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爱尔眼视光:想做近视手术,常见的6个误区要避开
对于近视的人来说,不戴眼镜,会陷入一片模糊的世界。而戴上眼镜,又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许多朋友都曾考虑通过近视手术来摘掉眼镜。但是,做了近视手术,相当于治了近视吗?近视度数越低,手术质量越好?……关于近视手术的几大误区,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的?
误区一:近视手术只需要考虑近视度数

由于大部分近视的朋友对自己眼睛的认知仅限于近视度数,所以常常将其作为是否可以手术的仅有的依据。但事实上,近视度数只是手术指标之一。手术前还需要进行详细检查,综合考虑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眼底健康情况等,一项不达标都可能无法接受手术。
误区二:近视度数越低,手术质量越好
近视度数低的人往往视力更好,做矫正手术的作用自然更好,这种说法看起来似乎挺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
大家配新镜时会发现,随着近视度数增长,每次也会更换度数更高的镜片,来达到良好的矫正作用。在眼睛没其他眼病的情况下,大多可以矫正到理想视力,并不是因为度数增高了,矫正结果变差了。
术后的裸眼视力其实主要取决于术前的矫正视力,戴眼镜能够达到的理想视力,做近视手术通常也可以。实际上,只要通过术前检查确定适合手术,术后一般都能达到术前的矫正视力。
误区三:做完近视手术后,早期不能使用电子产品
做完近视手术,虽然医生会建议术后早期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但并不意味着不能使用。
通常来说,术后早期眼睛处于恢复阶段,注意劳逸结合,不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避免关灯看手机。普通强度的工作、学习,使用电脑、手机,建议每40-50分钟左右,要注意间隔休息5-10分钟,期间可以闭眼或远眺放松。
误区四:角膜太薄不能做近视手术
由于激光近视手术是在眼角膜上操作,所以角膜可以说是手术的“原材料”,通常角膜厚度越高,医生的操作空间越大,手术方式的选择也越多。如果度数过高或角膜过薄,都可能无法手术。
但除了激光手术外,对于角膜条件欠佳的朋友,可以考虑ICL晶体植入术。ICL晶体植入术,是在保留原有晶体基础上,通过向眼内植入一枚带屈光矫正度数的特殊晶体,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可以较大程度保留完整的眼球组织。
误区五:近视手术能“治”近视
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没一种药或者一种手术能把近视治了。
一旦得了近视,眼睛结构便发生了改变。如果正常人正视眼的眼球是一个球形球体,近视眼的眼轴拉长便是一个椭圆体。做近视手术,只是通过改变角膜的聚光性,通过把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让它看清了,但是并不能改变已经被拉长的眼轴。也即是说近视的状态是永远没变化的。
近视手术只是对近视的一种矫正方法,无法治了近视。
误区六:做了近视手术老了有影响
这个观点也是错的。
甘肃爱尔眼视光医院院长及屈光科主任盛迅伦介绍,从原理上来讲,激光近视手术是在眼球的前部组织--角膜上进行的,而白内障是指眼睛里面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引起的视力下降。
二者所在部位不同,眼睛里面的结构比较复杂。角膜和晶状体中间还有前房、虹膜等组织相隔。另外,激光是无法穿透角膜进入眼内的,也不改变眼球内部结构。所以,不因为做了近视激光手术而得白内障。
而老花是人到一定年龄都会发生的退行性改变,也即是说人老了或早或晚都会出现的,与近视手术并不相关。
简单来说,做近视手术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你得其他眼病的机会。
想要科学摘镜,还是需要通过详细检查和眼科医生的综合评估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