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明幽思

2021-04-06 10:36 作者:杰兄一  | 我要投稿

每一年的清明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考验我的耐力、运动能力、负重能力。毕竟去见一见祖先要爬山涉水,攀高爬低,更何况现在的山上草木茂密,想找到以前的道路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唯有拿着开山刀,依靠自己的身体去开一条路。最要命的是,开路的同时还要挑着供品、纸钱元宝蜡烛香,对于我这种长期不运动的社畜来说,这就十分辛苦了,走一天下来双腿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不过,话虽如此,但当自己付出一些东西时总能收获另一些东西的。比如那些已经远远开枝散叶的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可以齐聚一堂聚聚旧、聊聊天、共同参加这些祭祖活动来加深感情,况且到了山上还能欣赏一下平时基本看不到的美景,踏青也是清明节的重要内容。

清明时节,今年没有雨纷纷,相反整个三月只下了一场小雨

在辛苦劳累了一天后,躺在家中的床上让麻木的双腿得到充分休息,空空的脑袋在放飞自我时忽然想到一些东西,忍不住写出来记录一下。

在去见一些老祖先时,长辈总忍不住给后辈说一下这个是哪位祖先的坟墓,说一说他的事迹。但事实上,我每一年都去,每一年都记不住这些祖先的名字,更别说事迹了。而且有几位祖先连长辈都记不清他的名字了,只知道他父亲是哪一位,他是支房之类的,那位祖先距离现在也不过四五代人而已。

这些祖先或许离我们太遥远导致我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自己仔细回忆了一下,发现在自己的记忆,连奶奶的面容都已经模糊不堪,要结合小时候的画面,仔细想一两分钟,才能回忆起她的脸容,而奶奶,离我们而去也不过十来年。

所以,人的一生到底了为什么?

我们在有限的时光中不断的奋斗,不断为自己,为家庭做出贡献,我们养育子女,赡养父母。而到了最后,我们最后的归宿不过是一躹黄土,或者装在那个小盒子里,这是表面的归宿。

更深层次的归宿,可能是我们活在亲友的记忆里,活在子女的心里,活着客厅里悬挂的相框里。

但这些归宿能维持多久呢?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不过十几年时间,我的记忆已经有点维持不住奶奶的样貌,不过几代人的时间,连名字也已经被遗忘,自此后,一个人曾经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痕迹也彻底消失。

想到这里,多少有点伤感,让人觉得奋斗无用,我们终将会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想到这里时,忽然想到现实中的一个问题,我们奋斗,是真心奋斗的吗?

仔细想了一下发现,好像并不是自己主动奋斗的。我努力上班,做好工作,我努力赚钱,甚至用健康换金钱,用时间换金钱,只不过是因为生活逼着我这么做,高企的房价,高昂的生活成本,子女的学习费用,一切的一切,都是以钱来说话,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赚更多的钱,赚到更多的钱,才能想着更好的生活,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

有些人觉得这不扯淡吗?你大可以当那个打半天鱼哂半天的太阳的渔夫啊,又没人逼着你去做这些事。

但说这句话的人有没有仔细想过。那位渔夫之所以能轻松惬意的打半天鱼哂半天,是因为他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温暖,正如我们单身时,能玩绝不会工作。可是当拥了家庭,特别是有了子女后,人则会不自觉的将关注的重心从自已身上转移到子女身上,这是人类存活至今的特性。我会关注他们的健康,他们的学业,更想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给他们。

如果连这一点都没有了,那么我们被后人遗忘的速度不需要几代人,一两代人足以让后人忘掉有这么一位不负责的祖先。

说着说着,奋斗好像有意义了呀。

挺好,真的。


清明幽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