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把背书的问题一网打尽!手把手教你背书秘诀
各位24心理学考研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在最近辅导大家备考的过程中,大家问学姐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如何背书,今天学姐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背书的问题答疑,将困扰大家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一起来看一下吧!
问
一天中什么时间记忆效果最好?
一般来说,一天当中的记忆高峰期主要有两个:睡前和醒来。
答
晚上睡觉前记忆环境相对安静,记忆之后也不会有其他信息的输入产生倒摄抑制,并且在睡觉时由于神经元突触的增长,大脑会帮你巩固记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早上醒来会清晰的记着前一天晚上背过什么。这一规律也体现了晚上复盘的重要性,晚上回顾白天的学习内容可以大大巩固知识的记忆。
早上醒来一般是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这个时候记忆效果也最好,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当然不同人的生物钟会有很大不同,也有人习惯晚睡,上午醒来反而容易犯困,而下午的学习效率会更高。所以大家要结合自身情况,把握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才能更好地记忆。
当然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只要你背书效率高,对你来说就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
问
怎样学习记忆效果会比较好?
系统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
答
一个复杂的知识点,大家要在完整的时间段内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以及会更好地帮助你掌握,一个知识点的记忆过程大概是:阅读和理解—制作框架和结构—提取关键词,背诵核心句—用自己的话将关键词进行完整的梳理—重复和复习。按照这样的流程下来,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基本就差不多了。
但是一个人每天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大脑需要切换调整和休息,因此当学习一个科目进入疲惫状态时,大家就可以更换其他科目进行学习,这样也是一种放松,学习效果也更佳。
问
背了又忘怎么办?
巧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复习。
答
大家要知道背了又忘是很正常的现象,除了要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记忆外,及时复习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不复习,前面背诵的功夫基本就是白费了。所以大家要结合自己的遗忘曲线和复习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问
有没有好用的背诵技巧可以让背书变简单?
当然有呀,巧用思维导图、关键词、联想想象、谐音法、图表法等等。
答
1.巧用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
这个方法可以将原本分散的、无规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框架。答题时就可以回忆这个知识点的基本框架,再将其余的内容补充进去,这样不仅不用将一大段的知识点从头到尾的背,而且用自己的话去把知识点表达出来,自己更清楚,老师批卷时也能更有针对性的给分。
例: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这个知识点要背诵的文字内容很多,也比较抽象,但我们如果画成流程图的形式,就很容易将知识点按照顺序背下来。
(刺激→丘脑→大脑皮层→评估→态度→情绪→生理变化)
利用思维导图背诵的好处就是,记住的不只是零碎的知识点,而是脉络分明的知识体系。我们都知道,真题的考察不仅仅是直接式的问答,很多时候是要考察你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以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时候就体现搭建框架的重要性了。
当然,你不会直接搭建框架也没有关系,在学姐的系统课程中会带着你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同时会帮你梳理清楚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此外在配套的院校上岸资料包中,也包含着逻辑清晰,知识体系完整的思维导图,无论你是用来直接背诵,还是参照着自己梳理,都是特别实用且高效的选择。
2.利用关键词编制记忆口诀
我们要知道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并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背诵,并且这样大大加重了记忆负担不说,老师在批改试卷时也仅仅是靠关键词给分。所以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住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很棒了。
编制记忆口诀能够在此基础上大大减少你的记忆负担,并且有利于你对知识的提取。要知道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政治,答题时间都是非常紧迫的,如果一个题你在考场上要先思考回忆个两三分钟,那么你肯定是写不完的。
学姐在考场上基本就是看见题,半分钟梳理出答题框架和关键词,随后就开始落笔。利用口诀和关键词的好处就是,在考场紧张的环境中能让你最大限度地快速提取知识点,并且尽可能答全。
给大家举个例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主要有: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象运算阶段(11-15岁)。这个知识点用口诀来记7个字就可以解决:“爱(2)奇(7)艺(11)敢(感)签(前)巨(具)星(形)”,是不是一秒记住!!!后期我们推出的带背营会教给大家更多好用的小口诀,帮助你快乐背书,轻松记忆!
3.联想想象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你对知识进行加工时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象的事物,或者用逻辑串联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这样非常便于记忆。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普心当中听觉理论之一——行波理论。声波入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开始向蜗顶推进,振动幅度逐渐升高,行进到某一位置时,振幅达到最大,停止前进,进而消失。在记忆这一理论时,大家就可以将耳蜗想象成一个倒圆锥,下窄上宽。声波引起的振动就是在倒圆锥里从下往上行进,靠近蜗底振幅小,靠近蜗顶振幅大。通过联想想象很快就能把一个生涩的理论形象化,既便于理解,也方便记忆。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意志的品质: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性。(我们先提取关键字,分别是“独”“果”“坚”“自”,再想象什么样的故事能把这几个字连起来。你可以想象你有一个朋友很讨厌吃坚果,但他为了培养自己的意志力,他打算“独自吃坚果”。这样子,我们就能够把本来毫无关系的几个字,练成小故事,并且还能和相应的知识点对应。
4.谐音法
有些知识点的分支知识点很多,很难立刻想出知识点对应的内容,并且保证一条知识点不落下,或者有些专业名词很难记,我们就可以用谐音法来进行记忆。
例:想象的综合过程: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首先从四个词里分别提取一个字,分别是“黏”“夸”“典”“想”,再利用谐音的方法,把四个字连起来,就组合成“点香跨年(典想夸黏)”。是不是瞬间就记住了这个知识点呢!
5.图表法
一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容是很容易把它们弄混的,如果你只是死记硬背,很容易在考试的高压情况下就将两个知识点的内容答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将知识点对照记忆,就会帮助我们巩固不同知识点所对应的内容,不会记混。
问
怎样巩固背诵效果?
通过听说写三部曲,完成知识点的输入与输出。
答
听:一个是听网课,网课可以跟着老师的讲解把知识点整合起来,并且明确重难点。另一个是听录音。我们可以在读书或者背诵的时候,把知识点录下来,在空闲的时候或者睡前反复听,这不仅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利用时间,还能巩固知识,加深印象,还是个不错的睡前催眠曲。并且研究表明,在不看书的时候,只是去听书中的内容,会记得很深刻,也会更走心。
说:一个是出声思维,就是我在学习或者记忆的过程中,小声的说出来,说的过程能让我们更好的去理清知识的逻辑。另一个是讲给别人听,在给别人讲述的过程会加深我们对知识的思考,同时也是一种对知识的理解和重构,非常有利于我们对知识的记忆。
写: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仅要能够理解知识、输出知识,还要能把知识书面化。写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平时的模拟测试,模拟测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考场思维,去把握好时间的安排,以及在考场上应该去如何利用时间,在这个场合里我应该如何去答题;第二个就是精准的呈现内容,也就是把自己背过的知识转化成一些体系性的、结构性的句子,把一些有踩分点的、有专业性的术语呈现出来,这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后期也会有专业的、针对性强的考前冲刺模拟测试,不仅会给你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考试情境和试卷结构,还会进行精准预测,并且会对模拟结果进行一对一批改修正,帮助你最后拔高。需要的小伙伴们也可以随时私聊学姐。
问
怎样将背书与答题相结合才能拿高分呢?
按照答题的思路去背诵知识点,明确知识点的框架。
答
在答题时最好的得分方式就是总分总的写法,无论是简答还是论述,一般先总的概括,定义先行,然后有条理的分点陈述,最后再进行总结。
按照这个答题思路,我们背诵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个结构去记忆。另外不同的知识点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记忆方式,知识点的内容一定要和题目绑定在一起,不能只是把内容背下来了,却不记得这个知识点所对应的题目是什么,这样就很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