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警惕高度近视,避免出现高度近视并发症

2023-04-10 10:04 作者:乡愁丶丶  | 我要投稿
  早晨9点,准备出门的小林,因没有及时找到眼镜而错过公交车,打卡晚了1分钟被扣全勤奖;中午1点,近视度数增长没及时更换眼镜的小林,在去吃饭的路上,没认出迎面走来的领导,无视了领导的笑脸;  晚上12点,熬夜玩手机的小林躺在床上,回忆起白天发生的种种一时悲从中来,又怒刷手机1小时“如何保护视力”。
  网络段子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视力损害却真实地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

近视发病率 居高不下

  2020年国家卫健委全面展开近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其中6岁儿童已达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达80.5%。
  很多人认为近视无所谓,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也只是度数高一点。殊不知高度近视患者,患上多种眼部并发症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且近视度数越高,诱发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

高度近视并发症 不可轻忽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不单是看远不清楚,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眼轴增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形。如果出现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其后果就是失明。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轴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

黄斑出血


  由于眼球形状改变,眼球壁不断牵拉,引起眼底视网膜和脉络组织的正常关系出现代谢失调,特别是黄斑区的小血管因牵拉等因素而出现破裂时,就会造成黄斑出血,使中心视力受到很大损害。尽管出血经治疗可以吸收,但或多或少会留下斑痕,影响视力。还有一些患者黄斑出现异常新生血管,反复出血,对视力损害更严重。

青光眼


  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较长,在眼球被不断拉长的过程中,小梁网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网孔往往会变得狭窄,容易堵塞房水的引流通道,导致眼内的房水越来越多,眼内的压力会越来越高,这样就容易形成青光眼。

白内障


  40岁以后的高度近视患者,如果近视度数持续增长,眼镜更换频繁,可能是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引起的屈光性白内障。患者往往到院就诊时已经到了白内障的过熟期,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较长,悬韧带相对脆弱,到了过熟期再进行治疗,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悬韧带断裂等手术并发症,建议高度近视患者尽早进行手术。

角膜病


  圆锥角膜发展到一定程度,角膜形态发生改变,表现为高度近视和高度散光,所以高度近视及高度散光患者,首先要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圆锥角膜,避免造成视力的严重损害。
  因此,当患有高度近视的人突然出现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飘动、闪光感、黑影遮挡、虹视、雾视等症状,应尽早到院检查。这些症状可能是高度近视并发眼部疾病的先兆症状。

高度近视特色门诊发布会


  近年来,由于高度近视导致的并发症逐年增多,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发病率增加5倍,青光眼发病率增加6-8倍,视网膜脱离风险增加8-10倍,并发角膜病的几率也逐年递增。
为了更好地向高度近视患者提供眼科诊疗服务,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高度近视导致的高危风险,4月15日,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开展高度近视“1+N”多学科联动特色门诊发布会。





时 间

2023年4月15日 11:00

地 点

普瑞眼科医院三楼屈光专科

  发布会现场,眼底病、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等众多专科的眼科专家齐聚一堂,为大家分享高度近视多种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解除患者的顾虑与恐惧,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警惕高度近视,避免出现高度近视并发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