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空中兵团——二战美军伞降团沿革小考第二章

2020-04-19 15:42 作者:沙海守夜人  | 我要投稿

五、1942年至1945年伞降团主要连排编制与步兵装备

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伞降部队的实际装备比很多人想象的复杂很多。而且具体到每一个连队的实际装备、编制、运用并不是完全依照编制表(TOE)实行的。以下举出一些实例。

5-1、连排编制简述

根据42年2月编制表:

一个伞兵连有127人,包括一个连部和3个36人的步兵排。排是独立的,每个排都有自己的M1919A4机枪和60mm迫击炮,而不是像常规连队那样分为步兵排和武器排。其中两个步兵班(各12人)都有一个2-3人组成的M1919A4机枪组,另一个排长部有两支备用枪(应该是冲锋枪)供调配,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伞兵排在进攻或防御任务中加强自动火力。60迫击炮的编制原则上在排,实际上因为需求问题不固定,有时候在排长部,有时候干脆取消相关人员装备机枪。

和常规部队一样,枪榴弹手一般由有经验的士官或副班长操作,最初(大概在42年之前)每个伞兵排有一个人,后来有所增加。枪榴弹在美军不是特别固定的编制,虽然美军大力发展枪榴弹做为火力补充,但是陆军基层不是特别喜欢使用枪榴弹(可能是因为步骤繁琐、精度差等问题)。

在42年的编制表中没有BAR,但因为连部有6支备用M1919A4,所以下属单位获得更多的机枪也是常见情况。

图为演习中的美军伞兵M1919A4机枪组

但是,我对这个所谓的42年2月编制表的具体落实情况持怀疑态度,机枪和60迫击炮的运用一直是伞兵连非常纠结的问题。在40-42年时,一个伞降连有两个伞兵排一个迫击炮迫。而在43-44年,很多伞兵团内的连出现了第三个伞兵排,迫击炮变成小组,人员有明显超编。而且所谓127人一个连也有问题,原文连部16人,3个排共108人,还有3个人不知道去哪儿了。

5-2、40年-44年伞兵连排常见武器简述

40年42年的时候,虽然具体编制运用有所不同。但美军伞兵连常用武器和普通连队差别不大,主要有柯尔特手枪、春田步枪、M1928A1汤普森冲锋枪、M1卡宾、M1917水冷机枪、M2型60mm迫击炮等,偶尔能看到伞兵试验性地(或应急地)使用了诸如雷兴冲锋枪、约翰逊步枪、约翰逊轻机枪等装备,但这种情况陆战队伞兵营更常见。

以下为一组疑似陆战队伞兵营在1942年8月以后,进行某次演习时拍摄的图片,装备是非常杂乱的。可以看到春田步枪、M1917水冷机枪以及雷兴冲锋枪。40年-42年的陆军伞兵部队也差不多。有说法是陆军在41年11月本宁堡以及42年阿伯丁测试过雷兴,可能陆军空降兵也接触过,因为评价太差而放弃,这垃圾最终被陆战队捡了。

1、.45手枪

起初,美军伞兵大范围配发M1911A1手枪,只有少部分勤杂人员没有配发。这个原因有两个,主要是因为美军伞兵草创时,主武器并不能随身携带跳伞。相对小巧的手枪就成为了落地时的自卫武器。另一个原因是伞兵中较多的机枪、迫击炮小组需要自卫武器。

随着42年开始T-5降落伞以及配套的携行枪袋逐步普及。手枪失去了大范围配发的必要。1944年2月手枪正式从编制表中大范围撤装,重武器操作员的手枪被步枪和M1卡宾替代,但是军官仍有配发,一些士兵也有携带自购手枪的行为。

图为44年12月在比利时的82师官兵,左边使用1916腰套,右边使用M7腋下套,当然他们也可能是机降团或者其它支援单位的人

2、.春田M1903A1/A3

由于早期加兰德难产,最初伞兵部队同样装备春田M1903A1/A3步枪,在41年以后逐步换装M1加兰德,这和常规部队是一样的,只是稍早换装。但是因为枪榴弹发射器、瞄准镜等配套子型号还不成熟,春田的枪榴弹与A4狙击型仍然在使用,前者一直到43年底才开始被淘汰。

另外陆战队优先度不够,到瓜岛战役以后才换装加兰德,为此还采购了一批约翰逊半自动步枪应急。

下图为1942年中期,部署到英国的一名美军伞兵枪榴弹手,1942年6月503团2营部署到英国,503团此时正面临上文提到的重组,2营几乎是作为独立营在运作,42年11月2日2营改为509伞兵团2营,改名后该营划归英军第一空降师管理参加了“火炬”行动,这是美军伞兵第一次参加实战,在行动前伞兵服上首次缝制了军衔标志。可以看到其仍然在使用春田M1903A1步枪配用M1型枪榴弹发射器,胸前挂着四枚M9A1反坦克枪榴弹,二战早期美军装高爆药的枪榴弹、手榴弹一般采用黄色涂装,后期有所调整。这一时期伞兵的个人被装基本都来自航空队,M1936肩带挂在手枪用腰带上,腰间从右到左还有M1905军刺、安全绳、M1932手枪弹匣包、M1924急救包和M1918手枪套。值得一提的是其头盔为普通的M1钢盔,而非M2伞兵盔。M2伞兵盔使用量一直不大。

3、汤普森冲锋枪

在二战初期之前美军高层不喜欢汤普森冲锋枪,除了保守观念的原因。高昂的价格,重量大等性能缺陷也是重要因素。但是战争爆发后面对紧迫的形势,美军不得不采购汤普森,但是和通常设想有所不同的是,二战时期冲锋枪一般不作为固定编制武器使用,而是作为备用武器由连部管理,基层根据需要向上级申调。

在1944年初之前,每个伞兵排都有一支冲锋枪,由副班长或一名士官使用。44年2月以后在编制表上被步枪取代,连部有6支备用,根据需要加强给班排。在43年以前,伞兵部队一般使用M1928A1汤普森,43年以后1928开始被M1A1汤普森取代。

但是如果去深究照门、防跳器等细节,你会看到各种排列组合

图为新训人员在跳伞前熟悉个人武器
图为1943年2月到1944年10月,在新几内亚训练的503伞兵团的几名排级干部,光滑头盔不利伪装,注意左边第一个人背着一支M1928A1汤普森冲锋枪,虽然读者通常认为老旧装备会逐步被新装备取代,但事实上实战中往往是新老装备一起使用,直到老装备配件停供报废,右边那名军官腰间挂着M17望远镜盒和M1942砍刀
图为鱼鹰社画师笔下43年504伞兵团的一名冲锋枪手,这是一种战时简化生产的M1928A1
图为疑似1943年左右进行某次空降训练前的美军伞兵,左边的人拿着M1冲锋枪
图为1943年以后陆续装备M1A1汤普森冲锋枪的伞兵

4、M1伽兰德步枪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伽兰德步枪在伞兵部队的列装时间不会晚于1941年,相比春田,伽兰德步枪拆卸后长度更短,在装入专用的枪袋后可以挂在T-5降落伞的吊带上携带跳伞。落地后组装使用。因为这种方式容易,贻误战机,所以从市场花园行动开始出现了全长度的枪袋,到大学行动以后,步枪直接绑在降落伞带上携带。

图为一张经典照片,被美国乃至其它国家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反复致敬,1945年德国本土作战期间,一队空降兵步枪手帮助受伤的战友后撤到医疗站,在空降师里有一个医疗连,而在常规师里面(骑兵师除外)有一个医疗营。
图为一名正在执行大学行动后续任务的美军伞兵

5、M3/M3A1冲锋枪

和其它常规部队类似的是,M3/M3A1冲锋枪在诺曼底登陆以后,也就是44年下半年开始才更多的取代汤普森,M3的火力没有汤普森射速快,但是操控性更佳,弹匣为30发,比汤普森普遍使用的20发更持久。另外更重要的是便宜。

图为鱼鹰社画师笔下在巴斯托尼作战的506团一名冲锋枪手

6、M1/M1A1卡宾枪

M1卡宾枪在1942年中期列装部队,其中也包括伞兵部队,最初的时候伞兵部队并没有折叠托的M1A1,只有木托发给基层军官和士官,为数还不少。折叠托的M1A1卡宾枪在1943年初开始配发,在此之前很稀缺。M1A1最初只配发给伞兵工兵,后来逐步拓展,但是木托M1仍然并存,一直到1944年初,卡宾配套的M8枪榴弹发射器才下发,但是M1A1的折叠托结构不适合使用。战后一些老兵回忆,当伞兵团从42年下半年开始海外部署时,折叠托的M1A1才开始配发。1943年中期,木托的M1在西西里和意大利空降时并不理想(具体情况不清楚,可能是尺寸偏大),开始撤装被M1A1取代,在M1A1到位之前,临时用手枪和步枪顶替。

M8枪榴弹发射器
使用M8发射手榴弹抛射尾管发射手榴弹的M1卡宾
图为在本土进行破坏训练的伞兵,背着M1卡宾,注意为防意外其B-3救生背心已充气
图为511伞兵团在太平洋战场查看缴获的99轻机枪,左边的人携带M1卡宾
图为一名正在食用K口粮的M1A1卡宾枪手

7、M1919A4/M1919A6机枪

在整个二战期间,M1919A4始终是伞兵部队最主要的机枪火力。在44年之前,一个伞兵连可能有多达12挺M1919A4机枪,其中一半是备用的归连部指挥。但实际情况常常是全数投入使用。在1944年初,M1919A6被少量运用到伞兵排以内替换了部分M1919A4,在1944年12月的编制表上面,M1919A6为每一个伞兵班都配了一挺,但是因为M1919A6不算特别成功很多班用BAR代替(这支BAR是编制表首次加入,且允许替换M1919A6),再加上生产数量远远不如M1919A4和BAR,M1919A6在伞兵排里并不多见。普遍说法是,伞兵排(能落实这个编制表的)普遍会保留1-2挺M1919A6,其余用BAR加强

另外伞兵营武器排也有M1919A4机枪。

图为1945年2月在菲律宾科雷希多岛作战的503团一个M1919A4机枪小组
武器排的M1919A4
图为市场花园行动中101师装备的M1919A6
电视剧《兄弟连》出场的M1919A6,在时间上没问题

8、M1A1/M9/M9A1巴祖卡火箭筒

M1A1火箭筒最初在西西里岛空降之前装备,一直用到市场花园行动,因为这种火箭筒实在太长了携行不便。在空降司令部的要求下,两截式的M9和后续的M9A1在1944年底,开始定型列装。每个伞兵排和伞兵连部都会有一具,其余集中在营团。巴祖卡火箭筒没有专门的编制,但是伞兵连一般会组织3-4人为一组专门操作。有时候伞兵排的60迫击炮小组会改为操作巴祖卡或M1919A4/A6机枪。巴祖卡是当时轻步兵为数不多的对抗装甲部队的手段,因此美军伞兵十分重视。

图为1943年在英国登机准备跳伞训练的101一名火箭筒手
图为44年12月在巴斯托尼携带M9巴祖卡的101师官兵

9、T15E9/T21无后坐力炮

在二战欧洲战场的最后几个月中,第17空降师接收到少量的57毫米T15E9和75毫米T21无后座力炮(可能是T21E12型),这些在后来定型为M18和M20无后坐力炮。不清楚当时是如何分配的,资料猜测可能是在伞兵营内部直属。虽然这些无后坐力炮设计初衷是用于反坦克,但是无后坐力炮的反坦克弹药性能不佳,但是和火箭筒相比射程远精度更好,所以有一定的列装用于攻坚作战。

57mm无后坐力炮
75mm无后坐力炮


10、M2型60mm迫击炮

在法制布兰德60迫击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M2迫击炮同样是著名装备,在二战早期美军伞兵排内有一个60迫击炮小组,后来部分伞兵部队把迫击炮小组缩减,或集中到连指挥。因为伞兵缺乏身管火炮支援,因此迫击炮就成为了重要的连队支援火力,但是其常常饱受弹药不足的困扰。伞兵连以下的迫击炮在45年9月的编制表中被撤销,改为一支17人的连属火力小组,携带三门M18无后坐力炮。

图为44年9月在市场花园行动中的508伞兵团2营一个60迫击炮小组

11、M1918A2自动步枪

BAR在伞降部队的正式列装时间在1944年12月。大概是在诺曼底行动之后,投入持续地面作战的伞兵部队想方设法搞到了一些BAR以加强自动火力。BAR主要的问题是又重又长难以随身携带跳伞,M1919机枪尚可通过简易分解缩短长度,巴祖卡M1A1重量不太大,BAR哪样都不搭,因此在诺曼底行动之前伞兵部队没有正式配发。伞兵部队在意识到BAR的优势后,开始研究如何携带跳伞。目前看,首次携行跳伞应该在大学行动中。当然不排除在此之前有的伞兵部队在一起空投的空投包内装BAR。


图为D日之后在法国南部作战的伞兵除了右边的医护兵其余人员携带着各种武器,其中右二同时背着卡宾枪和BAR

第二章完


空中兵团——二战美军伞降团沿革小考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