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挥手岁月,砥砺前行:我的浙工大MBA之旅——20级MBA7班江舸
毕业季 | 挥手岁月,砥砺前行
——20级MBA7班江舸
从47岁到50岁,三年已经飞逝,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浙工大MBA课程也即将结束,心中不舍。

从命运赐予的那条招生短信悄然降临,我踏上了浙工大MBA的求学之路。而在这漫长的三年里,新冠疫情却以无情的姿态伴随着我的MBA学习生涯。大学校门不再无条件开放,更多的时候只有持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才能踏入那片曾经熟悉的校园。而与导师和同学们面对面相聚的机会也随之变少,只能通过手机和电脑屏幕进行交流。从当初选择开题报告时的迷茫不解,到答辩时面对老师们犀利的质问,一切似乎发生在昨日,却已然如同遥远的记忆。回首往昔,疫情终于结束,而我也要离开校园。

(校外课堂-参访康师傅杭州生产基地)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回顾整个学习历程,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对知识的渴求。离开大学校园近30载,虽然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总觉得是缺乏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地更新,更多地是在不断地输出。MBA学习让我接触到了丰富的商业知识和思想,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课堂上,老师们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渊博的学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广阔知识世界的大门。同时,同学们的思想碰撞和互相学习,让我在多个领域拓宽了眼界。这些珍贵的经历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记得入学时我看到的同学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我是为数不多的70后。身边也有人在问我,为啥这个年纪还要去读书?我以为终身学习是不断成长和适应的关键。作为工作30年的职场人士,每当自己遇到思想上的困惑和工作上的问题的时候,学习就是最好的办法,而MBA教育就是一个能让你系统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除了课堂的学习,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分享,让你能从不同领域背景的同学身上学习经验和心得。对比下舒伯的人生彩虹图,发现我恰恰契合图中的阶段。所以如果你到了40岁以上还没有读MBA的话,一定要去尝试。

关于论文的撰写,我相信大部分的同学和我一样,感受到压力和困惑。坦率地说,我自己并不满意自己的论文,分享一些个人心得和建议:
1
做好时间管理
从论文开题到真正完成论文,前后有1年多的时间,早一点制订自己的时间表并尽早实施,对于MBA学员来说,除了学习还有工作,当你想着说明天再写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被工作占用了。撰写论文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努力克服拖延和困惑,不断推进。
2
选好题目
MBA的论文是应用型的,更多地会结合学员自己的工作。找一个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且具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开展研究,并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同时要征求导师的意见,竟可能地让课题聚焦,聚焦在一个点就容易更加深入探讨,放在一个面就容易泛泛而谈。
3
深入思考
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就像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思考是寂寞的,但寂寞不是使人与自己分离。”论文写作是一个需要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的过程。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这种寂寞并没有使我与自己分离,而是让我更加专注于思考和研究。通过写论文,我学会了批判性思维,我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同时,我也学会了与导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借助他们的观点和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论文。
4
实用小技巧
1、 打好论文框架。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找到优秀的论文作为模板,学习他们的论文框架,再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改进和优化,模仿是第一步。
2、 多读最新的参考文献。我的论文中关于文献综述存在的问题是不够新。这也是我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在参考文献上的投入时间不足造成的。而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学习,会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也能增加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3、 行动!行动!正如马克·吐温所言:“动手的最好时间是昨天,其次是现在。”不要等待,马上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实现想象。
4、 充分利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和资源。与导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参加讲座和研讨会,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这些都能够提升论文的质量和自身的学术能力。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Knowhow,祝愿各位同学顺利完成论文!
对于浙江工业大学MBA,我想说:“感谢你给予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感谢工大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商业知识和实践。
感谢导师梁磊教授,每次我将问题发给梁老师的时候,他都及时回复,有时候已是凌晨!论文里一个错误的英文单词和标点符号都会揪出来,梁老师不仅学识渊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其他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您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让我终身受益。
感谢我的同学们,与你们的相处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和合作精神。我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在互相学习和支持中共同成长。
感谢我的家人,在我人生路上默默地支持和鼓励!
祝愿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不断努力,心想事成!

供稿:江 舸
责编:王珍丽
审核:陈铁军
终审:郭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