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语文课学过的那些经典课文,你还记得多少?今天我们来盘一盘
如果人生只能有两件趣事,那么我的人生中会有这两件趣事。
一是吃天下美食
二是读天下文章。
很幸运的是,大仙儿一直在努力做这两件事:
去了外地,打开软件看美食推荐;
回到家里,打开手边的书读一读。
这样一来,我整个人一点都不饿了。(机智)
语文课上学过的经典课文中,有不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让我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已经不记得这篇文章具体在讲什么了。但是这幅画面还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满眼的活泼的紫藤萝,拥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没错,学课文也能被种草景点。
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特别想去湖心亭。
尤其是像张岱这样,在湖心亭看雪是不是真的会如此美妙呢?
如果张岱今天是个旅游博主的话,粉丝量肯定不少。短短一句话,就把天地间只此几物的空寂之感完美呈现。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是我座右铭之一。每次当我遇到了似乎怎样也无法克服的困难时,我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话。因为很多时候不是幸福造就我们的成功,而是困难磨砺了我们的意志。
这种洗涤人心的力量在前几天热映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中有回声。
《掬水月在手》是关于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讲述了叶先生对古诗词的热爱,98岁的她戴上有珍珠挂绳的眼镜,理一理熨贴的衣服,翻开书念起诗来。你以为这样丰沛的生命是因为常年爱意的滋养,其实都是苦难熬成了诗。
用叶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我是在苦难之中成长起来的,而伴随我的苦难,给我理想给我力量的,是中国的古典诗歌。”
诗歌拯救了叶嘉莹先生,她也将诗歌传递到更宽广的舞台。
而这也正是我想说的,语文不止是选择题、作文和阅读理解,语文更重要的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或许很多年之后,你已经忘记这篇课文老师是怎么展开的,老师是怎么结束这堂课的,但是课文传递给你的精神力量定会留在心间,滋养着你的生命。
评论区说说,你还记得哪些经典课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