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星是冰冷的玩具

2022-01-31 01:31 作者:恩醯NX  | 我要投稿

        寒假是充实自己的好时机,不如读一些平日无暇翻看的书籍,用大块的完整的阅读填满冬日内心灰蒙蒙的孤寂。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卢基扬年科的代表作之一《星星是冰冷的玩具》。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图片来自网络

        初次看到这个封面时,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西西弗斯,那个重复又无望地推着石头上山,从最高点落下,继而追逐巨石下山从头开始的荒诞代表。于是,在2021年读过的对我影响最深的《西西弗神话》的驱使下,虽然对科幻不抱热情,我还是找来了这套书,试图跳出舒适圈,拓宽一下阅读视野。现在非常庆幸做了这个决定,拥有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挖宝般的阅读体验,也改变了我对于科幻读物的模式固见。书里囊括了哲学、伦理、传媒、外交、教育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都直击人心,发人深省。

        主人公彼得一出现就是一副血气方刚战斗民族飞行员的形象,在酒吧里和美女聊天,对着一杯没喝完的酒一边怨念一杯酒根本不够,一边又纠结飞行日按理说一杯酒都不能喝。心里还暗暗希望航班取消,能够在临时分到的豪华酒店套房里睡一觉。就是这样一位吊儿郎当的人类货物运输飞行员开启了他在各个星球的冒险和探索之旅,起初到达希克西星时,他还认为“越少和外星人交流,就越少捅娄子。一旦说错了话,表面上无伤大雅,回头就会引起外交危机。”比如,祝集体安乐死的希克西健康长寿,就是种极大的挖苦。当他在飞行过程中发现了“计数器”卡列尔,且在超空间跳跃后它并没有发疯时,就意味着其他种族学会了耐受跳跃,地球独立的日子也就到尽头了。两个弱小的种族就此展开了结盟政策,交流过程中,卡列尔也告诉彼得人类以自身为尺度,打着为大家好的名义,做各种决定是有问题的。以及“用单一功能指代别人,这是贴标签!对于弱小的种族来说,这是活命方式,也是诅咒。那些无法跳出自然属性框架的种族,永远都是奴仆。”短短几句话,却是那么深刻的一堂跨文化交际课,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非适配场地紧急降落后,卡列尔随彼得一起来到地球,回到了爷爷的住处,在一番交涉过程中,得知计数器和阿拉里的种族都没有政府,在它们的星球是所有种族代表共同商讨最重要的议题,然后把决定转达给银河委员会的。而库阿里库阿则是个谜团,知之甚少。

        倘若银河系是一个多种族的大家庭,那么数量众多的弱小种族在这个大家庭里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强大种族并不是弱小种族的父母,却将特长单一的弱小种族培养成为其服务的职业,这种强加于人又无法挣脱的道路真的是为孩子好吗?“普世道德”的建立真的能够消除种族间的不公平和剥削吗,还是会巩固既有的统治秩序,反而在银河系中建立起无名族的统治?

        当文化间发生碰撞,全球价值观开始动摇时,大多数人类会沉浸在一种愉快的钝化中,陷入某个头脑钝化的深渊,无论是哗众取宠的电视节目,还是闭上眼睛以为有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的音箱,科技带给人们的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

        作为理性生物体的行为根本动机是利益,还是爱?抑或爱和利益本就是一回事儿?超空间跳跃的能力让人类在宇宙内部自由穿梭,而这一特长也给人类一种错觉和虚幻的狂妄,认为自己可以去冒然触碰那些遥不可及又令人向往的星球,殊不知为时过早,人类的双手就这样被寒冰包裹着的星星灼伤了。星星是冰冷的玩具,不是你我掌中之物。

        书中上下两卷分别讲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上卷中秩序至上的几何星球里,没有家庭概念,由导师负责教育工作,一切个人主义的行径都会被阻止,甚至会被送去“疗养院”改造,每一位导师都可以成为进化使者。而如果一个种族已经拥有发达的科技,但精神文明却相对落后的话,它们会派出退化使者在尽可能保存未来友族的文明和精神成果的前提下,解除其技术装备,尤其是使其军事能力归零。如此一来,“文明降级”后的社会便会兴高采烈、满怀感激地接受进化使者的帮助和友谊理念了。而下卷中的暗影族却是另一种极端自由,完全靠自由意志和个人欲望所驱使的社会形态,这里充满了宇宙任意门,暗影族身上不难看到那种对于异己的包容和人道主义关怀,一个外星人的到来在这里激不起半点儿涟漪,它们连一点儿好奇心都没有。暗影制度能保证每个个体的绝对自由和幸福,为每个个体的发展和自我完善提供无限可能性。但接触后却发现这里面还是充斥着一种伪善的道德优越感,显然这也不是彼得想要寻找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两个星球的探险和经历中,彼得与导师别尔,库阿里库阿,爷爷,玛莎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和探讨都充满了哲学思维。比如当眼前问题太多,却没有答案,只能筋疲力尽地往前走的时候,彼得告诉库阿里库阿,“最重要的是理解,人类永远在为此苦恼。只要能理解,那一切困难都能克服。如果不能理解,立刻就会出现麻烦。比如超空间跳跃……我们发明了它,开始使用它,却不理解它,于是就陷入了马车夫的角色。”(关于understand, 词源上是under+stand, 即站在……之中的意思)。后来彼得逐渐意识到“人类不仅仅是马车夫!人类本身就是马!”,不再将自己仅仅视为工具性的存在,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人类眼中的愉悦,对外星人而言却是痛苦的癫狂。暗影族、几何学家、人类就像是彼此的镜像,对照反思后发现这一切竟是如此相似!暗影族遇到的克洛斯虽说自己的名字在任何语言中都没有意义,但在我听来像极了英文的close, 也很符合他后来关上了彼得和玛莎等人对暗影星球任意门的探索之旅,同时也关上了自己的任意门,化为了灰烬。而彼得自认为自己的名字在暗影族语言里也没有任何意义时,克洛斯告诉他,“在初始星球的语言里是‘捍卫者,’‘保卫者’‘破坏者’的意思,具体意思根据语境而定,但我最喜欢第一个意思。”(不禁联想到黑格尔的Aufheben概念,扬-存-弃的过程),这也预示着彼得最终成为了地球的捍卫者。暗影能看透人心深处的东西,门意味着圈套、诱惑、死胡同。这些会导致人类曾经信念的崩塌,变成一群享乐主义的疯子,在混战中走向解体。

        几何学家并不是想要所谓的友谊,他们缺的是爱,普通的人类的爱。暗影族人克洛斯实际上是个仿生人,他无法超越人类的外壳,人性中所有的爱、情感、友谊都不过是欲望的影子,暗影不会带来幸福,它只能给你自由,但如何支配这份自由是个人的事情,如果你的自由建立在别人的不自由之上,那并不是你的幸运。彼得终于明白能找到一个帮地球带来安全,幸福和繁荣的理想世界是不现实的,因为至少有一点无法满足。想到这里,他已经不知道该寻找些什么了。

        一路走来,纵观银河系:强大种族等着自己的敌人,弱小种族等待着自由,“计数器”等着解开永恒真理,几何学家们等待童话般的友谊,暗影则等待新的星球来飞蛾扑火。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怀揣希望的权利——人人都有权等待。我们都在等待,尽管很厌倦,却难以自拔,无法摆脱它的魔力。

        历经各个星球,彼得最终称自己为一名探险者和观察者。他的世界里还是充满着不正确的却又无法反驳的定理和错误的逻辑。“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不同的是他成为了浩瀚宇宙的一部分,认识和探索不同星球的过程也造就了他的自我认识:个体能为自己,为人类做出正确抉择吗?普世的道德伦理真的存在吗?改变世界,一个人的力量足矣吗?

        读完全书,仿佛跟随彼得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之旅。旅程结束,内心诸多感触,正如康德所言,在我头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道德法则,两样都是越探索越思考,越令人仰望和敬畏的事物。

星星是冰冷的玩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