拒绝制裁俄,美要求中国二选一,王毅“三个不”高瞻远瞩
全球140多个国家拒绝跟随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美国要求中国放弃中立的态度,开始进行二选一。王毅三不观点高瞻远瞩,尽显中国大智慧,这是为什么?
在结束对乌克兰的访问之后,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2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就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进行演讲,他表示西方对乌克兰反击俄罗斯的支持“不会出现动摇”,而俄乌冲突的最终胜利者不会是俄罗斯,普京政府也会因为这场军事冲突而承受一个悲剧性的选择。之所以拜登会选择这个时候作出这样的表态,一方面是他认为在美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之下,乌克兰绝对有机会打赢这场军事冲突。毕竟截止到目前,美西方国家一共为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和其他形式的军事援助,如果再加上其他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经济支持的话,那么美西方国家的援助金额绝对超过了1000亿美元。另一方面,在美西方国家长时间的制裁和围剿下,俄罗斯整体的经济环境并不算特别好,如果继续恶化下去的话,那么俄罗斯很有可能无法支持前线俄军的作战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拜登发表演讲的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演讲,在最新的国情咨文演讲中,普京直接将整个矛头目标从美国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普京表示,俄乌冲突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西方,因为在2014年的时候西方就针对俄罗斯发动了一场战争,而俄罗斯在去年的军事行动就是来阻止战争的继续扩大。并且,普京也特意强调,在战场上战胜俄罗斯是不可能的。而普京说出这番话的底气其实有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俄罗斯拥有不输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即使常规作战力量无法打破僵局,那么俄罗斯也不会出现兵败乌克兰的可能性,战术武器足以保证俄罗斯最终会获得冲突的最终胜利。第二,俄罗斯依靠强大的自循环能力,以及加快亚太地区市场的开拓可以暂时抵御西方的经济围剿。

而且外界也注意到了,虽然美西方国家从冲突爆发到现在已经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但是主导国际关系旧秩序的西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能代表全世界,当前依然还有140多个国家拒绝对俄制裁。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表明,当前全球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是以审慎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制裁问题的。但是对于一直保持中立态度和立场的中国,美国在最近这段时间也是频繁施压,要求中国进行“二选一”,即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选边站队。要么支持俄罗斯,一起承受美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打压。要么支持乌克兰,加入美西方国家的阵营中来一起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很显然,美国是想要利用乌克兰危机来绑架中国,因为不管中国如何选择,最终受益的都是美国。

如果选择支持俄罗斯的话,那么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联合全球盟友对中国进行围攻,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如果选择支持乌克兰的话,那么美国也可以趁机离间中俄关系,降低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度。不过,中方面对这一不合理的要求时不但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回复,而且还多次反将美国一军,让美国哑口无言。早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中方就多次在公开场合亮明了自己的态度,一方面中国是尊重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完整的。另一方面,中国也呼吁国际社会重视俄罗斯的安全诉求,强调俄乌危机背后的复杂性,而这种公正客观的立场也与不断拱火挑事的美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日前与普京会晤时就当前国际局势和中俄关系进行了交谈,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

就当前情况而言,“三个不”的观点是对中俄关系最好的一个阐述和解释,在向美西方国家释放积极信号的同时也在警告西方一些蠢蠢欲动的保守势力。中俄两国不会进行结盟,也无意去联手对付西方,中俄两国只是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但也绝对不会允许西方无端对中俄两国发起攻势行动,倘若执意要进行打压和遏制,那么中俄两国展开的反击可不会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