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是成角透视的部分知识点,以及如何利用成角透视原理拼出这张末日废船的画面。


一、什么是透视
透视其实是绘画中的理论术语,但并不是要精通绘画才能弄懂透视的含义。我们日常观察周围的环境都会有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的效果,这就是透视的现象。
透视的类型有很多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色彩透视、空气透视等。总而言之,透视的核心其实就是四个字:近大远小。
最小的会有多小呢?小到在画面中变成一个点。也就是说在跟朋友合影的时候,只要足够靠后,就能掩盖自己一平米的脸。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上,随着距离越来越远,路的两侧会逐渐变窄,直至汇聚到一点,这个点我们称之为灭点,这个点所在的水平线,我们叫它视平线。

而成角透视,顾名思义,物体的正面与摄像机视角存在一定夹角。在成角透视画面中,每个物体都有两个灭点,所以又叫做两点透视。
成角透视示意图
日常生活中,多数我们看到的物体都以成角透视展现。

看到这里,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所有的物体都是向相同的两个点消失,那是因为画面中的元素排列都整齐有序。这种做法的画面最有序列感,视觉上看上去最舒服。
当然也有其他情况,例如下面的场景,物体无序排列,画面出现了很多灭点。在合成中这种做法是可以的,但不推荐。且无论有多少个灭点,所有的灭点一定都在视平线上。

其他例如三点透视、五点透视(鱼眼透视效果)等,我们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二、好看的成角透视视角
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之后,如果我们想在画面中画出一个透视准确的形体,该从哪里下手呢?
以成角透视为例,之前我们是通过纵深线去确定我们的视平线与灭点,那反过来当我们需要自己创造形体的时候,就要先定好视平线的位置,并在视平线上确定两个点作为我们的灭点。
那么把视平线定在多高,灭点定在什么位置合适呢?
参考来源于网络,仅做学习使用
当两个灭点都在画面外的时候,画面中的物体受透视影响发生的形变较小,整体空间给人感觉十分平稳规整,偏向写实。
参考来源于网络,仅做学习使用
当两个灭点一个在画面内一个在画面外的时候,物体的一侧受透视影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产生比较明显的空间压缩。整体空间会很有纵深感,为画面增添更强的冲击力。
参考来源于网络,仅做学习使用
当两个灭点同时出现在画面内的时候,整个画面会产生极强的透视感与冲击力,物体受透视影响产生严重畸变,在合成作品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处理手法多在绘画作品中使用。
不论哪种情况,画面的视平线都基本处于画面之内,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和我们平时观察事物的高度很相近。当然,不排除一些仰视、俯视角度很大的画面,视平线会超出画面之外。
所以我们平时作图的时候,可以把视平线的高度定在画面内部中间区域,两个灭点尽量都选在画面外侧的位置。少数时候也可以选择一点在内一点在外的透视,但尽量不要把两个灭点都定在画面内。

三、特殊透视对画面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没法体会一个特殊的透视对我们的空间搭建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我们来看一波学员稿的反面案例。

这是大多数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拉透视线时需要注意物体结构,即使是同一个物体也可能存在非平行的边。如上图所示的拉法,则会产生一个不存在的消失点。

上图两张稿子第一张视平线定得太高,地面占的面积过大,导致画面视角过于怪异。第二张又太低,所有物体都是一个仰视视角,地面细节无法表现产品的外观。因为仰视角度的问题,视觉弱化严重。
正常情况下不会这样操作,但在表现特殊构图视角的时候会用到,能带来戏剧效果。

很多人常犯的错误,将两个灭点都放在画面内且相互靠的过近,素材变形的完全失去美感。很多绘画作品这么做是为了凸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算是艺术化的处理,但这并不适合我们平时的合成画面。

我们刚才提到过,这种做法可以但不推荐。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就好比大家日常整理桌面,东西乱堆肯定不如整整齐齐摆放来的舒服。
所以我们尽量让画面中所有的物体都向相同的两个点消失就可以了。

四、正确的成角透视场景
了解了透视基本原理,知道了搭建透视时候的注意事项,我们就可以尝试着进行拼稿了。其实这张末日船的透视几乎全部都是成角透视。
首先,我们根据脑海中的画面大概绘制一个草图,草图不用画的非常精准,主要是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快速地可视化,根据草图里大概的视平高度和透视角度来搜集合适的主体素材。

下图为所找的素材

我们把素材中的船抠出来放到我们的画面中调整大小,通过船檐去拉透视线,大致确定我们的视平线高度与灭点的位置,之后的场景我们就要严格按照这个透视去进行搭建。
船头部分是弧线造型,不具备太多的透视参考性,找不到明确的参考线的时候可以用眼睛去估一个大概的位置,但是要注意整体透视的美观度。

确定了视平线和灭点之后,我们可以多拉一些透视线,建立画面的透视网格,方便我们对之后置入的素材进行透视检测。

按照我们的视平高度,找到比较合适的沙漠与戈壁,拼出整体地面。在透视网格的约束下,用色块画出船上楼房的结构。有了整体结构,就可以进行我们拼图贴材质的步骤。

那这个船到底用了多少素材呢?也不多,就一个文件夹而已~

估计看到这些素材,很多小伙伴就已经被被劝退了。但其实只要我们按照画好的结构去整理,你会发现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选取我们需要的素材去进行拼接,拼的时候要遵循画面的透视,拉动的时候注意不要让素材过度变形。

所有这些素材也要符合我们整个画面的透视,尤其是这种较为仰视的视角,我们是看不到素材的顶面的。

到这种程度,基本的拼稿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不断地完善细节结构并且开始后期。

调整画面的黑白关系,统一色相饱和度,压暗画面的同时也会掩盖住我们拼图时候的一些小瑕疵,算是一个偷懒技巧。

但是现在整个画面太暗了,所以我们需要加点光~
要注意光的层次,强光、弱光、大光源、小光源的处理方式各有不同。

最后,我们为画面增加一些烟雾,增加氛围,拉开空间层次感。

最后拉到Camera Raw里整体润色,我们的稿子就算完成了。


五、知识汇总
通过这张稿子我们了解到:成角透视的画面里,在拼稿初期,要遵循以下几点。

同时要避免: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因为透视问题涉及较多的基础知识理论,我们只提取了比较常用的一小部分为大家讲解,如果内容有误请大家指正。有兴趣深入了解透视知识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们。
关注我们【杰视帮_Jsboom】,知晓设计趣闻乐事,学习设计各类技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