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卓越
只要今天比昨天更优秀些,进步了一点儿,我的自信心就油然而生。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只要今天优于昨天。
迷茫的时候,朋友推荐我看了《三个傻瓜》的电影,看完之后,一晚上在思考这人生的问题,是的,兰彻的追求与价值观另多少人惭愧。回想自己的种种,唯有感慨,曾经以为自己可以遗世独立,不顾世俗的纷纷扰扰,不为金钱多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长大之后才明白,自己已经慢慢成为自己曾经最鄙视的一类人。
十分佩服兰彻那种敢于挑战权威,不为名利成功,追求卓越的精神,我想这也是许多人欠缺的品质,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都是“我们应该成为什么”的教育理念,却很少思考我们“想做什么”的问题,我们多少人努力只为了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名校毕业,热门专业,高薪职业,成为名利双收的人生赢家。
我不知道这样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幸福,我不敢说,但我必须承认这样的平稳安心的生活对我有一定诱惑,从小就中规中矩得成为一个好学生,活在“父母的养育之恩、自己的伟大前程、亲人的热切期盼和社会的就业需要”等重重压力下,是的,这是大多数人类都面临的问题,为了成绩为了考试我们挤破头得想考高分,那些重点被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些非重点被我们遗忘在角落,曾鄙视那些只看重点的人,但当成绩出来证明了想考高分必须看重点时又一次次得怨恨,是的我们都在追求成功,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被父母被社会认同我们在学校是努力学习的而不是混日子的,但是唯有自己心知肚明,所谓的绩点所谓的高分有多少是考前熬夜死记下来的,我们追求成功,却背叛了卓越。
成功与卓越,一直以为是可以划上等号的,直到看到《三个傻瓜》里兰彻的话“我只知道你追求成功,未必会成功,但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而来”。这简单的.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撞击着我的心,是的,我们追求成功,认为成功让我们实现了人生价值,这样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但是我们忘记了卓越,我们不愿意牺牲一点点得时间去追求卓越,因为我们以为只要成功就行了,考试好好背考点拿高分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看非考点呢,干嘛还要多此一举呢?这是不是中国很难出诺贝尔奖的原因呢?
如果我们只为了分数去学习,是不是证明我们根本没有那么热爱我们的专业,我们的知识呢?也许我们真的无爱,但是为了就业我们咬咬牙坚持了,是说明我们意志力如此强大还是我们选择妥协反而证明自己的懦弱呢?
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没有努力,而是我们根本不认识自己,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充满了挑战和危机我不敢选,还是选一条大多数人走过的路吧,管他喜不喜欢,反正别人也这样走了,至少保证没有风险。我不能说追求成功是错的,只是你选择了纯粹追求成功,你也必须接受你未必会成功的后果,不是你不够努力,是你的方向和出发点就错了。
我曾苦苦地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金钱,名誉还是自由,但是人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无论选择什么,总有一些是我们必须舍弃又不得不舍的东西,鱼与熊掌自古不能兼得,而如何舍弃就成为最煎熬人的一道选择题。
不是我们不想追求卓越,而是追去成功往往更快更有效率,况且在大多数人都在为了成功苦心经营勾心斗角的时候,卓越早已经被我们遗忘了,只有在长远的未来,我们被远远甩在身后时,我们在恍然大悟,成功永远在卓越之后。
仅仅14岁的小女孩全红婵,看着像男孩儿一样,留着短发,她跳水的动作是那么的熟练轻盈。总共跳水五次,五次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这五次中三次是满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裁判面前,没有挑出任何的瑕疵赢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在这辉煌的瞬间,背后她付出的是血和汗水。她刚入国家队仅仅一年,在这一年里,通过她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在国家队层层选拔下,最终成绩名列前茅,被选为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跳水队员。
她有这样的成就,是她的潜力被挖掘,因为她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她爱自己的妈妈,她要挣更多的钱给妈妈看病。她是一个对家有爱有责任的女孩,更是对国家有使命感的好少年。 在东京奥运会上为中国而战的人很多,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为中国争得荣誉,他们肩上背负着对一个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得金牌的运动员也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只是有伯乐发现他们这匹千里马之后,为了实现一个目标,通过教练、老师们的指导,但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自己的愿望。这些卓越的人并不是天生卓越,而是懂得抓住机会,勇敢攀登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卓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