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研究_北京燕山出版社_书籍出版

前言
纵观世界各国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尽管由于各国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土地整理的产生背景、开展内容、实施方式也有差异,但最终目的都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
当前,我国以农地为主要对象的土地整理是基于人多地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总量锐减的特殊背景而展开的。我国开展土地整理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其次,土地整理是加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国家扶持粮食生产、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最后,土地整理是搞好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由于现代土地整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对促进土地整理规范、科学发展尤为重要。
本书从土地整理基础介绍入手,针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土地整治文化体系以及土地综合整治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整治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理论构建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建议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工作创新的科学道路,帮助其工作者在应用中少走弯路,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效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短缺与有效配置问题日趋明显,这一新形势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土地资源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其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发展时期,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土地整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土地整理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土地整理的理论支持
第三节 中国开展土地整理的宏观背景
第二章 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
第一节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选择与确定
第三节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第三章 土地整治文化体系
第一节 土地认知
第二节 敬重土地
第三节 利用土地
第四节 整治土地
第五节 管理土地
第四章 土地综合整治重点
第一节 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第二节 有序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
第三节 加快土地复垦与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
第四节 规范推进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
第五章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及生态学理论
第二节 土地经济学及利用变化理论
第三节 土地管理学及农户行为学理论
第四节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基本原理
第六章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整治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
第二节 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与综合整治
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类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类的多重维度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类的结构与空间层级
第四节 多维理论在规划实践的应用
第八章 完善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建议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规划制度背景
第二节 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构建原则
第三节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的改进建议
第二节 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构建原则
第三节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的改进建议
作者:杨锋 薛玲 杨向飞
封面设计:金熙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