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月薪2万的程序员,在长辈眼里却不如3千的公务员

之前微博上有个热搜刷屏,叫做“父母眼中体面的工作”
这个话题引起广大群众共鸣。
其中一个网友说,自己以前在某公司做程序员,正式入职后月薪2万。
可父母根本不同意,非把他拽回老家做公务员,现在一个月3000元,连温饱都成问题。

要说父母眼中体面工作的是什么?
网友在评论区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整个评论区简直就是个大型“控诉”现场
工资低是一方面但必须工作体面
“我一个月2500家里安排的,非说好?”
长辈的想法出奇的一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父母

不考公务员=没有正经工作


在长辈眼里,公务员、老师、事业单位、医生等职业都是铁饭碗多体面!
而互联网行业、自媒体、程序员,金融精英、这些高收入的职业,在父母的眼里看来,随时都有可能丢饭碗。
于是新版三不孝颠覆传统“不孝有三”:不考公务员、不考研、不相亲
还有网友调侃出新奇神逻辑:

相声演员冯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公务员和程序员,一个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经典”,一个是引领潮流的“时尚”,安稳和激进无疑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对于一心考公务员的人,因为公务员的稳定、体面、地位高、待遇好、容易找对象等优厚待遇会让不少人心动。
对于不想考公务员、不屑于考公务员的也有自己的理由:考公务员的人就是安逸、还是社会闯荡有激情!

公务员与程序员代表着当下最热门的两个行业,公务员在古代来说叫做官员
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官本思想遗留下来的,而学优则仕的传统文化深入骨髓,至今依然没有被解放。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公职,可以为大家带来稳定的收入,避免一些生存风险。
其实不仅仅是这样,做公务员还会给很多人带来足够的面子和社会地位,有的公务员工资并不低,他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

程序员,互联网在上个世纪末进入中国,在中国快速发展也就是二十年不到的时间,程序员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科技发展的推动者。
今天很多人把程序员当做“程序猿”,似乎在看低程序员。
但是,当下移动互联网兴起、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程序员成为当下技术人员的佼佼者。

现在很多网上说,程序员是吃年轻饭,到老了就不行了。
但是回头想想,程序员在中国发展才多久,中国最早的程序员现在年龄也就是40岁左右,你觉得他们敲不动代码了吗?
在传统认知里,公务员代表着“金饭碗”,其社会地位是远高于程序员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真正有知识和才能的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不断涌现出来。

互联网的崛起,科技行业正在被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分工的天秤从体制内向体制外倾斜。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自动驾驶、新能源,有很多课题等待有识之士去研究。
如果不改变传统观念,拥抱变化,抱着追求安逸稳定的态度去工作,最终只能被社会边缘化。
因为能做那些工作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