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2.1版本剧情拉了吗?问题出在哪儿?稻妻剧情大全解来了!
首先,一句话总结:原神第二章的故事总体上是个好故事,该表达的东西都表达了。但是,2.1的剧情为了贴合岛屿开放时间做过巨大的改动,导致观感十分不好。另外,支线剧情的设计与主线剧情存在割裂,因此部分人物的塑造出现问题,部分剧情也显得可笑。
以下长文预警,剧透预警。

要评价一部作品剧情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一般需要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想:这个故事中作者想讨论的是什么命题?如何诠释这个命题?传达出来了吗?如何通过剧情传递出来?
二是情节:这个故事从整体的角度上看是一个好故事吗?故事里一共讲了几件事情?每一条线的伏笔和起承转合都在哪里?每个故事是否详略得当?情节的展开是否合理?
三是人物:这个故事中主要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塑造的如何?人物是在所塑造的世界观下自由进行化学反应的自由人,还是为了剧情或卡池强行填塞的工具人?
让我们带着这三方面的问题重新梳理一遍这个故事——首先把视线投向第二章的序幕,《振袖秋风问红叶》。简单概括剧情的话就是——主角通过南十字船队的武道大会赢得了前往稻妻的船票,并在武道大会上认识了从稻妻逃出的枫原万叶,从他的口中进一步了解了稻妻与掌管它的神明雷电将军。
首先,看思想——在枫原万叶帮助主角进行赛前训练的时候,他首次提出了第二章剧情的主题。他说——“我想知道的是,神之眼对于神明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是什么,使神明做出赐下神之眼的决定。”然后又进一步说明——“稻妻正在实行眼狩令,如果七神心中各有标尺才将神之眼赐予众生,那如今的雷神是对这个行为产生了怀疑吗?”他接着描述了他对雷神的看法:“她是执着于永恒的神,会将自己的想法冷酷无情的实施。”“稻妻的‘永恒’,给稻妻民众带来了什么呢?”最后,他简单阐述了自己的动机——“我要从她那里,获得‘永恒’的答案。“
那么总结归纳一下可以得出,稻妻篇想要讨论的问题是——“神之眼对于神明来说意味着什么?“具体来说,雷神她本人是怎么理解”永恒“的。她的这个想法适用于稻妻的人民吗?
这个故事显然和第一章发生的主线故事之间关系不大,情节上也是典型的12+剧情,因此就不展开分析了。但是序章引出了第一个着重刻画的人物:枫原万叶。枫原万叶虽然在故事的后面加入了反抗军,但他以及他的友人所持的立场,是第二章故事最特别的立场:他代表了一种求知的立场,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主角的立场。所以万叶在最后接下雷神的那一刀不仅毫不突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能够接下那一刀的必定是向往那一刀的人。万叶挚友为了求知献出了生命。万叶带着挚友的愿望,抱着必死的绝悟来领教那一刀,他成功了。——这里就可以看出,雷神的个人故事中,安排九条家的下一任当家前来挑战雷神其实纯粹是为了展示雷神的技能,因为雷神(或者说影)早就见过不惧死亡的勇者了——当万叶接下那一刀时雷神的表情有有个明显的惊讶特写,在那时她的心态就已经改变了。
如果按照枫原万叶的个人故事梳理一下的话就是——友人被杀逃离稻妻,寻求答案返回稻妻,直面无想动摇永恒,得到答案祭奠友人。这个人物的动机在序章就已经告诉我们,而高光在故事的最后,有清晰的起承转合的脉络,有自己的生存逻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由此可见,万叶在角色塑造与剧情设置上其实是按照主角配置来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主线的第一章:《不动鸣神,恒常乐土》。简单概括剧情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托马带领我们在离岛上的见闻,包括了三奉行的基本势力状况,勘定奉行四处搜刮晶化骨髓与外国商人们的钱财,勘定奉行正在秘密把货物运往鞳鞴沙(离岛逃离计划)。第二部分从我们离开离岛开始,围绕神里绫华大小姐展开故事,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失去神之眼的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同时神里绫华明确表现出反抗“眼狩令”的意志。第三部分围绕霄宫展开,主要向我们展示了神里家现在面对将军的眼狩令所作的努力,以及身为将领的九条纱罗与其手下并不和睦一事,为后文埋下伏笔。
这一章的思想可以从剧情中看出来:在这一章中表现出了失去神之眼的普通民众在失去神之眼前后发生的巨大转变,以及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实际上是用最直观的方法来回答了上面的第三个问题:收回神之眼对于稻妻的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而实际上加剧了百姓之间的不理解。剧情着重刻画了这种相互不能理解的情况——如忘记自己的恋人苦苦在村内等待的老人,与不理解他的街坊;偷偷借钱接济乡亲们却被当成理所应当的武人;为了追求剑道的至高境界而走火入魔的大师和认为他中邪了的弟子们。这三个故事所塑造的不理解实际上是对后面反叛军剧情的一个很好的伏笔:失去神之眼(失去愿望)后,民众与幕府军之间的隔阂、民众与民众之间的隔阂反而变得更加突出与尖锐了,因此诞生反抗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就算没有颁布眼狩令,稻妻内部也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例如三奉行的绝对权威与绝对腐败,例如四处横行的浪人和海乱鬼,例如新生代容易遭受传统的排挤,几乎没有生存空间。(顺便一提,九条沙罗和她弟弟、神里绫华、柊小姐等剧情中正面的人物都是新生代,而反面人物则几乎全是老一辈。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稻妻的新生代其实靠得住,但陈腐的观念依旧占领了统治地位,急需改革之风吹遍全国。)
总结归纳一下可以得出,第一章的故事告诉我们:“神之眼对于民众来说,意味着强烈的愿望,倘若失去愿望,矛盾与隔阂会被加剧。因此雷神的想法不适用于稻妻人民。”
接下来分析人物:毫无疑问第一章的线索人物是神里绫华:虽然其出场时间可以说是非常之少,但实际上上面也提到了,第一章的剧情提到了很多神里作为社奉行在暗中反抗眼狩令的事。(注意,神里绫华的态度是很暧昧的,只提到了要反对眼狩令,却并不想反对将军。她只是希望将军废除眼狩令。因此她所率领的社奉行众人立场和反抗军众人的立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神里在后续剧情中也只是起到了暗中帮助旅行者的作用,作为看似“中立”方存在。这种做派实际上非常符合神里家的自身利益,也暗合了神里绫华的性格。她并不出面,却能在暗中掌握局势,达到自己的目的。她身居高位却体察民众之中存在的问题,一心所想皆是对人民进行保护,无愧于她“白鹭公主”的名号。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从反抗军与稻妻城内的生活状况体现出来:据心海的话说,反抗军连肉都不怎么吃的到,与此同时稻妻城内却能举行盛大的夏日祭。不过,关于神里绫华性格中的另外一面在主线中并没有向我们展现出来,因此使用传说任务进行了补全——从而诞生了那一曲绝美的月下离别舞蹈。因此我们可以说,神里绫华的塑造也是成功的。有关她的剧情其实可以看成结束在夏日祭晚上的神社台阶上,而并非第三章泡影断灭。之后危急时刻求救、推荐我们加入反抗军从而无缘得见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在历史的车轮中必然的结果了。当主角轻轻哼出神里绫华包含着心意的曲子的时候——就像那句经典的一期一会——神里绫华与我们的缘分已基本结束了。
重看第一章的小标题《不动鸣神,恒常乐土》,可以发现整个标题充满了讽刺意味:不动鸣神描绘了整个稻妻城内的基本情况——不动——一种最接近将军所追求的永恒的情况。但实际上这种平静只是风雨欲来之前最后的安宁了。而恒常乐土更是无稽之谈,后面两章中各方维持的暂时平衡被彻底打破,民众的生活进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但回过头细品的时候,似乎这种不动、这种恒常,正是将军所了解到的情况:天领奉行的人递交上去的报告就是描绘的这样一种平和喜乐的景象。
实际上,站在将军的角度来看这个标题,实际上反映了将军对治理稻妻的一种认知——那就是稻妻应该要成为《不动鸣神,恒常乐土》。按照标题=将军想法的这个角度来说,后面两章的标题也可以看作是将军思想的转变过程——《无念无想,泡影断灭》是指将军一心想要追求无念无想,但这个追求就像泡影一样被无情戳破;《千手百眼,天下人间》是指将军认识到千手百眼神像上所印刻的都是万千民众的愿望,是积极改革的愿望,她不应该囿于自己追求永恒的想法而应该多听听民众的声音,因此最后停止眼狩令,让人间成为天下人的人间。剧情中其实有过暗示,将军最后想法的转变并不完全来源于玩家将其击败,而是实际上来源于她在接触民众的过程中,思想发生了转变。(所以宅女们还不赶紧走出家门,大雾)而且将军似乎尤为喜欢四字词语,因此标题=将军想法的这个推论是极其站得住脚的。

不过,接下来我们还是沿用之前的思路,也就是标题=剧情的概括来看接下来的故事。且看第二章《无念无想,泡影断灭》。
根据原神分割的剧情,这一幕只包含两件事情:第一是主角得知托马被绑,前往救下托马,挑战雷神并且落荒而逃。托马劝说主角加入反抗军。雷神表示下次会再斩一刀,不会再让主角逃掉。第二是主角加入反叛军,认识了一位叫哲平的新兵。他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愿望——停止眼狩令。然后主角随反叛军与九条纱罗交战。期间珊瑚宫心海所带援军杀到,大败九条。(可怜的五郎,在剧情概括里甚至都没有名字。)
但是这里很明显,剧情的量是不够的。原神每一章的剧情不算跑图大概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这一段就算加上对战雷神与训练士兵所花费时间大概也只有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可见有相当一部分的剧情丢失了。而且更加有力的证据在于:这一章的标题并不能用来描述这一章里发生的故事——无念无想是指玩家直面雷神的一刀,但泡影断灭呢?是谁的什么东西就像泡影一样断灭了?而且“泡影断灭”很显然是个不算太好的结尾,怎么第二章会以大获全胜作为结束呢?
因此,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部分第二章的内容因为岛屿没有开放的原因,被强行挪到了第三章中去——也就是哲平的后续、愚人众的阴谋以及散兵的登场。同时,考虑到大部分玩家当时还没有探索过鞳鞴炉心,直接在主线剧情中点明是愚人众从中作梗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很显然,这样做导致了第三章内的信息量爆炸,不得已做出大量删减,以至于讨论原神剧情的节奏纷至沓来。所以,在我解读的时候,第三章前半部分的内容我会放进第二章之中一起解读。
那么,第二章的完整剧情就应该是——面对雷神一刀→逃入反抗军→与哲平一同成长→哲平使用邪眼建功立业→哲平快速老死→主角愤怒复仇。只有当主角发现,哲平仅仅那么小那么卑微的愿望都化作了泡影,故事才能被称作“泡影断灭”。那么,根据如上的剧情概括也不难看出,第二章故事的线索人物正是哲平。哲平这个人很特殊,他是原神主线故事从序章开始直到现在2.1,唯一既没有神之眼,也没有任何地位的一介普通人。那么很显然,第二章的故事完整的塑造了哲平这个普通人从满怀抱负建功立业,到误入歧途使用邪眼,到最后走火入魔失去生命的一个悲剧故事,以此来反映在战争的背景下千千万万充满悲剧的人和事。这部分在支线任务中已经告诉我们够多了,我不愿意再刀你们,就只举明椎滩上四处开放的血斛作为例子了。
哲平的死合理吗?非常合理。实际上,反抗军的立场正是由哲平体现的,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想好好生活,建功立业。但这份努力和用心却被愚人众所利用,成了颠覆稻妻政权的一份筹码。哲平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有他们思想上的局限性的,我们无法要求反抗军也站在九条纱罗的角度上,更不可能要求他们站在雷电将军的角度上看问题。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愿望而努力奋斗,有错吗?没有错,但因为观念不同+坏人利用,导致了民不聊生的悲剧。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理解出将军对于“永恒”的追求中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天下没有人有愿望,那么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吗?并不是。人们只会因为没有了愿望而更加偏执,更加“脆弱”(散兵的说法)。到这里,实际上故事的走向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接下来需要纠正将军的错误思想,同时稳定住稻妻的局势。
说到支线任务,实际上鞳鞴炉心的任务完全可以看作与主线一样重要,因为它讲述了愚人众在稻妻进行的另一项破坏活动。众所周知,愚人众这次有两位执行官在稻妻。但根据剧情里透露出的线索来看,与在璃月的情况不同,这次的两个人是分头完成了不同的任务。可以说若不是他们二人合力,稻妻人民也不会处于如此的水深火热之下。女士作为明面上的外交官,游走于稻妻高层之间,不断搜刮外国商人的钱财与收集晶化骨髓。钱财交给散兵用于资助反叛军,而晶化骨髓则交给散兵用来尝试复苏祟神大蛇。同时女士直接面见雷神,商讨的应该正是给出神之心一事。而散兵则潜伏在暗处,一是直接资助反叛军,并分发邪眼,二是破坏鞳鞴炉心,试图放出祟神(可能还有三是制造谣言破坏和谈,但这一块剧情并没有给出来,存疑)
让我们回到第二章的开头,雷神拔刀之前说“例外,是永恒的敌人。我会将你砌进神像里。”这其实很好的回应了我们在序章看到的那个问题——雷神是如何理解永恒的?答案就是“一成不变,没有例外”就是永恒。而正是雷神这种只求安稳,不思进取的想法导致了稻妻目前的种种问题。在故事中,作者其实借人物之口给出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永恒是什么?霄宫的个人故事里说:烟花是转瞬即逝的,但在这一瞬间感受到的情感与美是永恒的。(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主线剧情一定要我们体验神里和霄宫的故事,因为这两个故事其实对主线剧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摆弄留影机的枫丹人进一步给出了答案:只要我们能找到情感的承载之物(在故事中物化为了相机),那么情感就是永恒的。因此在雷神的个人故事中,我们最后给雷神拍了张照,正是把此时认识到民众对变革的期待的影给记录下来,让这份于民同在的情感成为永恒。
人物和思想的部分说完了,接下来说情节。抛开因为岛屿开放原因导致的叙事节奏问题,这个《无念无想,泡影断灭》的故事有没有问题呢?显然是有的。那就是支线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太少了——对我指的就是饱受诟病的珊瑚宫心海。作为一个堂堂军师级的人物,居然在主线中只有一场伏击和一个被骗了的戏份,这合理吗??在此我大胆猜测,2.1版本中消失的和谈,实际上被藏在了心海的个人故事中,在那之中会展现心海个人的魅力和智商。而这种分割剧情进入角色个人故事的做法肯定又会遭致一波批评。但实际上如果把剧情放早了,心海池子的流水可能会受影响。玩家可能会在心中对雷神与心海做一个对比,然后只抽其中一位。这种问题几乎是无解的,这是由原神这种抽卡机制导致的,根源上的问题。
不过,单看主线叙事的话,哲平的故事还算详略得当。仔细研究后发现,第三章的故事除去哲平和散兵所占的部分,依然少于一个半小时。此处就可能略去了心海是如何指挥群龙无首的反抗军一路打到天守阁的过程。第二章第三章的剧情一删再删,导致心海完全沦为了一个边缘人物。这个本来由雷神-心海-哲平共同讲述的第二章故事变成了仅剩雷神和哲平,第二章的故事也因此少了很多波澜。

那么最后是第三章《千手百眼,天下人间》的故事。这部分的剧情复述一下就是主角被散兵所阴,八重神子现身相救,提出想要抓住胜利的契机,就得动摇敌方将领九条的意志。主角通过早柚的帮忙,成功找到了九条家的罪证实例,使得她心智大乱,单枪匹马杀进天守阁被女士撂倒。主角一路跟随九条沙罗,愤怒对峙女士,赢下御前决斗。将军答应放主角离开,却临别之时突然砍向主角。幸亏万叶及时出现挡下一刀,主角自知众人不可能敌过雷电将军,便依照八重指示直接与影对谈,凭借千手百眼的力量打败雷神,最后成功使影放弃眼狩令。(锁国令没说,大概是还有后续剧情)
最后一章的线索人物很显然是八重神子,但叙述的时候大致是按照八重-九条-雷神这样来讲述的。首先讲一个争议非常大的点:关于女士的死。如同女士这般恶贯满盈的人在与主角的公平决斗中落败,首先想的居然是法外开恩,这不得不说是我没有想到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临死之前亡命的反扑才对。不过女士之前习惯与各个国家的官方势力打交道,思想上已经形成了“只要摆出至冬女王就不会有事”的想法。可惜雷电将军又是个不讲这些弯弯绕绕的人偶,于是死成那样只能说是死得其所。
而在剧情中有一个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点,这里我单独拿出来提一下:那就是在女士死后,主角慢慢走出天守阁的那一段。为什么是那样的演出?那是因为主角意识到了,将军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她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活过今晚的。之前在主角逃跑的时候,将军说“下次她会再斩一刀”。她做到了吗?是的,她做到了。但是她说”我认可你作为胜者的荣誉,因此我允许你站着走出天守阁。“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你慢慢珍惜你胜者的荣誉吧,在走出天守阁的这一段路程里,是你最后的生命了。因此主角才会在目睹了雷电将军的强大与女士的死之后,一边缓缓走出天守阁,一边头痛欲裂。
当然,故事总是偏爱主角的。在我们最危急的时刻,枫原万叶借用友人的愿望爆种抗下雷神一刀——其实这里将军的眼神动摇,说明她不理解这种力量是哪里来的。而经历过了这一切的我们知道,这种力量就是”愿望“的力量,就是民众渴望变革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变得更好的愿望,正是这种自发的,看起来微小的变革的愿望——而不是意外——打破了永恒。这里也回应了散兵嘲讽主角的话,个人的愿望并不是渺小的。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不够,但只要汇聚了千手百眼的力量,就一定能够做点什么。因此没错,整个稻妻剧情的最高潮正是在八重点破主角的想法,主角与影的交战场地如同电影镜头一般旋转,主角的双手汇聚愿望之力的时候。如果说枫原万叶砍下一刀,是为即将悲剧的结局带来转机的话,那么主角此时使出”梦想的一刀“,才是在手中把握了胜机。
实际上,梦想的一刀正是雷电将军所配刀的名称——也正是被称作无想一心的居所。以梦想对战无想,其实是影的现在对于过去的一种挥刀。影可怜吗?可怜。友人死光,姐妹离去,一心挥刀的她却不得不肩负起带领人民的重任。三个下属全部异心,城外还有叛乱。谁能比她更惨了。面对情感带来的这种极度的痛苦,也就是磨损,影选择了把自己宅在领域里,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是如此宅着,那么稻妻的未来注定是悲惨的。幸好,影走了出来。至少在可见的将来,会改善稻妻的情况。
但是!话说回来,实际上这里的剧情仍然没有讲完,稻妻内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种矛盾不像在璃月那时,并不尖锐,而是实实在在对百姓有重大影响。因此我推测,在此之后稻妻仍然会有新剧情来补完这场战争的后续情况。同时,作为正面战场上的心海五郎万叶是如何作战的一概避而不谈,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第三章剧情中我觉得最出彩的部分,就是塑造好了八重神子这么一个线索人物,而且非常好的与”狐狸“多智、娇媚的特点匹配了起来。八重神子在这段剧情中运筹帷幄,进可以送出神之心,交换关键人物主角,(至于为什么可以送神之心,一是因为雷神现在没有实体,实体是雷电将军,因此不需要神之心。论设定上骚还是你骚啊米哈游。二是,主角是唯一一个进入过将军无想一心中的人,就连八重神子自己都只能通过放在主角身上的护身符现形。可见倘若没有主角,八重神子是无法与影直接对话的,也就更别提转变影的思想了。)退可嘴炮雷神,如同好闺蜜一般的聊天劝说雷神看看现在的世界。”三句话,从雷神手下救出十八万人。“而其中最柔媚娇俏的一句莫过于”你想看我变成狐狸?想的美哦!“真是活脱脱一只狐狸精啊!(我已经把你送的御守贴在心口了,八重姐姐快来啊!hhh)关于八重神子的剧情里我唯一想吐槽的是,米哈游为啥把预告里那段”一二三 三二一“的动画(大概是动捕的)片段换成了直接套用模型的仰视角。不至于省内存到这地步吧喂!()。至于九条裟罗,故事里着重刻画了她的“愚忠与愚勇”,实际上也反映出了相当一部分忠于将军的武士思想上不成熟的地方。

好了那么,以上便是关于稻妻部分的剧情大全解了。通篇看下来,虽然人物塑造的不错,但第二章第三章节奏确实出了大问题。2.1的剧情大概很多人都不会满意吧hhh。不过,假如原神不是一个单线故事呢?我们把枫原万叶的故事单独列一条线出来,同时把鞳鞴炉心的故事写到主角的主线里去,那么故事是这样的。
主角线:来到离岛眼见乱象→离开离岛面见神里→为救托马直面雷神→拒绝加入反抗军,以自由人身份调查→解决鞳鞴炉心危机→追查到散兵,被八重救下→使用八重计谋,扰乱九条心智→与女士对决胜利→走出天守阁,万叶挡刀→对决雷神影
万叶线:心海接受捐助→心海招兵买马招募万叶→五郎正面战场佯败→万叶加入扭转战局→万叶剑鱼队长认识哲平→发现散兵阴谋与主角一同对决散兵失败被八重救下→在正面战场打败九条军队→在社奉行帮助下杀入天守阁→挡下雷神的一刀→与反抗军一同挑战雷电将军
这样改编过后,是否对比原剧情要清晰许多呢?可惜原神本质上还是个rpg游戏,不好讲一个双线的故事,以万叶为半个主角的想法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