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案与“美系水军”队伍的危害关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几天,震惊网络的消息之一,就是多家外媒及境内媒体报道了央级媒体原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被检察机关以间谍罪起诉的消息。
董郁玉1987年进入《光明日报》工作,一干35年,直到一年前退休。此人2006年至2007年受聘担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2014年担任日本北海道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他是一年前与日本间谍接头时被逮捕的。
据有关报道,董郁玉多次出卖国家机密,以“学术奖学金”名义从境外情报机构获取报酬。
从董郁玉的案情,再结合那些被公认的或者已经被查处的“美系公知”,我们不难看出当代间谍案的基本特征:首先被聘任为外国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教授、研究员之类的,再进行收买策反,然后以“研究项目资金”、“薪酬”、“奖金”之类的名义支付间谍费。
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还有一种情况值得警惕:美国、日本等一些反华国家乃至“台独”组织在中国大陆开办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其实主要使命是物色、收买、策反国内有关人员,让他们充当间谍或者负责引导舆论、进行洗脑的“水军头目”,然后以“工资和奖金”的名义发放间谍费。
3月份,中国警方突击搜查美国明茨集团北京办事处,逮捕5名中国籍员工,就是这种情况的佐证。
据我多年了解的情况,归纳起来,他们收买、策反、豢养的间谍和“水军头目”,主要目标就是这几个领域:媒体界、教育界、司法界、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及企业、政府机构甚至部队等。
因为这些领域里的人员,最能左右舆论方向,向国人灌输他们的价值观,也能掌握国家机密情报。
比如可以通过媒体人发声,引导国际国内舆论方向,误导民众产生错误认知,挑起民众不满,为制造社会动乱奠定基础,也能形成舆论潮流,干扰国家决策。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那么多自媒体人和网民极力吹捧美国及北约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其实这不过是他们“通过挺乌来歌颂美国”,干扰破坏中国外交决策的动作罢了。
至于收买教育界人员,效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为什么会出现“毒教材”?为什么有的大学教授敢于公开发表反华挺美误导学生的错误言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头部公知”,不断编造谣言,炒作负面事件,挑起人生失意群体极大的愤慨?目的还是一个:破坏中国的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了一些中国人从南美国家偷渡到美国的现象: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这半年时间里,美国移民局在美墨边境逮捕的中国公民人数达到6500多人,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15倍。
由此折射两大情况:第一,“美系公知”及“水军”队伍在中国对美国宣传歌颂的成效很大,让很多国人对美国充满扭曲的认知和向往。第二,网络上活跃着的“美系水军”队伍明显地越来越庞大,胆子也越来越大,哪怕是显示了IP,也敢公开发表歌颂美国及北约的言论了。
这些情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隐蔽战线的斗争非常激烈,反渗透、反颠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事实上,网络上每一个显而易见的“美系水军”,都是反华势力在中国大陆窝点的一条藤蔓和根须,我们完全可以顺藤摸瓜,打掉他们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