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秦,嬴政一梦三千年(第52章 论道)
这时又听扶苏问道:“父皇,您刚刚还说了天下皆出于道,那为何不行道家之法呢?”
嬴政叹道:“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仅仅是老子的《道德经》一书,天下大部分人都研究不明白,何况让天下所有人都成为老子那样得道的圣贤之人?”
“如果所有人都有老子甚至孔子墨子等诸子先贤的境界,天下人自然不需要仁义教化,也不需要严法管束,那么华夏就真的成为神州之地了。”
“可惜,这世间再过数千年也做不到的,就算是天上神仙下凡都不可能!”
扶苏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治理天下的真像,父皇说得不错,天下人不可能都有圣人的境界,只能靠儒家的教化让百姓懂得仁义以及人伦之道,尽量减少违法犯罪之人,最后再用严法约束惩处一些心存不良之人,使得他们不敢作恶犯法,那么天下自然会相对太平安乐了。
嬴政此时却继续说道:“不过,仅仅是儒法两家也并不足以管理天下万民,还要保证天下百姓的生活,管子曾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天下黔首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连生存都成问题,不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没用;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到时候不仅会有易子而食杀人抢劫等惨象,百姓们还会起来造反,那么国家便会崩溃,所有仁义道德和法令政策都没有任何约束之力了。”
“所以,想要做好一国之君,使得天下长治久安,你就绝对不能只考虑一家之言,知道吗?”
扶苏点点头,郑重地回答道:“父皇,儿臣知道了!”
嬴政挥挥手,道:“去处理政事吧!”
“是!”扶苏躬身一揖,然后走入偏殿开始今日的工作。
不过三日,萧何便写好了章程递了上来。
现如今博士馆的儒生有七十人,留下五人管理博士馆的典籍,其余人全都下到郡县为吏,名为宣教吏。
让他们负责宣传大秦律令和政策,教会黔首百姓懂得基本的仁义忠孝之礼,让百姓知晓其中的道理,并且还可以宣传忠君爱国以及陛下的丰功伟绩,让六国百姓敬畏和服从大秦统治。
如果他们做得不错,那么天下刑徒之数自然会减少,所以年底可以根据御史对他们的考查和廷尉刑徒人数,来评判他们是否认真做事。
如果他们玩忽职守,会按渎职罪论处。
如果他们阳奉阴违,导致刑徒人数不减反增,那么就会按谋逆以及大不敬罪论处。
嬴政看完还算满意,他道:“萧何,你的想法不错,不过其中宣传忠君思想以及朕的事迹就没必要了!”
“陛下,这是为何?”
“大秦天下非是朕一人之天下,朕希望天下人记得自己同为诸夏民族炎黄子孙就够了,如果他们只是忠于朕一人,那将来如果朕不在了,天下子民又该何去何从?”
嬴政在那梦境中已经看到,大秦天下因他而存在,也因他的离去而崩溃,他不想让这一幕再次上演,虽然他不知道这次他能在这世间活多久,但是如果大秦的存亡一直系于他一人身上,并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经足够耀眼了,根本不需要宣传,何必多此一举?
而且世人都会有逆反之心,你越是宣传某件事某个人,得到的结果往往却是反的。再说让那群儒生宣传他,还不知道这群人会存着什么样的心思,到时候好事他也能给你办成坏事!
萧何听罢不由满心折服,他躬身道:“陛下圣明!臣知道怎么做了!”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何为胸怀天下的帝王,在始皇帝陛下心中不仅有大秦子民,更有六国的万民,还有诸夏民族的未来发展,这种境界绝不是一般的帝王能够有的。
想想他看到史书上记载的其他国王,他没看到有一个人能够有如此胸襟,他们大都只想保住自己大王的地位,有些人连自己国家的百姓死活都不管,更别说去考虑整个诸夏民族的未来了!
嬴政此时看萧何的眼光也很欣赏,这个萧何的确是个人才,不仅能改良秦律,还能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比起李斯也丝毫不差,更难得的是他还没有李斯的功利私心,也没有当初尉缭和顿弱他们那种傲气,对他一直恭敬有礼。
就像此次之事,换成李斯肯定会建议他整治儒家所有人,打压儒家学说,上次李斯就建议他焚书,顺便还烧了其他学说的书藉,只留下法家书籍。
嬴政饶有兴趣地问道:“萧何,你算是百家学说的哪一家呢?”
萧何答道:“回禀陛下,臣对百家学说并没有特别的排斥,臣做小吏之时对大秦律法熟知,也很认同李斯大人制定的秦律;儒家之书臣也读过不少,臣认为孔孟之道对教化万民很有好处。不过,臣其实最喜欢黄老之学,这在百家之中应该算是道家学说。”
“哦?那黄老之学不是崇尚无为吗?”
萧何道:“无为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胡作非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的生活。《道德经》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随意翻动,火候掌握得当,治理国家亦是如此,过度折腾百姓定会导致民怨沸腾,家国不稳。”
“当然,也不能真的不管不问,制定合理的律法,然后辅以教化万民,另外还要保证百姓黔首的生存和衣食,国家自然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坐在一旁的扶苏听完有些惊讶的看着萧何,这人的想法居然与父皇说得的治国理念一模一样,而且他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比那些只会跟他讲仁义爱民之类空话的大儒强多了!
只是,父皇原来想要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法儒同治天下,因为儒家实在让他失望,所以现在想要改用道家思想治国吗?他上次不是说道家要求太高不能用它治国吗?
嬴政则含笑不语,他知道汉初就是因为萧何施行这种无为之道,才使得天下安定民心归服,可以说汉朝能够真正安稳地统治天下,萧何居功至伟!
可惜,后来刘邦大杀功臣,连萧何都被猜忌下狱,差点被杀,出来之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了。
对于后来这个刘邦建立的汉朝,嬴政其实是有些看不上的,南边打不过赵佗,北边被冒顿欺负,朝内还大搞内斗诛杀功臣,跟着刘邦打江山的人没几个人有好下场。
可这种他看不上的朝代却断断续续持续了四百多年,而且总体来说还是后面皇朝之中比较像样的朝代,这让他有时候很怀疑,上天是不是看他大秦太过强大了,故意让他大秦二世而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