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少年羽毛球: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可以又是学霸,又具备特长?

2022-03-23 11:15 作者:旭日星空羽毛球  | 我要投稿

作者:

周晓旭

现任旭日星空总教练。国家一级运动员,在旭日星空教学十九年,共培养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119名,国家二级羽毛球运动员162名,累计培养221余名学员通过体育特长生考入重点大学。

这个话题,其实在十多年前甚至二十年前,我们就经常给自己的队员家长去灌输这样的理念。但是早期大家对于学科类以外的特长,认知有限。大多数人以为,去学特长就是因为学习不好所以才去想的“歪门邪道”。所以当时把我们聊的理念,都当作是理想状态下的产物。可能这个理念在当时的确有些超前了。而现在随着媒体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认知远远超越原来的老思想。而当时准备不当,下手太晚的家长,只能感叹,别人家孩子怎么这么优秀了。

首先,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付出都是非常多的。这里所说的付出,大部分是指精力和时间,而且是持续性以年为单位的。而很多家长就止步于这个门槛了。


在我看来,既要做学霸,又要有特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从小到大的学习习惯养成

当孩子可以在学习的时候,不经常走神,集中注意力,并且持续的对学习有兴趣。那么您就会发现,孩子的学习效率之高,可以远超您给他安排各种补习班的效果。而大量的学习时间堆积,并不一定足够的效率,反倒可能是“多花时间少办事”。因为重复的单一的学科类学习,让孩子会逐渐的降低专注力,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运动让身体和脑能够更好的匹配和运转,运动后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第二,把训练当做玩

很多比较优秀的孩子,将从小到大的体育训练,本身就当做玩的一部分。所以除了学习,训练就跟玩一样。这就是我们讲的,玩的时候也认真玩。而不是家长认为训练是玩,是孩子认为。我们训练也要特别认真,特别努力,但是他依然会认为是玩。你只要不给他别的玩的,比如手机,IPAD等等,他一定认为训练就是玩。因为运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

第三,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和训练,放弃不必要的“玩”

因为除了学习,和训练,您可以不再给他任何别的时间去玩。实际上,孩子们楼底下的玩,就几个好处:跑来跑去得到了锻炼,几个孩子一起玩得到了社交属性,因为玩耍得到了放松的心情。如果是拿着手机或者IPAD,那就是纯粹没有任何好处,还会让视力越来越差。那么,您可以选择一个体育运动训练,来替代这样的“玩”?尤其是如果这个体育训练还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好处。

第四,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

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误以为那些天天去训练的孩子是练专业的,结果发现人家孩子学习比自己家孩子还好,打球好,运动能力还强。然后感叹人家家孩子都是天才,自己家孩子是普娃。实际上,您平时看得见的,是这些孩子每天花2、3个小时在训练上,您看不见的是别人日复一日坚持晨读,去训练的路上全程在听英语或历史故事,是在外面吃饭聚餐时,等待时候都在看书,在运动后更加抓紧时间高效的学习。每天都这样坚持,您发现孩子的时间远比你想象得多。所以,不浪费时间,就是收获。

很多人很质疑,说人家的孩子自律性好,主动性也强。而我们家就不行,牵着不走打着倒退。那您想一想,有没有给他提供这种机会?有没有去刻意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这其实是性格培养的结果。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学习,但是非常短视的只重视学习,不重视其他方面培养,更不了解其他方面的培养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哪些好处。导致孩子花了大量时间在学习,却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并且存在某个阶段(比如初中)突然丧失对学习的欲望等导致学习一落千丈。这时候很多家长依然不明白为什么,甚至可能是认为自己孩子就是不如别人,或者认为孩子贪玩。是的,是孩子就贪玩,但是您怎么引导的,才是最关键的。

可能很多家长无法想象到,一个好强、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很多这样的孩子可能是通过体育运动带来的(当然也有与生俱来的)。当您看到那么多西方国家优秀人才竟然一大半都是和体育分不开的,您原来的认知,可能会受到很大冲击。可以看看我很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体育运动是刚需》。

有些家长可能也会说,我一直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培训班。是的,你参加的是哪种培训班,也有区别。记住,参加任何体育运动的培训,都有自己的目标。你的目标是锻炼身体和减肥,你随便报任何有助于锻炼的培训班就可以。但是如果你希望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和性格,你一定要寻找,可以让你孩子参加比赛的项目和培训机构。这方面我就先不赘述,后面一些内容可能可以给您一些启发。



抛开体育锻炼本身对孩子的大脑发育的正面影响这种浅显的道理,我给大家总结几点可能不太关注的方面:

01 吃苦和努力

可以带队参加比赛的体育培训机构,训练相对专业化,所以他的训练必然有些枯燥。而看起来枯燥,无聊的专项训练,反倒可以让你的孩子心智得到磨炼。他需要自己努力才能脱离枯燥的训练。比如我们的训练,练到下一个级别是没有时间来恒定的,只有水平决定是否进阶。而进阶到下一个级别,就比这个级别练的内容有意思。所以他从小接触训练时候就下意识的想办法晋级。和学习不同,你一年级学习再差,哪怕不及格下一年一样要升到二年级。而专业训练的地方不同,你水平不达标,你就不能参加下一个级别的训练。也许有些家长被不愿意来的孩子磨得失去了耐心决定不继续参加。是的,这样的结果就是给孩子提示:你耍赖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这样的家长通常让孩子练过很多项目后发现,好像自己 孩子什么都不喜欢(或者终于找到一个孩子喜欢的,但是是哄你玩的机构)。而坚持的家长,给孩子的态度是,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升。而你所在的环境,也会给你这样影响,大家都努力,大家都羡慕别人能进阶,那么我也不能落后。克服枯燥,自发性地去攀登更高层次,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02 收获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 

在我们前面说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晋级到下一个级别训练,这是孩子收获的开始。可能慢慢升到一定水平,在训练过程中会开始进行各种小小的比赛,比如训练赛、队内赛等等直到去参加正式比赛。孩子开始对于自己的努力成果,有了更多的期待。孩子通过平时好好训练,在今天比赛赢了别人,他下意识地就给自己心里种下了努力才能有收获的概念。而如果输了比赛,逐渐的去经历输球带来的沮丧、失望等等负面情绪,慢慢的在后面的某一次比赛中获胜后,他自己更能体会胜利的快感,因为失败过才知道胜利多么难得。而通过很多次的失败,他的抗压、抗挫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谁都不想输,但是比赛就是非赢即输,他会慢慢体会并争取自己不是输的那一个。而输的时候他自己也学会如何开导自己(有一个合格的教练开导是更好的)。

03 强大的自信心和良好的自律性

因为你训练的地方是专业的,所以你回到你的学校,你会发现你的专业的体育训练带给你远超同学的身体素质和各项体育数据。我们对我们自己的学员们做过调研,凡是训练2-3年以上的孩子,在班里体育都在前三名。作为人类本能,都会对体育好的同学高看一眼。所以体育好,在学校内的这种自信心,根本不需要我在这里赘述。

我儿子本身在俱乐部训练的上千孩子里并不突出,但是到了学校很多体育项目就是班里第一。所以他会在很多方面都十分自信(有时候自信过头被我数落),他不畏惧新的学习,因为他自己以为他学什么都很快。所以他学习也很好,体育也不错。这就是通过日常专业性训练造成他自己的强大自信的来源。

有些新来的家长,看到寒假时候我儿子训练全天6小时,中午时间吃完饭自己在那里写作业。就问我,周教练您儿子可真自律,训练休息时间看他一直在学习。我说特简单,我就问他想不想全天训练。如果想,就在训练之余自己完成学校以及家里安排的学习任务(老婆每次会布置挺多学习任务给他)。我儿子毫不犹豫的就答应要每天从早练到晚(前面我说的效率就要来咯)。此时你会看到,才三年级的儿子每天早上比我们早半小时起床,在自己书桌前晨读、写试题。然后吃完早餐收拾准备出门,打球的路上他会用倾听者去听古诗、英语或者他感兴趣的历史故事。9点钟到球馆准时训练。中午训练间歇的2小时,吃完饭就开始做带去的作业或者学习任务(现在学校不布置太多作业,老婆给布置)。下午五点再接回家。回到家自觉坐在书桌前开始今天剩余的学习任务或者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有时候我还在晚上8点给他加练半小时身体素质。一个寒假都如此。每天6小时训练。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好浪费时间呀,我家孩子没这时间,其实您想想,我们每天高效率且主动学习4-5小时,难道不够么?

其实学习时候的效率,碎片时间的利用,劳“逸”结合,有时候比你大块时间的浑浑噩噩的学习还有用的多。您看到的孩子可能是明明在那里学习,但是感觉心没在这;可能看孩子一会扣扣这儿扣扣那儿,总也无法专注在学习上。所以,您想想是不是您培养的方法不对?

今年我们的队员,有四十多个靠羽毛球考入重点大学的特长生,受到行业内的大量赞许。但是实际上,最耀眼的还有我们另一个没有参加特长生测试的队员——喻言同学。从小跟着旭日训练的签约队员(每周训练4、5次以上),到了初中还能保持训练,高中才因为时间不够一周只打一次。国家一级运动员,也打过很多北京市前三名的成绩,今年高考裸分686考入清华大学。

喻言

我们另一名签约队员李飞阳,也是国家一级运动员,经常获得北京市各种比赛冠亚军,市运会的男双冠军。高考裸分673分考入人大。还有依靠羽毛球特长考入北科的钟元民,别看是特长考入,高考也考了603。


还有一些从小到大都学习训练两不误,考入了世界名校的:今年陈君维(一级)考入了多伦多大学;李梓旭(二级)考入了佛吉尼亚大学等等。这只是今年一年的考生(从小练到大)。我们往年都还有很多很优秀的孩子没有走特长考入各大学,而圈内人因为我们每年特长生考大学的质量很高,误以为我们的孩子都是特长生。殊不知,靠特长考大学的仅仅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很多孩子学习和球都很优秀,靠文化依然考入了非常多的好大学(只是我们作为羽毛球培训机构没有去宣传)。


作为家长,你看明白那些学霸+特长的孩子们,是如何培养成才的了么?

1、 让体育训练代替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娱乐活动,减少不健康的娱乐; 

2、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脑力与体力活动相结合,提高学习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选择正确的培训机构,通过专业体育训练磨炼孩子心智,提高自信心与自律性,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通过参加比赛让孩子检验训练成果,感受成功与失败,增加抗压抗挫能力。

如果你能够持之以恒的去坚持,你也可以培养出有特长的学霸,培养出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青少年羽毛球: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可以又是学霸,又具备特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