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克诚长于治军,却弱于指挥,一到东北,就将兵权交给林彪

2021-09-28 10:33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四野战将系列8黄克诚

作者:桅杆

黄克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朱总司令上井冈山,开始其戎马生涯在红军时期主要从事政工;抗战时期任新四军3师师长,率部创建苏北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新四军3师进军东北,从事根据地建设和后勤工作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8年任总。对军人来说,这算是军事生涯的顶峰了。纵观黄克诚的军事生涯,其特点是长于带兵治军弱于指挥。今天就说说黄克诚大将的一些特点。


(一)一师之长,却极具战略眼光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段时间新四军3师师部只有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洪学智和政治部主任法宪三位师级干部黄克诚眼睛高度近视,洪学智脸上有麻子,吴主任比较胖,师部人员就戏称他外号这些称呼完全是表达同志之间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没有任何恶意。

黄克诚因为近视,在行军和打仗中吃了不少苦头,还差点因此送了命。在红军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两军冲杀在一起,人自为战混战中,黄克诚突然发现一支队伍走过来。由于近视,加之眼镜镜片上沾了汗水,分不清对方是敌军还是我军,便迎着这支部队走快靠近时,依稀到有几个人端着正对着他突然意识到对方是敌人,立即倒地,顺着山坡滚了下去。就在倒地的同时,对方几支枪同时打响。他从山顶一直滚到山,侥幸逃过一劫,警卫员在远处看到他枪响倒地下山去,以为牺牲了。


黄克诚虽近视,但目光却非常远大,极具战略眼光。1945年9月13日,黄克诚率部途经华中局驻地盱眙黄花塘时,得知苏联红军已进入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我军也有少量部队进入东北。而当时蒋军主力尚在西南大后方,一时来不及接管东北。黄克诚当时就认为:这是抢占东北的极时机,便要求华中局给总部发电报,建议立即派大部队到东北去。

华中局饶书记不同意发这份电报。黄克诚个人名义起草了对目前局势和我军军事方针》,在14日用华中局电台发总部。在阐述了当时局势及敌我力量对比后,具体军事部署上建议立即抢占东北,能去十万人最好并说“我对各方面材料了解甚少,可能有片面之处。是否有当,请考虑指示”


总部当时的战略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黄克诚的建议与总部的决策不谋而合。总部也已决定派部队进军东北,但最终决定派10大军进军东北,主要是采纳黄克诚的建议。从这份电报可以看出:黄克诚只是华中战略区之下的一个师长,却极具战略眼光。

(二)一到东北就交出指挥权

抗战期间,黄克诚任新四军3师长兼政委,在苏北的5年时间里,率部对敌作战5000多次,消灭日伪军6人,部队2人发展到7,创建了一个4万多平方公里和800多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可谓功勋卓著。

1945年9月23日,黄克诚接到总部命令,要率新四军3师主力35000人开赴东北。当时法是东北武器装备很多。为此,华中局求3进军东北的部队留下武器装备。但黄克诚考虑:万一部队到东北拿不到武器怎么办?同时考虑到东北天气远比苏北寒冷于是便坚持:一是部队要全副武装二是要带上棉衣。此举受到当时华中局一些领导的责难黄克诚态度非常坚决。


后来的事实证明,黄克诚的顾虑并非多余。3进军东北各部队中建制最大的一支部队,占全部进军东北部队的三分之一。同时3师从苏到东北,也是进军东北各部队中距离最远的,并且是徒步行军到当年11月下旬才进入东北。当时3师所面临的,不仅没有武器补充,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

11月26日,黄克诚主席发去著名的“七无”电报如果不是黄克诚坚持带上武器和棉衣,3到达东北后将会陷入严重的困境。并且,黄克诚还在这封电报中建议暂不作战,休整占领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这与当时总部“拒敌于国外之外”“在锦州以西打大仗”的指示是不符的

当时新四军3师到达锦西地区,正巧遇到林彪来联络的李天佑。黄克诚这时才知道总部派林彪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统一指挥进入东北我军各部队。黄克诚立即与李天佑一起去见林彪,当面向林彪报告了上述建议这些意见与林彪不谋而合,并立即采纳了的意见。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意见是非常正确。

随后,林彪放弃了“在锦州以西打大仗”的想法。此后,黄克诚将新四军3的指挥权林彪自己则发挥长,带部分部队深入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创建根据地。


晚年黄克诚

一支军队的发展壮大和战斗力,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包括军队组织动员、军事训练、军事指挥以及军事后勤等。在军队,在所有领域都非常出色的全才是极少的,大多是某个领域的专才。这些专才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造就一支强大的军队。黄克诚直接指挥的战例不多,他的强项在于军队组织动员、军事后勤和根据地建设在部队,这样的将军必不可少。抗战期间,他带领的新四军3师发展到7万多人,成为新四军7个师中最大的一支力量。就凭这一点,黄克诚就当位列大将,何况还有其他重要贡献。

黄克诚长于治军,却弱于指挥,一到东北,就将兵权交给林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