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山为王】【羡忘】【虐向 皇帝羡VS王爷叽】七步诗 四十四
第四十四章
夜色寂静,李暮坐在临窗的竹椅上,手指熟练地抽出胸口下的纸张。时近子夜,蒙蒙月色从他肩头滑落,将身侧灰影拉得纤长。
他看着那薄纸,被狗腿刀尖刺破的裂口处,墨字氤氲腥红,已经干透了。
长指慢慢收紧,将纸张狠狠攥在掌心。李暮低下头,让指节抵上眉角,窗棂映着残影,他像是寒霜山谷里浪迹的风,清澄寂寥,带着昨日旧梦,舔舐今时心伤。
更鼓三响,沁远悠长,却被一阵马蹄声打断。驻马皇驿中烛火未熄,驿使甩缰跳下马背,踏阶而上,将怀中加急奏报,承在永徽帝面前。
......
长安的初雪已停,夜风催着细雪,拂过鬓发沾在李曦的领口。铁窗孤影,游目间皆是皑皑空茫。
灯影幽幽,朦胧的光晕印在墙面,幻化出一个个挺拔的身影——
“殿下,殿下。”谭逸大声唤道。
李曦回过身,在光影阴暗处,望着面前那一张张年轻又熟悉的脸。他们勾肩搭背,欢声渐近。
“殿下。”谭逸上前说道。“今日立冬,弟兄们可都等着您呐。”
他垂眼看看谭逸手中酒坛,一丝笑意浅浮于眼底。
云层低垂,湿冷的风裹着米酒香弥漫在营房间。并不算大的酒坛,才过两巡,坛已见底。姜林把最后一点福根全倒进自己碗里,饮了一大口,顿时舌头短了半截。
“殿下你呦,哪哪都好,就是不爱笑,这可不中。”酒气一催,乡音也出来了。“万一哪天碰着瞧上眼的姑娘,还不给吓跑嘞?!”
姜林身为斥候先锋,出奇的耳音与精准的骑射功夫,在疾风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他年少从军,出身屠户的他,大字识不得几个,却是军功无数。
“我呸!你个老乌鸦嘴胡说什么呢。”谭逸抿了口酒,打量着李曦,接话道:“就咱殿下这模样,这人才,想嫁他的姑娘,能从长安 城排到峪霊关,再折回来!”
围坐的手边突然挤进一个小脑袋,由于太过用力,把束起的发髻都挤歪了。他眨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在酒桌间转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李曦身上。
谭逸低头看看小伍子,垂手揉了把他的额发,接着刚刚话茬说道:“老谭我要是个姑娘,吓我几辈子,我都乐意。”
“哈哈哈...”女真族校尉阿赤,敛着笑声,异于常人的幽蓝眸子,此时少了两分锐气。
“在座的但凡有个姑娘,哪还轮得到你。”他粗着嗓子,拍了拍谭逸的肩膀。
哄然的笑声渐行渐远,将最后的笑脸与鲜血重叠。
冷风自耳边呼呼而过,李曦站在幽灯照不到的黑暗处,一丝寒凉从心底窜起。只是再没有立冬那夜的人,会持起酒坛,将米酒倒满他的酒碗。
李曦记得,那个人是轻骑校尉薛绍。世袭武将的他,少言却饱读诗书。
而那个挤歪发髻的小脑袋,也是在那夜,被谭逸筷子尖上蘸起的米酒,呛咳的马鞭乱颤。
涌起的酸涩哽咽在喉,李曦解开衣带,褪下中衣,抬手捻起窗边的一缕白,雪化指尖带去了污浊。
他咬开指尖皮肉,以血如墨,用最大的虔诚,落指白裳:
社稷风雨,图存救亡。
笃诚勇毅,铁索寒江。
疾风阻绝,骨肉离殇。
魂归长夜,魄掩他乡。
战火已泯,生民滋养。
千秋俎豆,万古蒸尝。
生则有勇,死则成名。
碧血精魂,神州不忘。
此书为碑,西风为讯。
魂兮归来,各认本乡。
司晨之音,由远而来,李曦踩过潮汽的枯草,望向东方。
朝晖下,黑发飘红,红梅覆雪。
“曦儿可听说,红梅入酒,馨香悠远。我让秦书仪酿了几坛,只待明年初雪,陪哥哥薄饮几杯可好?”
李曦停弦对望,低声道:“好。”
北风骤长,长安才停的初雪,又一次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