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当年AMD出售的CYRIX GEODE X86技术,最后发展到什么程度?
北大众志
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2005年,AMD与中国政府达成了协议,科技部指定北大微电子中心接收AMD Geode-2处理器的技术授权,AMD的处理器无疑是x86架构,中国因此获得了x86技术。不过Geode处理器属于AMD嵌入式处理器,因此AMD授权给北大的x86技术属于嵌入式架构。
国内从事x86架构CPU研发的,除了宝德以外,主要是海光、兆芯、澜起科技和众志。
兆芯成立于2013年,其x86架构的授权来自于和中国台湾公司威盛的合作。而威盛的x86架构权限则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收购了美国的拥有x86专利的公司 Cyrix和具有高性能x86微架构设计能力的centaur。2019年,兆芯发布了KX-6000系列处理器,8核3.0GHz,是当时国产最先进的桌面级x86处理器。去年10月份,兆芯KX-6000G亮相GeekBench 5跑分平台,目前搭载这款芯片的终端已经上市,比如大唐高鸿全新轻薄商务旗舰笔记本电脑NZ5400CA。除了基于陆家嘴架构的KX系列,兆芯还有基于永丰架构的KH系列服务器芯片。这些都属于目前该公司的尖端产品。
海光的x86架构授权来自AMD,相较于兆芯的指令集授权,海光取得的授权更具优势,拥有AMD公司Zen 1架构的永久授权。由于架构比指令集更加贴近产品,因此海光在其专注的服务器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海光占据国内x86服务器市场3.75%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除了英特尔和AMD之外,这一细分市场剩余的绝大多数市场在海光手中。因此,海光也被称为国产x86服务器市场龙头。当然,目前海光的处理器在桌面级和工作站等细分市场也开始逐步渗透。
津逮CPU是澜起科技推出的一系列具有安全预检测(PrC)或动态安全监控(DSC)功能的x86架构处理器,适用于津逮及通用服务器平台。如果你仔细看津逮CPU,会发现其和暴芯挺像的,津逮CPU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一致。当然,目前我们知道津逮CPU和至强的差异点在哪里,也就是安全预检测(PrC)功能。津逮CPU的授权级别比海光更进一步,拿到了英特尔的内核授权,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内核。
国内拥有x86架构授权的还有北大众志,2016年前后的时候,众志芯更是被定义为国产CPU的龙头。不过,目前在市场面几乎听不到众志芯的消息了。
那么,算上宝德的话,目前国产x86处理器的主要玩家主要是兆芯、海光、澜起科技和宝德。四家公司的基本信息如下:

后记
从授权的情况来看,宝德很可能和澜起科技一样,拿到的都是内核和架构的同步授权,也就是说这款CPU的主体框架已定,创新点就在于基于应用需求的改进。这里仅列出中国研究所或私企这些年取得的成绩(产品),对其按指令集架构和研发形式进行分类,以获得一个清晰的picture。同时,对于宣传中那些含糊其辞的技术架构描述、片面的性能数据等一概过滤掉,仅保留简单的产品描述。
x86系之拿来主义
上海兆芯: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国家大基金的支持,双方给兆芯注入不少于50亿人民币资金;技术上通过引入台湾威盛VIA获得了X86指令集的授权和微内核设计IP先后推出了ZX-C系列、KX-4000系列和KX-5000系列,最近基于台积电的16nm FinFET工艺推出了KX-6000系列处理器,主频达到了3.0ghz。
苏州宏芯:虽然得到了国家大基金的支持,并获得了IBM的powerpc指令集和内核设计IP,但是并没推出像样的产品。
天津海光:获得了AMD的热门处理器ZEN的设计IP,2018推出Dhyana X86处理器。
x86系之自研核心
北大众志(MPRC):北京大学成立的全资校办企业,以AMD授权的X86指令系统为基础推出了UniCore-2微处理器核,并集成进自研芯片PKUnity86-3。
IA64系之自研核心
国防科大: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腾FT64都采用IA64指令集。
ARM系之公版核心
华为海思:海思麒麟系列,获得ARMv8指令集永久授权,使用公版核心,最新产品麒麟980。泰山(Taishan)是华为的ARM服务器品牌,使用鲲鹏系列处理器,最新一代为Hi1620。
上海展讯:成立于2001年,于2013年12月23日被紫光集团收购,2016年与锐迪科整合成为紫光展锐。展讯的SOC芯片SC系列主要面向中低端,最新款SC9832集成四核ARM Cortex-A7处理器。
小米:松果处理器一共有两款,分别为松果V670和松果V970,V670 采用的是4颗2.2Ghz A53+4颗1.7Ghz A53组成的big-LITTLE架构。2017年发布了澎湃S1 SoC,应用在小米5C产品,但澎湃S2却迟迟未见发布。
福州瑞芯微(Rockchip): 推出RK系列芯片,最新RK3399搭载双Cortex-A72+四Cortex-A53大小核。
珠海炬力:与ARM合作推出猫头鹰ATM7039芯片。
珠海全志:成立于2007年,拥有A系列、F系列、H系列、R系列、T系列、V系列、X系列等芯片。
上海联芯:大唐电信旗下,发了LC系列SOC芯片,红米手机2A增强版使用的是联芯LC1860C处理器。
上海晶晨(Amlogic):1995年创立,专注于多媒体SoC芯片,如S905、T966。
ARM系之自研核心
天津飞腾(Phytium):新一代飞腾处理器产品FT-1500A主打商用服务器市场,采用ARM64微架构。飞腾2000(FT-2000)于2017年作为天河三号的预先样机亮相于公开业界,多核性能上达到Intel E5主流产品的水平。
ARM系之拿来主义
华芯通:由贵州省政府与美国高通于2016年创立,2019年解散倒闭。2018年发布其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品牌-昇龙(StarDragon),基于高通的48核ARM服务器芯片Centriq 2400的改进版。
MIPS系之自研核心
中科龙芯:从MIPS获得指令集授权,最新产品为龙芯3A3000,64位4核心4线程。
北京君正:推出了针对物联网设计的1GHz处理器X1000,基于MIPS。
Sparc系
国防科大:银河飞腾系列的第三代产品飞腾-1000(FT-1000)和飞腾-1500(FT-1500)采用了OpenSPARC开放源码项目的UltraSPARC T2源码,分别应用在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A中和天河二号中。
Alpha系
无锡江南计算机所:最新产品为2017年发布的申威26010,已经用于太湖之光超算上。技术来源于美国DEC公司的Alpha 21164,申威在Alpha 21164基础上开发出自己的扩展指令、神威睿智编译器以及基于Linux的神威睿思操作系统。
Power系
苏州中晟宏芯:2017年拿到IBM服务器处理器芯片Power 8芯片架构和指令系统的永久授权,但没有像样的产品推出。
苏州国芯:2010年获得了IBM PowerPC CPU指令架构长期永久授权,基于PowerPC的指令集和架构开发嵌入式C2000/C8000/C9000系列CPU。
RISC-V系
北京华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2018年发布RISC-V开源指令集可穿戴处理器黄山1号,集成AI神经网络模块。
杭州平头哥(中天微):平头哥半导体公司是由阿里巴巴全资收购的杭州中天微和阿里达摩院合并而成。中天微2018年宣布基于RISC-V的第三代C-SKY指令架构,同时发布基于RISC-V第三代指令架构处理器CK902。近期发布了RISC-V智能芯片玄铁910。
深圳乐鑫: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前沿低功耗WiFi+蓝牙双模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研发。2018年推出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的ESP32-Marlin物联网芯片。
武汉芯来科技:创立于2018年,推出了中国第一颗开源RISC-V处理器项目蜂鸟(Hummingbird)E203,配套图书《手把手教你设计CPU:RISC-V处理器篇》。推出了商业RISC-V处理器Nuclei N200系列、900系列。
武汉晶心科技(Andes):成立于2005年,推出了RISC-V处理器AndeStar V5。与芯来合作推出了RISC-V CPU核心N22。
深圳核芯互联:发布基于32位RISC-V内核的璇玑CLE系列MCU。
北京飞利信:正在研发RISV-V指令集为核心的自主可控MCU芯片。
AI芯片系
华为:2018年发布了昇腾(Ascend)310和昇腾(Ascend)910,采用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使用了华为自研的高效灵活CISC指令集。
中国科学院:于 2016 年推出了商用化的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寒武纪(Cambricon) NPU,最新产品“寒武纪1M”。
地平线:2017年发布了专注于智能驾驶的地平线“征程”系列处理器与专注于AIoT边缘计算的地平线“旭日”系列处理器。
中星微:“星光智能一号”VC0758可以支持Caffe、TensorFlow等多种神经网络框架。
思必驰:2019年发布深聪TAIHANG芯片(TH1520),聚焦于语音应用场景下的AI专用芯片。
云知声:2018年发布了首款面向物联网的AI芯片UniOne,采用CPU+uDSP+DeepNet架构。
深鉴科技:自主研发的芯片“听涛”、“观海”。
比特大陆:2017年发布TPU芯片芯片BM1680,专门用于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加速。2018年发布BM1682。 北京北大众志(MPRC)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大学成立的全资校办企业。成立于2002年11月,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是国内领先的CPU企业和自主CPU行业的开拓者之一,是以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服务社会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名称
北大众志
外文名
MPRC
成立时间
2002年11月
总部地点
中关村资源大厦11层
经营范围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行业
目录
1 企业介绍
2 系统芯片
企业介绍
编辑 播报

公司坐落于中关村资源大厦11层,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和设计环境,实际研发面积超过2000平米;公司掌握了国际一流的 IC 设计与验证技术,拥有先进的 EDA 设计平台、开发流程和规范,已成功开发出多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系统芯片;通过严谨的方案求证和成熟的市场运作,公司根据各行业不同需求配制基于网络计算机的应用解决方案,现已成功应用于电子政务、教育、医疗、酒店等区域综合应用领域。
秉持着以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服务社会的理念,立足自行设计、自主开发的北大众志系列CPU系统芯片、系统软件及软硬件协同设计/协同验证平台,北大众志在网络计算机、税控收款机、手持移动终端和车载信息系统等领域,提供芯片产品及整机解决方案。目前,北大众志已建立完整的研发生产体系,以及高效的销售服务网络。
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北大众志板卡中心、常州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有限公司、常州众志科技有限公司三地四方共同致力促成国产芯片产业链的形成。
系统芯片
编辑 播报
众志-805
基于北大众志UniCore-I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采用0.18微米工艺,平均功耗低于200mW
主频200MHz
集成了支持MPEG4/MP3/WMA的多媒体加速部件PMMA,支持MPEG4 CIF格式视频实时解码,集成支持YUV到RGB转换的彩色LCD控制器,以及USB 2.0 OTG控制器和AC’97控制器
具有超低功耗、高性能、高集成度、易扩展和低成本的特点
面向手持移动终端,个人多媒体中心(PMC)、车载信息中心和其他低功耗多媒体便携设备
PKUNITY863-1
基于北大众志UniCore-Ⅰ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采用0.18微米工艺
主频300MHz,峰值功耗低于1.5W,待机功耗低于0.5W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集成度、低功耗等突出优点适用于NetPC、NC、安全网络设备、税控机、机顶盒、数字电视等整机应用解决方案
PKUNITY863-2
基于北大众志UniCore-Ⅱ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采用TSMC0.18微米工艺
主频400MHz内部集成USB2.0 OTG控制器、IDE 控制器、10M/100M/1000M以太网MAC、DDR-II存储器控制器 和AC’97控制器等功能部件
具备MPEG1/2/4和H.264编解码等多媒体加速能力面向高性能多媒体网络计算机、高性能网络安全设备、IPTV终端设备、家用多媒体设备和数字电视等应用领域
PKUNITY-3-130
基于北大众志32位UniCore-Ⅱ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采用TSMC0.18微米工艺
主频600MHz~1GMHz内部集成USB2.0 OTG控制器、IDE 控制器、10M/100M/1000M以太网MAC、DDR-II存储器控制器 和AC’97控制器等功能部件
具备MPEG1/2/4和H.264编解码等多媒体加速能力面向高性能多媒体网络计算机、高性能网络安全设备、IPTV终端设备、家用多媒体设备和数字电视等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