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的词《鹊桥仙》写出了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这首《鹊桥仙》。

鹊桥仙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描绘了这对情侣扑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描绘了七夕幽美的夜空景色,以乐景写哀情。纤薄的云彩轻柔多姿,在天空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得轻盈又美丽;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似乎看着那些不能相见的情侣们,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望着夜空中那广阔无边的银河,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以哀景写乐情,生动地反映了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复杂感情。如若我们能在秋风刚起、白露降临的时候,在碧落银河之畔相遇,哪怕这一次的相逢短暂的就像昙花一现一般,就抵得上这人世间千遍万遍的相会。在“金风玉露”的背景之下,秋风送爽、雨露滋润,越显得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下片则写依依惜别之情,描绘了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即景设喻,十分自然。柔情像悠悠无声的流水一样缠绵不断,相会的日子竟然像梦幻一样美好又短暂,真不忍心回头去看那鹊桥归路。将无限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赋予这对神仙情侣以浓厚的人间男女情味,而且巧妙地将议论、说理融入情景之中,创造了新的意境,歌颂了真挚不移的爱情。如梦如幻的短暂相会,很快就要分别了。只要我们的爱恋是生死不渝的,纵然天各一方,不能朝夕相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全词立意高远、语言优美,熔抒情、写景、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特别是末尾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千古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