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年财务造假,被罚2.4亿,贾跃亭还敢回国吗?
从立案调查到宣布结果,历时两年,乐视网的罚单终于落地!

4月12日,乐视网收到北京证监局送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2007年至2016年十年间的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乐视网被处2.406亿元罚款,乐视网实控人贾跃亭被处罚款 2.412亿元。4月13日,证监会决定对贾跃亭、时任乐视网财务总监杨丽杰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针对此次证监委的决定,贾跃亭提出申辩意见,认为“证据不足”、“应对其从轻处罚”。

乐视网成立于2004年,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曾经是唯一一家在国内上市的视频网站,也是最早宣布盈利的视频网站,风光无限。
上市之后,乐视网营收逐年缓慢上升,但从2014年开始,乐视网营收暴增,这一年年底,贾跃亭以上市公司乐视网为基础,开启了乐视生态的激进扩张,逐步构造乐视生态七大板块,涉及内容、手机、体育、汽车、互联网金融等。2015年,乐视进军智能手机市场;2016年,拿下酷派,同时进军北美、印度市场。这一系列大动作,为乐视败北埋下伏笔。
果不其然,到2016年10月,乐视非上市体系陷入资金链危机,先是用地产、股权质押换融资,又引入融创中国等多家投资机构,之后又从腾讯、京东、苏宁易购几方融资16亿。
2017年5月,贾跃亭辞去乐视网总经理职务,7月远赴美国洛杉矶,就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留下“下周回国”的热梗。融创老板孙宏斌接手乐视后,仅在2018年就狂砸200亿,还是没能阻挡住乐视分崩离析的节奏,最后不得不放手。
2017-2019年,乐视网三年净利润累计亏损约300亿元;到2019年末,乐视网净资产为-143.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央广网曾出过一期报道,表示有消息称证监会发审委十多位前委员被抓,其中涉及当年乐视网IPO的问题,并指乐视网的IPO存在造假。该消息发酵后,贾跃亭在采访中回应:被抓的十几个发审委员中只有三个是审过乐视网上市的,“这是与乐视网无关的案子”“乐视网IPO,100%没有造假。”

2019年4月末,乐视网及第一大股东贾跃亭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先后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20年7月,乐视网被摘牌。
北京证监局给乐视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乐视网、贾跃亭等存在五项违法事实,从准备上市到暴雷前,乐视网连续十年财务造假,持续时间之长在A股市场实属罕见。处罚曝光后,网友热议中仍旧充满调侃:“贾跃亭下周回国吗?”
有专业律师表示,乐视网造假行为比较恶劣,持续时间长,严重扰乱金融市场,如果贾跃亭回国,可能后续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财务造假不止存在于乐视这样的大企业,很多公司从一开始就未建立规范的财务体系,为后续公司发展和上市埋下隐患。乐视网的崩盘很大原因在于盲目扩张,失血过多,供血不足。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引以为鉴,在企业扩张并购、多元化经营等战略制定与落地上,要充分认清公司的优势与劣势,不要求大求全、急功近利,并且要注意预防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