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汽车分析及随想
方法:通过选取相近续航范围低价车(可以称为“样本车”)搜集数据,综合售价、续航、电池容量等数据,总结规律并分析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的合理选购规则。
样本车选型应尽可能保证在其价格范围内有更长的续航或更大的电池,并尽可能排除其他卖点(如智能驾驶、奢侈配置等)。
样本车选型:

数据整理:

显而易见,样本车的续航遵循朴素的规律,即电池越大,续航越长。
甚至可以通过右半边表格推测,额外的电池容量带来的续航提升存在递减。即更大的电池意味着更重的电池和更大的车型尺寸所带来的风阻。

观察图表,五菱miniEV的2款车和极氪的2款车分别在各自价位明显的不符合预期售价或续航的情况(对比虚线)。
先看左边的五菱miniEV两辆车,纵使有着惊人的低价,仍可以解读出其性价比并不高。因为按照(线性橘黄色虚线)所对应的预测售价来看,其预期售价甚至应该近似于负的。可见作为一辆能上牌带空调的车,这类型车辆的售价真的已经压无可压。
显然长久以来所谓“电池占电动车成本一半”的说法在该类车型上并不适用,刨去电池的其他成本才是大头。
再看右边,极氪2辆车的售价也明显偏离样本车预期售价,且斜率愈发陡峭。由于边际效应的存在,采用行业最大的电池显然对应着多很多的成本,而且毕竟其豪华车的定位已经脱离了样本区间本来的定位。有着其他豪华或智驾配置提升其售价。
最后看中间样本,则基本都符合一辆目前市面上最朴素纯电动汽车的售价和其对应续航。
综合以上分析,或许能得出以下推论:
1. 5万元以上的纯电车,才能让厂家基本覆盖一辆纯电车的成本,使车辆能得到对应价位应有的续航表现。
2. 20万以内的电动汽车,厂家是有能力按照造一辆朴素的纯电车的方式生产汽车,可以不增加其他豪华或智驾属性的配置来拉高售价。
3. 20万以上的范围,截止2023年8月,以性价比为前提,或以一辆电动车最基本性能而不考虑其他附加属性为前提,追求长续航也应至多在90kWh电池以内考虑。由于边际效应,更大的电池所带来的的续航提升已经极大拉了车辆的售价,而这提高的部分甚至不能带来更多对应的豪华性配置,或更有性价比的续航增量。
4. 准备购买高于样本车价格的纯电动汽车的朋友,可根据以上对应价位的续航及电池容量,考虑你所选择的汽车是否真正在其他方面带来了更多其他的提升,不论是品牌溢价还是豪华配置亦或是智能驾驶。
5. 方法论应用一:
小鹏G6:
该车2023 580 长续航 pro款,不选配自动驾驶的情况下,66KWH电池,20.99万起售,实际按上文样本车对照,同类型朴素价格应在15-16万左右,贵了5-6万元所带来的相较于样本车多的东西就要各位自己衡量是否值得。
该车2023 755 超长续航 pro款,不选配自动驾驶的情况下,87.5KWH电池,23.49万起售,实际按上文样本车对照,同类型朴素价格应在19-20万左右,贵了3-4万元,那么起码相较于其580款,性价比是更好的。
小鹏G9,销量不好,为什么呢? PS:就都说小鹏吧,要不得说我是吹。
G9 2022 570 plus,78.2KWH电池,30.99万起售。实际按上文样本车对照,朴素价格应在16-19万左右,贵了10万以上,那么这10万所带来的快速充电、CDC、豪华内饰、大空间等等其他因素对你来讲是否值10万呢?
6. 方法论应用二:
预测一下小米汽车。由上文可知,大部分厂商都有能力在5-20万这个区间作出一辆朴素样本车,换句话说这个价位段最卷。那么小米为了避免竞争,显然可能会避开这个区间。但目前看他又没有更多的附加值来拉升车辆总体售价,自动驾驶现在没看到,豪华配置堆上,强行拉到25万以上,又会面对各家新势力所处的另一个大大卷。为了保证利润率可能又不会用100KWH的电池。
综上所述,我预计小米汽车可能会落在20-25万元这个区间,电池80KWH上下来保证利润率。可能会再出一个25-28万区间的带智能驾驶的画饼上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