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干货!海南大学2023公共管理645&817真题全面解析!
23年考研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这次公共管理的考试除了新增书目外,其他书本的考察基本都在小海螺的上课范围内。学院指定新增书目为《土地管理学》,但实际考试内容却和书本不沾边,这也是让大家大吃一惊,毕竟第一年以这种形式考察,不确定性太大。但好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抛开那40分,其他的你答得怎么样呢?
1、645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导论一.简答题1.请简述始于20世纪80年代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动力。
学姐点评:这一题小海螺冲刺课讲义上有重点强调,难度不大,但需要考生前期做好总结,这样才能应对考场上十分的简答题。
2.请简述政府干预的主要阶段。
学姐点评:这一道题目书上有原封不动的知识点,小海螺讲义上也有标注,但每部分内容部很多,考查考生的总结能力。
●自由放任的社会这是重商主义的最后阶段,那时的政府总是不厌其烦地介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管制的直接指向是通过限制对外贸易来增加国家的财富与权力,但出于国家目的它们也要对内实施管制。
●福利国家的产生出现了“福利国家”, 是过分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结果,它通过重新确立国家对公民福利所担负的责任,来减轻过度的资本主义的某些危害。主要的动因是为了应对因社会主义工人运动而产生的政治与社会秩序的危险。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允许政府在稳定经济和缓解社会问题等方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新古典主义①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已日益摆脱扮演了大半个世纪的规模较大的、具有绝对的集体主义色彩的角色。②在各级政府、政策咨询部门以及官僚机构的主要部门之间,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有时亦被称为经济理性主义。
●政府的回归
(1)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当选象征着在“反政府主义”盘踞历史舞台12年之后,又开始回归到政府主义了。
(2)2001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恐怖分子袭击以后,人们对政府的正面评价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围绕政府角色而产生的问题也到达了顶点。
(4)当前,几乎没有人再主张进一步扩大公共部门的范围,但是也没有多少人主张进一步大规模缩减公共部门的范围。
3.休斯认为:“... 管理主义模式改革推动了责任体系的变革”,请阐述对此观点的理解。
学姐点评:这一题为开放性试题,对于责任这一章的考察曾多次出现在小海螺日常作业的练习中,冲刺班也对这部分进行了强调,因此相信大家这题一定没有问题。可答的内容很多,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二.论述题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更好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请论述如何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
学姐点评:关于治理的考察多次出现在小海螺的日常作业和模考中,题目考察“如何”,也就是在说做法,书上的六大点九小点足以应对。
但大家可能会思考:题目中有制度诶,我还能直接用书上的知识点这么答吗?那学姐问问大家,对于战略、领导力、责任、电子化政府等等这些方面国家没有出台相关制度?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书上第四章的相关知识点都可以用上去,但需要注意的是论述中需要提及关键词:制度优势。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更好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请论述如何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
学姐点评:关于治理的考察多次出现在小海螺的日常作业和模考中,题目考察“如何”,也就是在说做法,书上的六大点九小点足以应对。
但大家可能会思考:题目中有制度诶,我还能直接用书上的知识点这么答吗?那学姐问问大家,对于战略、领导力、责任、电子化政府等等这些方面国家没有出台相关制度?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书上第四章的相关知识点都可以用上去,但需要注意的是论述中需要提及关键词:制度优势。
1.信息技术变革对传统官僚体制改革的影响(或变革的影响)。
学姐点评:这部分小海螺讲义上有完整的总结内容,考得比较细致,但我们要从重多知识点中抽出几个自己有记忆的,然后结合材料进行论述(由于试题为考生回忆版,没有材料,学姐就不给出答案了)

2.结合材料,分析信息技术变革如何推动我国治理的改革。
学姐点评:这个小题冲刺课有重点强调,不难,将电子化政府改成技术变革,知识点+材料论述即可。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方法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多段抽样调查?以及每段选取数量是要注意什么
2. 抽样调查相比普遍调查的优点,结合实际情况说明
1. 什么是多段抽样调查?以及每段选取数量是要注意什么
2. 抽样调查相比普遍调查的优点,结合实际情况说明
学姐点评:前两题比较简单,上课时也有重点强调,在这不赘述了。
3. 什么是操作化?请对“就业质量”进行操作化。
所谓操作法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二、应用题
撰写调查报告:关于环境污染程度与居民满意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学姐点评:社会调查这本书整体考察不难,每个知识点我们都有过练习,相信大家这一板块没有太多失分。
2.公共支出
3. 什么是操作化?请对“就业质量”进行操作化。
所谓操作法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二、应用题
撰写调查报告:关于环境污染程度与居民满意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学姐点评:社会调查这本书整体考察不难,每个知识点我们都有过练习,相信大家这一板块没有太多失分。
2、817专业综合
第一部分 公共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地悲剧”
1.“公共地悲剧”
学姐点评:这个知识点可能会让部分同学有点懵,但我们书上虽然没有重点强调,但聪明的同学肯定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免费搭车者——是公共地悲剧其中一种,再不济也能知道这是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所引起的,所以从这两方面作答分也不会低。
2.公共支出
3.公共预算
学姐点评:23名词解释如果想不到完整的,或者觉得论述太短,可加入其他相关知识点凑字数。
二.简答题
1.请结合实例分析正的外部性效应和负的外部性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学姐点评:以往都是考察外部性的矫正措施,今年考的是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但冲刺课时我也特地强调了这点,并且题目要求结合实例,就用香烟和疫苗的例子即可。


2.税收的职能有哪些?
学姐点评:这个题目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可以和有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税收是收入的最主要形式,那么这肯定是税收职能之一;税收又可以“劫富济贫”,那么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都会有很大作用。如果你想到了这些,那么分就不会低。
三.案例分析题
请结合实际,谈谈财政政策工具及其政策效应。
这题体量很大,内容很多。如果对财政政策工具没有概念的话,可以采用拆分思想,财政政策在书上是有论述的,比如自决的财政政策(小海螺讲义上指出财政政策与政府支出和税收有关)。

那么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们答题就清晰了。从税收的效应(税收生产者、消费者、私人储蓄等方面的影响)和支出效应(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影响)两方面作答。
第二部分 政治学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和特点2.利益对政治关系的作用和地位
三、论述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结合理论与实际,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和联系。
学姐点评政治学:政治学典型的你背得多就会得多,所有知识点在书上或者小海螺以上都有完整的出处。在此不再赘述。
学姐点评:23名词解释如果想不到完整的,或者觉得论述太短,可加入其他相关知识点凑字数。
二.简答题
1.请结合实例分析正的外部性效应和负的外部性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学姐点评:以往都是考察外部性的矫正措施,今年考的是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但冲刺课时我也特地强调了这点,并且题目要求结合实例,就用香烟和疫苗的例子即可。


2.税收的职能有哪些?
学姐点评:这个题目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可以和有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税收是收入的最主要形式,那么这肯定是税收职能之一;税收又可以“劫富济贫”,那么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都会有很大作用。如果你想到了这些,那么分就不会低。
三.案例分析题
请结合实际,谈谈财政政策工具及其政策效应。
这题体量很大,内容很多。如果对财政政策工具没有概念的话,可以采用拆分思想,财政政策在书上是有论述的,比如自决的财政政策(小海螺讲义上指出财政政策与政府支出和税收有关)。

那么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们答题就清晰了。从税收的效应(税收生产者、消费者、私人储蓄等方面的影响)和支出效应(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影响)两方面作答。
第二部分 政治学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民主
1.政治民主
2.政治权利
3.政党制度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和特点2.利益对政治关系的作用和地位
三、论述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结合理论与实际,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和联系。
学姐点评政治学:政治学典型的你背得多就会得多,所有知识点在书上或者小海螺以上都有完整的出处。在此不再赘述。
一.名词解释
1.国土空间规划
1.国土空间规划
2.土地所有制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
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三.论述题
1、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和措施。
●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原则:统一管制和分级管制;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动态平衡;公众参与;可操作性。
●土地用途分区:是指按照土地基本用途的不同对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划分,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
●用途分区的基本要求:土地用途的主导性;分区规划的层次性;体现耕地保护总目标;结合现状与规划资料;二级分区的适宜性。
●内容有:规划管理;实施管理;动态调整;监督管理。
23考研中进行了考纲修改,有大部分补充的新内容。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
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三.论述题
1、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和措施。
●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原则:统一管制和分级管制;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动态平衡;公众参与;可操作性。
●土地用途分区:是指按照土地基本用途的不同对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划分,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
●用途分区的基本要求:土地用途的主导性;分区规划的层次性;体现耕地保护总目标;结合现状与规划资料;二级分区的适宜性。
●内容有:规划管理;实施管理;动态调整;监督管理。
23考研中进行了考纲修改,有大部分补充的新内容。
内容原创于【小海螺海大考研真题及辅导】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专注海南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