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培回忆录(二)

2023-07-16 20:08 作者:不知所谓予不信  | 我要投稿

犹记得刚进组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那两年比较火的互联网氛围——同事之间不称姓名,而是称呼各自的花名,直到现在,提起之前一两个同事,我也只是知道他们的花名,而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如今来看,我们从一开始就是一群隐姓埋名的人,早早失去了自我的身份。

去到公司的前半个月,主要的工作依然是培训,只不过是叫作“岗后培训”,内容是功底测和公司的企业价值观,以及与工作相关的话术培训。作为刚找到工作的“小白”,我对于这样的培训并没有感到反感,甚至还觉得有些新鲜。

然而很快,随着对这份工作更为深入的了解,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首先我正式入职是在4月份,而真正作为辅导老师开始工作却要等到7月份的暑期课,中间差不多有三个月的真空期。在这三个月里,不只是我,还有其他来得更早的同事,全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具体做些什么。而当时的组长,在发现这一问题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凭借自己北大硕士的身份选择了转岗,去往其他部门成了教学教研专员(此君后来离职去了其他公司,因为频繁跳槽,最后被人起诉违约)。没了组长的初中语文组虽然在短时间内便有了新的组长,但遗留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之前组长的几个心腹纷纷效仿组长进行转岗,一时间组内人心惶惶。

而作为新人的我对于这一切一无所知,甚至直到很久之后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才从其中品出些许别样的意味——当时没有人知道所谓的网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一切其实全都是靠着集团高层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摸索。公司的人员除了像我这样的校招人员,还有集团其他公司抽调的骨干,以及互联网公司的高管,整个公司看似规模庞大,人才济济,但其实只是乌合之众,既没有统一的想法,也没有统一的行动,所谓的企业价值观之类的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之后,新的组长为了解决组内工作基本为零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包括写日报,看录播课,以及刷题等。要求每人每天在下班前提交日报,写明自己本日工作完成情况及明日工作计划,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看主讲老师的录播课两个小时,至少刷两套初中语文试卷等等,而这些最后被证明全都没有意义——首先,日报中的内容全都是流水账一样的存在,所有人的日报大同小异,除了组长每天不厌其烦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评价组员的日报内容,这样的日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在试用期的时候,新人在写日报的时候除了提交给组长,还要抄送给公司的几位高管,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但据我所知,高管对这些所谓的日报看都不会看上一眼(我曾帮一位高管登录邮箱,发现其中类似日报的未读邮件多达上千份)。其次,所谓的录播课其实是公司两年前的项目,课程内容严重过时,对之后的暑期课没有任何的帮助,纯粹是在浪费时间。而最后的刷题同样问题不小,所有的语文试卷都是组长从集团内部托人从线下培训机构找的,而这个线下机构的主体在北京,这就导致我们刷的题目只是北京一个地区的考题。而之后的暑期课是面向全国初中生的,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大量其他考区的试题与我们平时所训练的题目不相符,让我们这些人一度焦头烂额。

总之,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初入教培行业的我所从事的辅导老师一职,是一个完全没有明确发展方向的岗位,有些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早早地寻求脱身之法,而像我这样的新人,一度以为自己是“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中的一员,凭借着所谓的一腔“青春热血”,将大量的时间浪费于此。


教培回忆录(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