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胖,是健忘!

我比较喜欢健身,一周总会有两天在健身房撸铁。
曾跟学生打赌,我要在三个月内练出马甲线,2018的高考之前,果然练出来了,那次可能是我健身史上的巅峰。
好花不常开,马甲线不常在,没用两个月,嗯,马甲线不见了。于是,我不得不从愉快的假期挣扎出来,继续撸铁。这时候,我难免有些抱怨,对教练说,“哎呀,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真是喝水都要胖!”
教练看了我一会儿,然后又斜着眼看着地板,他的微表情告诉我,他正在回忆什么,果然过了一会儿,他直视我的双眼,以一种特别认真的态度对我说——
“结合你的朋友圈,你每天不单单只是喝水,你在喝水的是时候一般都配着饼干、蛋糕、奶昔、甜甜圈,然后一周有四五顿宵夜,每次不是烤肉,就是干锅,再不就是小龙虾,所以,你根本不是喝水都胖,你是只记得自己喝水了,其他的都忘了!所以,你不是爱发胖,你是真的很健忘!”
晴天一个霹雳,把我打懵在原地。
对,我真不是易胖体质,我是健忘体质,潜意识里面,我就记得我喝水了,而忘记所有我不愿意记住的高卡路里的食物,其实,我就是自己骗自己而已。
于是,我幡然醒悟,决定把每天的零食都换成酸奶和水果,低卡摄入,就不会那么痛苦,既然想要健康苗条,不付出点行动怎么行?
经此一役,不由得让我思考一些问题。
“老师,我真的记了,可是我真的记不住!”
“老师啊,这个……这个你好像没有讲过……不不不……你讲过的,我忘记了……”
“老师啊,这个我明明记住了的,可是到了考试我就一下子想不起来!”
……
这样的抱怨,我真的是天天听到啊!
可是,你们真的记住了么?
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它特别容易被分散。
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被什么东西打乱了节奏,你便很难把这件事情保质保量地完成。
比如,备课的时候忽然有个电话打进来,聊到学生的复习问题,这一聊,说来话长,挂断电话,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
再如,正在写文章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找你商量点事情,于是你放下手头的文案,开始商量对策,等你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后,你发现,根本就没有写文章的心思了。
更可怕的是,除了外在的因素会影响你做事的效率,就连这个事物本身也会去分散你的注意力!
就以学生背单词为例,单词书的前面几页永远是你记得最清楚的东西,当你翻开单词书,准备记新单词的时候,你的眼神会不自觉地自己熟悉的单词抓住,你的注意力会被你已经熟识的东西给分散,于是,你的时间就被浪费到了你本身已经知道的知识上了,所以,时间花了是真的,学习效率不高也是真的。
所以,该怎么加强记忆,该怎么提高效率,你们现在明白了么?
第一, 学习的时候请关掉手机等一切通讯装备,当然,听网课的时候除外。
第二, 将自己的笔记分类,新知识和难点请放在优先级,而已经记住的知识和简单的知识虽然不能遗忘,但请放在优先级之后,时间有富余才分点给他们。
第三, 反复多次,及时复习。记忆不能贪多,你不能一天就把一本书给背完吧,即便你可以,但是第二天你也忘记一半,所以,尊重记忆曲线,反复多次及时少量地复习,比你一下子囫囵吞枣强。因为记不住等于没有分,没有分就等于白学了。这就是应试的所有真实。
想想看,你在背古文实词的时候,忽然手机来了条消息,你的小伙伴发消息说你俩最喜欢的漫画有新番了,你们俩聊呀聊啊,一个小时过去了,终于聊完了。于是你合上书本,告诉你自己,嗯,我今天看了一个小时古文。
第二天,我问你,“宝宝,你昨天的古文实词复习完了么?”
你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复习完了,昨天看了一个小时呢!”
我特别高兴,“好的,你真棒!”
当然,你被表扬了,你心里也挺高兴的。
可是——
一周之后,考试了。
考了一模一样的知识点,你又懵了,你又忘记了,你又丢分了!最后,你又考砸了!
所以,我也很困惑,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你说呢?
我想,我们对“学习”这两个字的理解,可能有什么误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