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日方舟】沃伦姆德的真凶是谁?无力但不要停止思考

2020-07-14 15:39 作者:Giraffowl_隔热服  | 我要投稿


这次《沃伦姆德的薄暮》的剧情我认为十分精彩, 尤其是其中一个主旨,故事没有对我们进行价值观输出,没有站在道德高地说教,更加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在悲剧中寻找真凶并不能解决问题。


之所以说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是因为,悲剧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真凶”,真凶只是导火索,他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悲剧。同时,在更大的悲剧中,依然可以找到一个/一群“真凶”,但这或者只是某个更大的问题的其中一个表现、冰山一角,冰山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悲剧……如此往深处走几层,对问题或者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也给应该如何避免下一个具体悲剧带来一些指导。



回到最表层的悲剧。追寻火灾的真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事已至此,矛盾已经被点燃,镇民,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感染者,心中积压已久的不安需要释放——对马上就要到来的粮食不足的冬天的不安。

如果问题是源于天灾造成的粮食危机,那么我们调整一下视角。但问责天灾信使毕福曼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事已至此,天灾的伤害已经造成,甚至他都已经死了,冬天依然难熬,人们依然缺少粮食。

那问题在粮仓和管理粮仓的权力象征吗?杀掉小镇权力的象征塞弗林也无法解决问题,让他开放粮仓也无法缓解不安,资源匮乏带来的不安也会滋生出怀疑和大胆的想法。总有人会觉得塞弗林一伙人私藏了粮食,总有人会觉得我应该靠自己的力量打破规则、掠夺别人的粮食,毕竟宪兵队不在。如果塞弗林死了,明面上的制衡失去了,反而会造成比切城更大的混乱——这里人均掌握源石技艺,破坏力更强。

那消灭掉“暴民”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也不是说不能,而是不可能,先不说“杀死大量镇民,从而让粮食足够让剩下的人活下去”这种疯狂的手段,这和解决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可能是指不可能消灭掉人们心中的愤怒——因为匮乏和不安而产生的愤怒。

哪怕是师从凯尔希、明白大局为重、愿意和人沟通、最坏情况只是任务失败的亚叶都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何况没有退路的、必须解决自己生存问题的镇民。让人完全不受情绪控制可能吗?在剧烈的情绪中保持冷静本来就不是可以苛求全部人做到的事情。苛求人们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不存在一个具体的、打倒了就能解决问题的敌人。

这也是无力感的主要来源。这比上一次的《乌萨斯的孩子们》更加让人感到无力,因为上一次罗德岛并没有出现,这次是出现了,但依然无能为力。

但这种事终究有原因,我们也知道原因,矛盾是由托尔激化的,托尔这样做的理由是以恐怖主义的手段对莱塔尼亚上层贵族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如果想要治本、避免这类悲剧的再次发生的话,真凶不是剧情里出现的任何人,而是莱塔尼亚的不平等、是远离民间疾苦的贵族统治阶层。

但是,推翻贵族的统治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或者说,托尔的行为依然是徒劳的,他对现有规则的反抗是徒劳的,因为他只是一个人,曾经比他更强大的冬林人部族曾经发起过更大的反抗、更强力的复仇,但也失败了。冬林老人最后的话语道破了关键——单纯的暴力并不能动摇更先进的生产力。

虽然莱塔尼亚的贵族的压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是他们的律法、宪兵队、移动城镇、移动城邦、高塔、财富就是更强大的生产力。个人英雄式的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是无法动摇的。这甚至不是源石病的问题,地球上没有源石病依然存在着剥削和压迫。

这是更大一层的无力,面对时代车轮的无力。



但是,正如剧中角色塞弗林、亚叶、泥岩,他们面对逐渐发酵、无法逆转的混乱依然为了挽救局面,不断做出自己的努力,最终虽然还是有伤亡,但是至少还有个可以接受的解决——泥岩的威慑争取了足够的时间,给宪兵队回归和罗德岛调度资源创造了机会,秩序和粮食终究还是回归了。那么,面对造成大量不幸和痛苦的贵族剥削,依然有解决的办法——以更先进的生产关系、解放更大的生产力、进而替换掉这种不公的压迫。

所以,思想上要继续发展马列主义(这方面真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技术上要继续发展生产力!

注意书名


我不是在开玩笑——好吧,是有一点点憋不住笑,但是——两个人类群体的斗争,从来都不是英雄主义式的勇者大战魔王,而是谁能动员更多的人、调度更多的资源、有更强大的生产力。

不平等中,优势方不会施舍权力给弱势方,权力向来都是通过斗争争取回来的,所以不能放弃斗争;贵族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头头被刺杀而解体,贵族的消失只会造成权力真空,会有新的团体重新占领这个政治生态位,所以不能盲目斗争。

需要一种方向更明确、有指导思想的斗争。地球的历史上提出了一种答案,更先进的生产关系——共产主义。在泰拉似乎也有,真理立绘上的书上面就是写着马列主义。指导思想给人斗争的方向,许诺成功后的美好未来:

虽然不太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解决、虽然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是无力的,但以群体的视角来看,未来依然有希望。


呃……这……好像……对哦……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质问,所以,在指导思想、思想武器之外,还需要罗德岛、泥岩、塞弗林这样的在一线、在基层活跃的人。罗德岛的宗旨是什么?

用医术治病、用行动减少矿石病/感染者带来的影响。(出自阿米娅,0-1作战后)

正如前文所说,阶级斗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生产力和思想理论的发展需要时间,需要超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罗德岛就是以自己具体的行动争取时间——缓解感染者和普通人之间的矛盾,努力消除两群人之间的仇恨,希望在时代的变革来临之前,避免因为两大群体的斗争导致文明的覆灭、或者分裂。

就像泥岩用自己的寿命给罗德岛的救援争取时间一样,罗德岛的行动也是在为时代的变革争取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人要牺牲,无论是为了自己的信念(Scout小队、安托)、为了掩护继续前行的同志(比如Ace,和表示和罗德岛一定要打一场的泥岩,不打外界对罗德岛的立场就会有误会)、为了吸收群众的愤怒(就像泥岩和塞弗林的自我牺牲选择)。他们的牺牲和付出让人悲伤、让人愤怒,但并非无谓。

这么说来,在这次剧情中,泥岩可以说是最能体现罗德岛精神的人了,比亚叶、灰喉她们还罗德岛。引用我的朋友虚无树獭的几句总结:

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泥岩基本上一个人扛下了愤怒和悲伤,牺牲自己的寿命,只为了一群跟自己非亲非故甚至还有仇的镇民。

仔细算一下,安托失联27天,亚叶来沃伦姆德需要时间,那么泥岩是不是压制了自己的队友长达一个月。

而泥岩在自己队友群情激愤的时候,去给死去的朋友们献了起码两次花,他大概才是因为朋友的枉死而最伤心的人。

但凡泥岩脾气差一点,沃伦姆德在罗德岛来之前就没了。

他会在近期投一篇站在泥岩视角看剧情的文章,敬请期待。



最后,我们再来回望这句话:

在悲剧中寻找真凶并不能解决问题。

从微观的这次具体暴动事件,
到沃伦姆德这个缺乏粮食的冬天,
到感染者与普通人之间的矛盾,
到宏观的社会不公的剥削和压迫。

找到造成微观事件的真凶并无助于解决更宏观一层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具体的问题就不需要解决。诚然,有些手段治标不治本,但如果完全不治标,在治本之前人就要死了。退烧药并不能根治病灶,但持续高烧的确会死人。


所以罗德岛在行动。


基层行动可以缓解矛盾、争取时间,就像罗德岛这次的介入,以及事后担当起调度物资的角色。但难点也很明显,就是实际环境、利益关系、人的情绪的复杂,这次剧情里也是各方都有自己的道理、都在践行者自己的正义。

高层指导思想可以指引方向、在宏观的视角给渺小的个人以希望,但又因问题的抽象、需要人看到问题的关键本质而十分困难。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阿米娅在第七章的演讲,游戏外的话则是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社会运动的思想指导。

解决社会层面的问题需要两手抓,两个方向都不可以互相取代。找到放火的真凶不能解决感染者和普通人之间的矛盾,但是能给众人一个交代、平复众怒;抽象的宏大叙事说服不了愤怒的人群,但是能给予在黑夜中前行的人以希望——未来会变得更好的。

是的,两个方向都很难,但有什么改变是容易的呢?这不是让人绝望的无力,这只是困难的现实,现实中有什么改变是容易的呢?全球变暖、资本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人口老龄化……“知道现实并没有最佳答案”并不是终点,我们还可以继续务实一点的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我们还有希望。



把这个“微观-宏观”、“治标-治本”的模型套用到生活中那些让人不解的事情,大的命题不好说,至少应该能解释为什么现代互联网上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骂战,以及就“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这一点,提供一些灵感。

不要停止思考。

共勉。

【明日方舟】沃伦姆德的真凶是谁?无力但不要停止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