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偏科怎么破?!清美科普产品设计第一名亲授偏科娃儿的自我救赎 !

2020-06-26 16:33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文化课,专业课

**都要抓!

**都要硬!

偏科娃儿们看过来

学长经验之谈


如何做到

“文化课比我高的人专业课没我好,

专业课比我好的人文化课没我高”

陈冰冰|2020清美科普产品研究生

本科|吉林动画学院

初试总成绩:370分

手绘|122

理论|105

政治|75

英语|68

大家好,我是陈冰冰,本科学习的是动画专业,跨专业考的科普产品专业,今年终于上岸了。这些年的考研经历让我深知你们的不容易,所以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个人经验,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将会是我莫大的荣幸。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策略,这可能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了。我想说的是,文化课和专业课都非常的重要!这句话很普通,很多人都知道,但却有很多人对此不够重视,导致了“偏科”的情况,包括我自己。因此我后期的主要复习目标是保证“文化课成绩比我高的人专业课没我好,专业课比我好的人文化课成绩没我高”。在最后的成绩中可以看出,这个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科普产品专业的考试内容主要分为“英语”,“政治”,“设计史论”,“专业笔试”四个部分,因此我也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01英语备考

在英语的复习过程中,我把英语分成三块去准备,分别是“单词”,“阅读”和“作文”。

1.单词

考研大纲的单词是5500个,但是每年卷子上都会有一些“超纲”的词汇。因此,在掌握5500词的前提下,有机会的话要尽量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关于背单词,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重复“,因此在单词的背诵过程中应该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重复才能提高背诵的效率,而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单词背诵的app有提供这样的功能,比如百词斩,扇贝单词,墨墨背单词等,可以依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

背单词的过程中,除了反复,另外一点很重的是对词根词缀,词性,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分析和总结。每年考试的卷子上都会有一定的”超纲“词汇,事实上这些词都是在大纲的单词的基础上依据词根词缀进行变形。另一方面,在英语阅读中,很多答案或关键字都是原文中某些单词的近义词。因此,对相关单词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词性的了解在考研英语中十分的关键。这方面的学习资源,我个人比较推荐朱伟老师的书籍和视频网课 《恋练有词》《恋练不忘》。


 2.阅读

阅读是考研英语的重中之重。一张卷子有4篇阅读,每篇阅读有5道题目,每题2分。4篇阅读的分值就有40分!要知道,2020年艺术学的英语单科国家线才38分。如果把英语试卷比作一场战争,那这4篇阅读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性价比极高,请务必在这上面多花些时间。

阅读的难点在于长难句,而搞定长难句的第一点就在于搞清句子的成分和结构。这里我想特别推荐一下田静老师的《句句真研》,特别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基本上考研语法,看这本书就够了。

搞定语法的问题后,在阅读模块的备考,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大量的阅读,阅读的材料我个人比较推荐经济学人年度合集和中国日报的英文版本。除了大量的阅读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英语真题。刷英语真题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刷真题的要义在于把真题吃透,那么怎么算吃透呢?以我的复习方式为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基本上,我刷一张真题需要6天的时间,每天3个小时。第一天,我会在下午花3个小时掐表,按照考试的时间规定完成一张试卷,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自己在不同题型上的时间分配。试卷做完,我会立刻批改,简单算出分数。接下来的第二天到第五天,我会在每天下午花3个小时,拿一张白纸,逐字逐句地将试卷上的一篇阅读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翻译完了再去对比参考答案中的老师的翻译,进行批改,找出自己答题出错的原因,比如是自己在理解方面的偏差或者句子结构的认识不清晰。找出问题再针对性地解决。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变相地训练了自己的翻译能力,有助于试卷上翻译题的拿分。最后一天,我会再回顾一下整张卷子,把答错的地方再看一遍。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我把1997年至2019年英语一的卷子都刷了一遍,2010年至2019年的英语二试卷我刷了两遍。这个方法很枯燥,但是真的很有效。


 3.作文

作文可能是最简单的,背诵就行了。这里的背诵,不是鼓励大家去准备什么模板,而是鼓励大家去积累一些语料。大家可以看看王江涛老师的《高分写作》,然后将里面的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背下来,要做到能滚瓜烂熟的那种程度。这个方法是和王老师学的,我第一次也费解。但是当我去实践后,我发现所有的文章我都已经背混了,但是这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我已经把这20篇作文的词和句子变成了我的语料,我完全可以在考场上依据题目组织语言,自由组合语料,然后写出还不错的作文。而我唯一需要关注的可能就是逻辑,语法,拼写等问题。


02政治备考

在政治方面的备考,从考卷的题型上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在分值上各占50分。看上去不分伯仲,但事实上在政治成绩中客观题才是主要的拿分点,因此要重视对客观题的练习。

选择题(客观题)的备考主要是观看老师的课程,理解马哲,毛中特,史纲,思修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做一些练习题。这些年我上过很多老师的课程,大多数老师的水平都很不错,不过我想特别推荐一下腿姐(陆寓丰),她的课程还是比较生动的,特别是她总结的板书,在逻辑思路上非常的清晰。客观题的练习肯定离不开肖秀荣的老师1000题,这本书基本是人手一本,反复刷题就完事了。

接下来是主观题的备考。在我第一年考研的时候我特别困惑,主观题要怎么准备。问了很多的学长学姐,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年底背下肖秀荣四套卷和八套卷的主观题(带有押题性质)。我还是很困惑,这种做法临时突击的方式让我感到心里很没底,也很焦虑。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了一种书叫《XXX背诵手册》,基本上不同的老师都会出一本他们自己的背诵手册,这种书基本上解决了我在前期主观题的备考问题。所以,我个人建议大家一定要买一本这种书,然后提前开始背,不要把所以的希望都压在考前那几张押题卷。在这里再安利下腿姐的《背诵冲刺手册》,亲测好用。

最后,我想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政治这个科目,可能大家会一种想法认为政治不重要,过线就行。但是和英语,专业课等科目相比,政治可能是最好提分的科目了,在这几个科目的投入产出比可能也是最高的了。

03专业一 史论复习备考

在2019年之前(包括2019年),科普专业的史论考试科目内容只有世界现代设计史。而在2020年,史论考试的内容添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史和外国工艺美术史,并且对考试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这些创新在史论考试上主要体现在了在试卷中添加了图片,要求考生能对图片中的事物进行识别,并且对其历史有一定的理解。例如,给出了一个唐代香囊的图片,要求考生写出这是什么时代的物品,其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相比于往年只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考察,今年的史论考试形式的创新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要求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理解性的学习。

因此史论的备考主要以这几本书为主:王受之老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尚刚老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张夫也老师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在这几本书的基础上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看看其他相关老师编写的设计史书籍。因为不同老师撰写的书,除了忠实地讲述历史,还会进行一定的总结,而不同老师的观点和见解往往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样就能够从一个相对多方面的角度去了解一个历史事件,例如我在上述三本书的基础上还阅读了梁梅老师编写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对我个人而言,还是蛮有启发的。

除了书本,网上也有很多老师的讲课视频,大家可以结合书本观看。比如王受之老师早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讲课的视频课程,尚刚老师和张夫也老师在超星网上的课程录制。视频配合书本,劳逸结合,学习可能也就不那么枯燥了。此外,在北京的同学在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时候,可以安排时间去中国国家博物馆 逛一下,书上的很多内容都能在那看到实物,这个方法也是我学长教我的,我觉得特别好。

最后,在史论学习的过程中不要盲目,要理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整理出自己的笔记,理解性的记忆,其中也要重视书本上所展示的物品图片。最后,网上也有很多设计史,美术史的笔记售卖,比如《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笔记(疾风劲草)》和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书籍:《现代设计史 (白金版)》,《中国工艺美术史(白金版)》等。大家可以选择性地购买来作为辅助。


04专业二  专业设计基础备考

在谈论专业课考试之前,我想聊一聊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在很多人谈论考试科目的时候,会用“手绘”这个词指代这门考试,比如我备考的时候经常和研友交流的时候经常说“你手绘准备得怎么样了”,“你手绘怎么准备?”之类的话。我后来就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手绘”这个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产生误导。如果仔细看美院的招生简章,你可能会发现这门专业考试的名称是“专业设计基础”,而不是“手绘”。我想强调的是“手绘”只是手段,只是考查的形式,但是考试的核心是“设计基础”,而这也应当是我们努力和学习的方向。

接下来,我想简要介绍下考试形式,再分享下我自己的备考思路。首先,在2020年的考试中,清美对考试形式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改革的,专业笔试考试的形式是3小时,一张4开的设计卷子(5个方案+1个主效果图+设计说明+...),外加一张4开的写实素描(2020年新增)。考试时间不变,内容增多了,对考生的考察更全面了。事实上,我也是在考场上拿到卷子的那一刻才知道今年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有点意外,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我曾听学长介绍过,在几年前美院的考试中,对跨专业的考生是有加试的,加试的内容主要是素描和色彩,不过后来取消了。所以,这次的改革可以看作是某种程度的回归,不难看出,美院对于考试的美术基础还是很重视的。因此,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给予重视。

最后,我想介绍下设计卷子的备考方式。正如上文提到了,考试总体时间不变,内容增加了,这意外着原本3个小时都很紧迫的设计卷子能分配到的时间更少了。我按照自己的速度,结合以往的多次模拟,测算了一下时间,得到的结论是能分配给设计卷子的时间基本上在2.5个小时左右。在这150分钟要输出5个方案,并选择一个进行深入,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方案能力”和“造型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方面的备考,我建议大家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多看一些好的设计方案,选材要广,可以是特别成熟,能够落地的产品,也可以是天马行空,但特别有意思的设计。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下丹尼尔西蒙的概念设计作品。上述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帮助自己在学习,参考,借鉴中积累素材。只要有了大量的方案的积累,造型语言积累,就能比较显著地提升出方案的能力。最后,在这方面的备考中,我希望大家能够规避一个误区,那就是准备考试“模板”。就我这几年备考的经历,我知道很多朋友会去准备一些所谓的“模板”,然后考试的时候去套题。这样的方式也许对其他院校有效,但是对于清美的考试作用就很小了,因为美院的考题其实特别灵活,这么做很容易跑题。所以请不要有任何侥幸的心理,扎扎实实准备才是王道。

最后,我想推荐几本在专业课备考中对我很有启发的书:邱松老师的《造型设计基础》,柳冠中老师的《综合造型设计基础》,金剑平老师的《数理、仿生造形设计方法》,Scott Robertson的《How to Render》和《How to Draw》

最后,尽管啰啰嗦嗦了很多,但还是很感谢你能看到这里。由于这些年受到了很多前辈和老师的帮助和指点,我也希望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想说的话太多,但大家阅读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挑选了几点我个人备考中感触比较深的几个点做了介绍。由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的这些经验可能并不适合于你,甚至很多观点对于你而言会是谬论,因此希望大家能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如果这篇文章能对你有一丝启发,那么我认为就足够了。

此外,我还想感谢一下梦清的董老师和陈老师,通过他们我也结识了很多的同学和朋友,真的十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写在最后

陈冰冰同学初来梦清是在2016年

在我们印象中,他是一名

善于观察,有想法并敢于表达的同学

在梦清的一次次作业训练中

他所表现出的

思路清晰和思维敏捷

得到了老师们的关注和赞赏

作为一名跨考生

他对考试科目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和理解

史论不能死记硬背

而需活学活用

手绘也不只是画画

更是设计表达

这些细致的观察使得他对题目

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

做作品表达上也体现出了非常鲜明强烈的个人风格

在陈冰冰的备考经验中

我们看到了一句非常醒目的话

要做到

文化课比我高的人专业课没我好,

专业课比我好的人文化课没我高

他的文化课和专业课齐头并进的复习策略

也是我们广大清美考生应该学习的

“偏科”

是多少天才少年与梦想失之交臂的痛

每年来到梦清的高手如云

他们无论手绘还是艺术基础

在全国的考生中都是佼佼者

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学因为文化课不过关而与清华擦肩而过

众人惋惜

陈冰冰对文化课的重视

专业和文化并重的备考思路

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清华作为全球顶尖学府

其选拔的必是人才中的人才

全面发展

百花齐放

才能最稳妥的脱颖而出

不要再给自己找偏科的理由

也不要再给自己的弱点的找借口

你的短板

有一天

将会成为别人成功的跳板

如果你还在排斥文化课复习

那么看完这遍文章

还不

赶!快!学!习!

偏科怎么破?!清美科普产品设计第一名亲授偏科娃儿的自我救赎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