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代同堂的居住关系 参考几种不同的户型改造案例

成年人独立后还要不要与父母同住?有人说最好的距离是一碗汤,端过去时刚好还热着。这其实也恰好说明了我们与父母割舍不开的情感,即使独立生活,也希望能够时常陪伴。
这样的几代人同住的建筑模型,古有四合院,今有独栋别墅,在日本也有类似的一户建。但在城市有限的居住条件下,我们如何处理这样的居住关系呢?
今天这些设计分别从不同房屋条件给出了一些参考答案:
▼大平层改造250㎡
这是位于北京的普通住宅,250平米的大平层,居住祖孙三代人,男女业主带着两个孩子和父母同住。

房子建筑面积250㎡,套内210㎡,除了夫妻俩和两个孩子居住外,还有老人和保姆一起生活,业主要求设计4个卧室,3个卫生间来满足使用;设计师将房子重点做了如下空间改造:
1、原户型层高较低,故高顶区域灯具采用磁吸轨道射灯,以减少灯具对层高的影响;
2、因建筑空间较低,不宜做中央空调,各主要空间均为分体空调设计,并尽量将空调室内机藏到柜子内,强化空间的美观度;
3、厨房面积较小,客餐厅面积较大,中西厨独立设计,特别设计西厨,与餐厅功能合并,扩展厨房空间。




主卧、老人房、儿子房都保留了各自的喜好和独立空间,同时设计师充分考虑了生活习惯和收纳问题。
▼带花园的小洋房 186㎡
这是位于武汉的一栋六层楼带院洋房,业主的家位于下叠二层,室内面积186平米。

一楼以长辈起居和公共生活为主,将阳台、客餐厅与外部院子连通起来,实现花园入室的梦想,除了满足日常生活,还能赏花观景,一家人休闲或共餐也非常惬意。

二楼作为业主一家三口的生活起居空间,相对独立,以平衡与长辈不同的作息。拥有完整的会客厅、水吧台、卧室卫浴,以及家庭生活的收纳空间。





借助二层楼的优势,一家三口与父母拥有着完全独立的生活空间,仅仅一楼之隔,两个独立家庭可以相互照料,一楼的庭院也创造了一家人共处的环境。
▼五居室的大平层186㎡
186平的面积,做成五居室,对于普通住宅来说相对合理。但要做出调性和时尚风格,协调一家人的隔代审美,这个案例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三世同堂的房屋,除了考虑男女主人的生活,同时也兼顾了父母与孩子的喜好,整个房屋装修完成后,十分清爽明亮。

设计解决的核心问题:
1、设计师对于审美的把握能够准确get到女主人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完美诠释了一个艺术工作者的知性、优雅与时尚品位。
2、协调兼顾三代五口人的生活习惯,主次卧室之间设计有合理动线。五居室功能分区清晰且不显拥挤,公共区域视线开阔。
3、每一个窗户、阳台等观景处,都做了恰到好处地处理,营造出仪式感的生活场景。




尽管与长辈同住,业主在风格选择上依然遵循了自己喜欢的时尚感,设计师在各个卧室间的关系处理上,以及采光和通透性都做了合适的处理。使得整个空间明亮清爽,把握住了三代人审美的平衡与共性。
▼两室改三室小户型 套内83㎡
这是一套在北京海淀区的房子,建筑面积是113m²,套内是83m²,原来的户型是两室两厅两卫。将要住进来的是一个五口之家,三代同堂,一对夫妻,一个5岁的孩子和两位老人。

1.把原来的两室两厅两卫改成三室一厅两卫:夫妻二人、老人和孩子各有一间卧室,厨房旁边的小餐厅改为儿童房,餐区被重新安排在客厅,形成一个视野通透、满足多人用餐需求的客餐厅。
2.老人经常做饭,厨房使用率高,也为了合理安排厨房电器,将厨房做了扩增,用L型厨房取代I型厨房。
3.将带卫生间的主卧拆解、重组,卫生间二分离,并独立出来,整体空间可以被更高效的利用。




在套内面积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师对空间进行了重新的拆解,提高每个空间的利用率。以实现生活起居的日常功能为主,充分考虑了生活互动的场景。孩子的小卧室独立于主卧又能相互照应,同居的老人也能拥有完全独立的起居空间。
以上案例来自互联网素材,我们保留原创观点,转载或引用请联系授权!
微信公众号搜索“城市建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