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感情中好的不灵,坏的灵?是为什么?

2021-08-20 12:53 作者:WeGo情感咨询  | 我要投稿


文 | WeGo_欧阳长治


看了老王写的《怕什么就来什么是为什么?》,觉得这样的话题都挺有意思。


想说个类似的,也挺「玄乎」。


叫做好的不灵,坏的灵。


你觉得男朋友很爱你,会跟你天长地久。


你觉得你过生日,男朋友会给你一个惊喜。


你觉得男朋友今年就会跟你求婚了。


然后你发现,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有些人准,有些人不准。


你觉得男朋友不爱你,早晚要劈腿。


你觉得你过生日,男朋友肯定不会记得。


你觉得男朋友今年肯定不会跟你求婚。


然后?


恭喜你,梦想成真!


还真灵!





为什么?


期望效应有关系。


也叫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大白话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Huang老师曾经在《“星座”真的那么准么?用星座挽回靠谱么?》,用它去解释为什么某些人觉得星座那么准。


原话是:


假如说你是一个非常的狂热星座爱好者,从小就深信“射手座喜欢追求自由”“处女座有完美主义”“狮子座比较自信好强”等在星座领域中较为主流统一的说法,或许你会不知不觉中受到这样的暗示而成为这样的人,甚至不知不觉中用这样的观念影响了身边的人。所以说,如果你越信星座可能就会越像星座。因此也不能说星座一点儿也不准,在客观世界来看,星座可能并不科学站不住脚,但是在主观世界来看,你信则有,不信则无。


说得很好,这个效应它的本意就是这样。


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受到怎样的暗示,就容易产生怎样的结果。


你会说:停!


那凭啥到你欧阳长治这里来,就变成了:好的不灵,坏的灵!


不凭什么,因为实际就是有这样的情况。


而它的原理也很容易解释,期待效应它的核心,就在于某种期望,会引发特定行为,从而「信则有」。


然后问题就来了。


大家想想,类似开头部分的问题,当你在感情交往中,往好的方面期望的时候,会不会引发特定行为?


关联性不是特别大的。


你觉得你过生日,男朋友会给你一个惊喜。


会不会伴随有特定的行为?


大概率,你只是等待那天的到来,顶多想想,惊喜的时候,要怎么表达下自己的感动,夸夸他?


因为预期上是好的,所以往往「躺」就可以了。


所以?


准不准?灵不灵?


取决于客观规律,该是对的,就是对的,该不对,就不对。


结果是一种随机事件,或者说取决于你对感情本身的理解能力。


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


所以某些人,尤其情商比较低,理解能力比较弱的人。


她就经常发现,想好事的时候,错得挺多的,不太准。


所以,好的不灵。


坏的为什么灵?


比如说,你跟男朋友发信息,他不及时回,偶尔呢甚至拖到第二天。


这个时候,如果你的预期是坏的方向,你会怎么想?


他是不是跟我没话说了?


他是不是出轨了?


那就有意思了,你要想想,它会不会引发特定行为?


关联性就比较大。


你可能会去做调查,向共同朋友打探,或者偷偷看他的手机。


你也可能,直接地质问,你去哪了?你是不是出轨了?


随着你的特定行为,你觉得就算这个男的,仅仅是因为手机没电了没及时回复,感情的走向是往好的方向,还是往不好的方向倾斜呢?


完全有可能,本来没出轨,因为你的特定行为,对方还真就去出轨了。


当你的期望,与特定行为挂钩,期望效应开始运转。


你就会发现:特喵的,坏的可真灵啊!


感情中好的不灵,坏的灵?是为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