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56好莱坞和1966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2020-01-10 12:44 作者:呆呆兽面包  | 我要投稿

1956版拍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篇幅的关系人物戏份和剧情缩减了不少。此外皮埃尔的选角有点问题

战争戏不和苏联版比非常好,真的就像1812年的会战一般。音乐、色彩和服装都很出色。一幅幅画面如同油画。拿破仑和库图佐夫的选角都很棒。

娜塔莎和皮埃尔的关系早期就被拉近了,毕竟剧情需要。亨利方达的皮埃尔的确演的不太行。赫本老公安德烈公爵很棒。小赫本是为了演娜塔莎而生的,就是太瘦了一点不像俄国美女。娜塔莎对安德烈公爵也变成内心吸引的真爱而不是更多安排和道德上的情义了。这多少对后来被阿纳托利勾引那段有了影响看起来不是那么的让人信服。娜塔莎三段情史这么短篇幅要处理好太难,初恋鲍里斯自然就没了。

安妮塔艾格宝的海伦是我见过最美最靠谱的一版,外形看着也像个俄国女人,戏份少但是海伦的名言还是说了不少。人物比原著美化了一些,她不是原著那么纵情一开始就不那么待见皮埃尔了。更多是不关心国事和皮埃尔有冲突。结局也是多洛霍夫间接说出来随便一提。

索尼娅原著黑头发小个子改成了金发大个。戏份削弱特别体现人物内核的镜子和化妆舞会那几层都没体现,她的名言都是娜塔莎代为阐述的。全程很多时候是娜塔莎的挂件。但是爱情忠贞和宽厚都保留了,特别是保护娜塔莎不受欺骗和最后愿意让尼古拉和玛丽亚结婚,看着还是忍不住为她难过。玛丽亚的戏份几乎全部砍完,就剩下婚后和尼古拉一起回来看哥哥了。其实既然如此还不如让索尼娅和尼古拉一起呢。

其实也有3小时半长了,战争与和平要拍得完整只能拍系列电影或者短剧,我觉得这版还是尽力了,总体拍得挺好的。

战争场面A
音乐A
服化道A-
选角B+
剧情B 除了阿纳托利那段本身还能自圆其说
人物呈现C


----------------------------------------------------------------------

苏联版以前在电视看过一部分。今天也是把高清修复找来仔细看了一下,赞叹之余也觉得有些地方有缺憾。



正宗俄国风味,战争布景就不说了,每一幅画面都这么震撼。那么多大军还有真实的莫斯科和建造的克林姆林宫模型。而且并不是简单的堆彻特效场面很多镜头运用令人叫绝。除了战争大场面外,人物比如扇子转场、法军处刑时候的构图和运镜转换、比如安德烈公爵思想转变那段镜头其他都模糊专注在他身上、安德烈和娜塔莎不同场景同框来体现出俩人的情意、彼佳死去那段镜头转为黑白都很妙,还有阿纳托利引诱娜塔莎那段也拍得唯美。就不说随着人物情绪和故事高潮拍海浪、雪原、天空的大气镜头了,最后法军撤退那段的俯瞰长镜头令人叹为观止。美国版虽然画面色彩也很好看用的兵马也不少,比起苏版来就相形见拙了不是一点。



叙事上最大的缺陷,我觉得是拿破仑的法军撤出莫斯科那段前因后果阐述的不够清楚,这点56版做得更好一些。总体因为是苏联自己拍的,比起原著有强烈的反战情节,更多是宣扬抗击敌军恢弘壮烈。




人物上安德烈、玛丽亚、皮埃尔、老公爵这四个角色选的完美。导演演的皮埃尔真的是书里走出来的一样。小伙子彼佳也很不错。俄罗斯的乐曲民歌都做得非常好。皮埃尔和安德烈公爵的人物呈现非常的完整,连心理活动都通过台词和镜头呈现了出来。



女主角是按照小赫本选的,但是比起赫本的美貌还是有差距的。当然这版对娜塔莎呈现非常好,四段爱情都比56版完整多了,除了最后嫁人沦于平庸那段没拍外,整个人物还原了原著的所有魅力。原著那段放荧幕上多少太让人唏嘘了。



然而我不满意的就是这版在女角色上过于偏重娜塔莎了,索尼娅海伦玛丽亚都没呈现好。反而安德烈夫人莉莎还不错。



玛丽亚演员选的非常好,大眼睛丑女。不过戏份基本被砍掉了。前半段她向往世俗传统女孩的一面没有足够的体现,比如阿纳托利那段求婚没拍出来。后半段和尼古拉的剧情同样没拍出来,整个人物只呈现了虔诚默默接受父亲责难和对哥哥敬爱的一面。




索尼娅我非常不满意,感觉这个导演是不是不待见索尼娅。56版都保留的名言一生一世爱尼古拉这版貌似都删了。看镜子那段拍了但是以娜塔莎为主,也没有拍出之前她对于尼古拉的惊艳。前面那么多心理活动,为何这段不拍出索尼娅的内心活动。关于阿纳托利劝娜塔莎那段也是把56版都有的读信删除了。体现出索尼娅聪明的怀疑阿纳托利的台词那段拍是拍了,但索尼娅都是背对镜头全力呈现娜塔莎,过于放大了她惊恐的一面而不是坚定的一面。原作索尼娅不仅很快就发现了不对,还守候在娜塔莎房门外,在她发疯后还几次试图和她说话。这里简单拍成流泪然后跑了。还有索尼娅发现负伤的安德烈公爵后告诉娜塔莎的情节连56版都拍了这版居然没拍,只有听到是安德烈那段。最后索尼娅也是不知所踪不如56版一直都在还让尼古拉和玛丽亚结合显出她的高贵来。不少细节就不说了,帮忙装箱,读告民众书这里都没了。美国版3个半小时篇幅有限,苏联版总长有7个小时完全够的,对这个人物呈现居然还不如56版好,简单拍成了一个弱女子闺蜜,不得不说令人失望。

对比56版阿纳托利那段,索尼娅一开始就发现不对(原著没写她反应),然后为了娜塔莎半路从舞会退出还把俩人第一段对峙原著的话基本说了,镜头是俩人各一半脸赫本更多。后面还把娜塔莎关在门里堵在外面不让她出去。甚至皮埃尔也是被索尼娅告知后赶走阿纳托利。德米特里耶夫娜删掉了。后面娜塔莎身体不好还嘱咐皮埃尔不要告诉她全部。

66版娜塔莎被阿纳托利引诱那段,索尼娅全程呆滞看着剧,读信省略了,对话时候脸上全是惊恐,关键质疑台词是背对镜头,堵在门外也没有,最后只是在德米特里耶夫娜那段哭喊着要进去。看到娜塔莎发疯吓得跑了。

这两段都算修改简化了原著情节,但是对索尼娅的呈现毫无疑问是56版来得好,呈现出了那个对娜塔莎照顾有加,明事理不纵容朋友的好姑娘。
其实索尼娅要呈现好需要的篇幅并不多,她不像玛丽亚要单独的线加一些心理描写和台词就行了全程不会超过20分钟加戏。我怀疑是不是按照原著来写了会压制娜塔莎。索尼娅对尼古拉是好爱人真情不渝,对娜塔莎是好闺蜜竭力阻止她犯错,对罗斯托夫一家是好侄女。还是孤女没嫁妆,最后更是孤苦伶仃。内心还有人性挣扎避免她过于玛丽苏。不管男女没有道理不去心疼这样的妹子。

演员上索尼娅这版比较符合原著是黑发小个子,但看着和娜塔莎之间辨识度不太够。




海伦实在是,我不知道怎么选择的人。整一个老大妈一点也不好看。还按照原著说她多美多美反而更叫人反胃,这种人设很大程度建立在美貌的人物,外形如此不过关演员演技再好也没用啊,不要说刻画出一些深度了。戏份上这版海伦和56版差别不大,就是初见求婚那段拍得详细了,后面体现她手腕改嫁的都没怎么拍出来。这版最失败的角色我认为就是海伦了,完全无法和56的安妮塔艾格宝相比。外形极其不契合,戏份也少人物非但没有呈现出原著的一点光彩,还叫人看着特别出戏和怀疑导演审美。

1966版
1966版
1956版
1956版

当然,瑕不盖瑜,这部系列电影总体而言是名著改编的里程碑,太伟大了。

场景场面S+

音乐S+

服化道S

选角B+

剧情A

人物呈现B

1956好莱坞和1966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