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许阳》屎里淘精版—24-31章

2023-07-29 10:03 作者:hispass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本电子稿是网上找来的,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买了纸质书,看完后感觉虎头蛇尾,其中很多插科打诨的情节内容,便想弄个精简版,有版权问题请私信我,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删除。 


第二十四章 病在脾胃


   

    许阳叹了一声,劝道:“这位先生,赔再多的钱,道再多的歉,也不能治好您的口腔溃疡,照我看来,您的这口腔溃疡应该有些时日了吧?而且是反反复复,久治不愈。”


    张司机本来还想继续骂的,一听这话,他立刻回头一愣:“你怎么知道?”


    许阳道:“口疮证有虚实,《寿世保元·口舌》云‘口疮,连连不愈者,虚火也。’”


    “我看宋医生给你用了去实火的药无效,那很有可能是虚火。但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我还需要给您再诊断一次。”


    张司机这次被许阳说愣了一下。


    许阳耐着性子道:“您生再大的火,发再大的脾气,还不是因为病没治好么。想来口疮也折磨您很久了,没什么能比治病更重要的,您说呢?”


    张司机坐在了许阳对面,说道:“我告诉你们,没把我治好,就别想让我付钱,而且我还要找你们算账。”



    张司机对着许阳把嘴巴张开。


    许阳往里一看,眉头顿皱,这口疮还真够严重的。舌头侧面和口腔内一共有十几个溃疡。


    这么多口疮,吃也吃不痛快,喝也喝不痛快,一天到晚都没个舒服的时候,难怪患者脾气这么大了。


    许阳再仔细观察溃疡的形状,这些溃疡小的跟粟米一样大,大的跟黄豆一样,颜色浅淡不红。


    许阳微微皱眉,对患者道:“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患者伸舌。


    许阳一看,舌苔白腻。为痰湿证!多是因为脾虚。


    许阳又道:“手伸出来,我诊一下脉。”


    半晌后,许阳松开了患者的手,诊断结果出来了,是沉细无力之脉。细脉多为气血虚弱,阳虚胃冷之候。尤其对方的舌象也证明了脾虚。


    而且《医总金鉴.口部》里面指出“虚火者,口疮色淡红,满口白斑微点……实火者,色艳红,满口烂斑……”


    患者的口疮色淡不红,应该不是实火证。


    综上几种,许阳微微点头,他已经有结论了,他问张司机道:“平时食欲怎么样,是不是吃不下去饭?”


    张司机点头:“对,吃一点就饱了。”


    许阳问:“是不是经常感觉疲累,全身乏力?”


    张司机忙点头:“对对对,我这早上起来就浑身没劲儿呢,开车还没开几个小时呢,就很累了。”


    许阳又问:“大便呢,是不是经常拉稀?”


    张司机赶紧道:“对,一直不成形状。”


    许阳又问:“吃了冷东西,是不是肚子就会难受?”


    张司机一下子激动起来:“对,对,对。哎,你怎么知道的?” 


    许阳微微点头,都对上了,那就没错了。许阳道:“导致你口疮的原因,就是在于脾胃。”



第二十五章 补土伏火


    中医诊断是要求四诊合参的,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减少失误,万一你诊脉诊错了,也可以从其他几样上面发现不对劲。


    另外很重要一点,那就是宋强帮助了他。这种病,西医叫口腔溃疡,中医叫口疮,中医认为导致口疮的,无非是心、脾、肾三脏。


    宋强之前已经给许阳去掉了两个错误选项,许阳翻车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所以他是有这个把握的。


    许阳也很无奈啊,他是想帮宋强兜一兜的,所以只说了是脾胃问题。宋强好死不死地非要说泻黄散,那特么是治脾胃伏火的。


    自己说了半天的症状,全是脾胃虚寒的。你没听见患者吃了冰凉的东西,肚子会不舒服吗?


    张司机问道:“医生,我这口腔溃疡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反反复复六年了,好了又发,发了又好,一年到头没几天是清净的。”


    许阳忙宽慰道:“你先别激动,慢慢说,你这口疮最开始是怎么样的?”


    张司机急切道:“最开始还行,就几个月发一次,有时候一个月就会来一次,反反复复的,那时候吃黄连上清片,还是很管用的,口腔溃疡一下子就下去了。”


    “后来就没用了,我吃了也不管用啊,我再又去医院看,给我开什么什么维生素,什么消炎药,吃了倒是有效果,可是也还是反反复复,好了没多久又复发了。”


    “我都被折腾死了,你都不知道,我现在连鸡蛋都不敢吃,我都是吃鸭蛋,白天泡的也都是菊花茶,我特么连枸杞都不敢加呀!”


    许阳压了压手,说道:“口腔溃疡呢,中医把这个病叫做是口疮,引起口疮的,主要是心脾肾三个内脏。”


    “我们老是说上火,上火呢,也有实火和虚火,有阴虚火旺,也有虚寒阳浮,还有其他好几种。一般来说,口疮最开始是实火,什么是实火,那就是火多了,你把火给打下来就行了。”


    “所以一开始,黄连上清片是管用的,但是如果没有治好,病情会开始传变,会由实火转变成虚火,这时候再用黄连上清片就不管用了,再用的话,这些苦寒药就会伤到你的胃气了。”


    “所以你的脾胃虚寒也可能跟你吃了过多的苦寒药有关系,再加上你的饮食不规律。开出租车的,总不可能按时吃饭吧?”


    张司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嗨,我们开出租的,都这样……都这样……”


    许阳道:“饮食不节,也易伤脾胃,所以你的病情又进一步传变了。而你在这个时候,却还以为自己的口疮是上火,你越吃寒凉的东西想把火降下来,结果却是越吃脾胃越伤,脾胃越寒,越会导致口疮久治不愈。”


    张司机结结巴巴道:“可……可为什么会这样?上火了,我吃点凉的东西,不对吗?”


    许阳解释道:“上火,也有虚实之分,中药是一定要对证下药,才有效果的。如果吃错了,是很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并不是见火就降火。”


    宋强脸色有些尴尬了起来,他可不就是见火就降火么?


    许阳又道:“刚才说了,心、脾、肾三脏与口疮紧密相连,明代的薛己在《口齿类要》里面说:‘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


    “上焦实热,多是因为心经火热或者心脾积热,心开窍于舌,直接会导致你的口疮,所以这也是宋医生会给你开导赤散的原因,也是想为你降心火。”



    许阳接着道:“我们肾脏五行属水,肾水能上济心火,如果一旦我们肾水少了,这叫阴虚,就无法克制心火了,所以就会导致口疮,这也是为什么宋医生给你开知柏地黄丸的原因。”


    许阳道:“其实宋医生没有乱开药,只不过你的病情比较隐秘,宋医生没有辩证正确。”


    许阳道:“最后一个就是脾,脾胃开窍于口,若是脾胃伏火,当然也会导致口疮。不过你的原因却正好相反,你是因为脾胃虚寒。”


    张司机一愣:“这怎么相反也会这样,我都寒了,也会得口腔溃疡?”


    许阳点点头:“没错。元代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


    “理中汤……这是热药啊……上火了也用热药?”宋强有些茫然。


    张司机没懂:“什么意思?”


    许阳解释道:“我们身体里面有君火和相火,君火藏在心内,像一个太阳一样,高高挂起来,有了太阳,万物才能生长、孕育和收藏,我们体内也一样。”


    “相火一般认为藏于肝胆肾内,但是其根源在命门,也就是肾内。在相火上面,有脾土,有肝木,你看为什么南北极没有植物啊?因为太寒了。相火藏在土下,温热之力能促进万物生长。”


    “你可以把它比作是农村冬天烤火用的火盆,火盆里面炭火很热吧,你得往上盖一层厚厚的灰,才能压住它的火热,不那么烫。”


    “但如果你的灰盖的太少了,那火热之力不就蹭的一下就上来了?这就是你的脾胃太虚了,土不伏火,相火冲上没有了制约,一下子就导致了你的口腔溃疡了。”


    “哦!”张司机终于听明白了。

 

    张司机问:“那药怎么治呢?”


    许阳道:“刚才说了呀,用温中汤。你的病机在于中焦虚寒,用温中汤健脾温中,中焦建运,元气充沛,脾胃得暖,肾中的虚火浮阳自然可以得到潜藏,这叫补土伏火。你的口疮也就好了。”



第二十六章 理中汤




    张司机现在也冷静下来了,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许阳嘱咐道:“你现在脾胃很虚,先不要吃寒凉的东西了,不然会更伤你的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一虚,百病丛生。以后啊,饮食也要规律一些。”


    “还有,虽然工作很麻烦,但也不要思虑过甚,思则伤脾啊。遇到事儿,不急不躁不怒不郁,怒郁则伤肝,肝郁化火也会伤脾胃,要记得时刻保持情绪稳定。”


    张司机道:“好,我记住了。就是……医生,我这还老是拉肚子呢,还老是腹胀,这个要不要吃什么药?”


    许阳说道:“这也是你脾虚导致的,理中汤证的治疗意义就是此人上下左右俱病,不治上下左右,只治中气之法。”


    “我们身体就像是一个汽车轮子,脾胃就是轮轴,你现在上下皆病,不用分治上下。只需要推动轮轴运转,轮胎就能健康运转了,这就是运轴行轮之法。”


    说完,许阳低头看着自己翻开的这本医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哦。”张司机明白了。


    半晌之后,张可把药熬好了端了出来,交给张司机。


    许阳看了一眼,说道:“可可,给这位先生拿条毯子过来。”


    张司机一愣:“毯子?”


    许阳点头道:“对,你用毯子盖住自己的肚子,把药喝了。稍微过一会儿,再给你喝一碗热粥。”


    张司机又是一愣:“还要喝粥?”


    许阳解释道:“粥是谷物粮食之种子所熬制,是具有温热效力的。喝完药再喝一碗热粥,有助于提升理中汤温热之力,也能延长其药效,补中益气,有助你的脾胃。”


    “好。”张司机答应一声。


    张司机答应一声,按照许阳的医嘱吃了药,喝了粥。


    许阳又嘱咐一句:“不要把毯子掀开。”


    “好。”


    许阳微微颔首,这是《伤寒论》中所载的服药方法,历经千年,每验必效。


    果然,张司机喝下热粥之后不久,他就长出一口气,惊奇道:“哎呀,我这……肚子里面暖暖的,好舒服啊,我已经好久没这么舒坦过了,就是有点热。”


    许阳嘱咐道:“再忍忍,要出些汗才好。等过一会儿,再掀开毯子,那时候就可以走了。”


    “好。”张司机现在是对许阳言听计从。


    过了好一会儿,张司机终于舒坦地走了,而且也很痛快地付钱了。



第二十七章 中药的问题



    许阳打开手机,编辑微博:“前面发了一条微博,谈到了中药问题,也看到了某些人的揣测,这里科普一下!”


    “经常听人说中药药力下降是因为环境污染了,人工种植了。一般说这话的,都是不懂中医的人。”


    “那么这些因素会不会影响到药材的药力,会!但是影响很小,并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古人也是人工种植药材的。最关键的是产地和年份还有培育方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有些药材,只有在某一个产地,才有最好的效果。这个可以推论到某些水果和蔬菜上面,荔浦芋头就是味道好,怀山药才可以用作中药药材,药用的陈皮就得选新会的。要保证药效,必须要选用道地药材!”


    “另外就是年份和种植方式,你养三四个月就出栏的吃饲料的猪,跟养足一年才杀的吃粮食的年猪,那味道就是不一样!为什么饮食上简单易懂的道理,放在中药上就不能理解了呢?”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药材炮制问题。大多数药材都是需要炮制后做成饮片才能使用的,往往这个炮制却经常出现大问题。”


    “举个简单例子,附子,这是纯阳的药物,通行十二经脉表里内外无所不至,为回阳救逆第一药也,也是火神派的命根子。火神派素来以敢治大病重病,危病急病所著称。”


    “尤其是在患者亡阳暴脱,脉绝欲亡之时,大剂量的附子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行雷霆霹雳之法,于生死顷刻之间挽救患者性命!”


    “但是前些年附子产量大降,火神派一众大佬亲自去了江油产地查看,却发现其炮制有个非常大的问题。”


    “附子被称作是过夜烂,挖出来第二天就烂了,所以药农都会把附子泡在胆巴液(氯化钙)里面,方便随取随用,慢慢炮制。”


    “胆巴液是阴寒之物,而附子却是纯阳药物,寒热互消之下,附子的阳热被消耗完了,直接成药渣了。然后这药渣却被做成了中药饮片送到了各个中医诊所,这还能治什么病?而且因为蓄积了大量的胆巴,患者吃了不仅无效,反倒会肠胃不适!”


    “许多学者教授也做了各种研究,什么乌头碱啊,笨甲碱,什么乱七八糟各种成分,泡了几个小时之后,变成多少了,最后结论是胆巴液泡附子很科学!”


    “这是中医吗?这不是中医啊?为什么现在中医越来越没落,你用这种理论来指导中医,来指导中药,能行吗?这是一回事吗?”


    许阳随手就发出去了,他也微微叹息一声,有问题的不只是附子这一味药,许多中药在炮制上都有重大问题。


    后来火神派也是被逼的没法子,直接揣了大一笔现金专门找了个药厂定制,包下一批药农,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种植和炮制,每年做一两吨供给他们使用,这才算是保住了火神派的命根子。


    只是中医的问题又岂止是一味附子而已啊?



第二十八章 线下约架



    附子当然是有毒的,中医比谁都清楚,但是制附子的毒性已经降到很低了,在水中煮一个小时之后,毒性就更低了。


    在开方子的时候,中医会在方子里面加入一定量的甘草来监制其毒性,这样就更不会有问题了。


    火神门的刘力红教授当初就带着一群学生在广西尝附子,不加别的东西,就单纯尝,看看人体对附子的承受力到底是多少。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到三十克才会有唇麻嘴麻的反应,而他们也在尝附子的过程中,竟然不知不觉治好了自己的一些小毛病。


    山西名医李可,曾经在治疗一些癌症病人的时候,也是长期让他们吃着有着大剂量附子的方子,当时医学界普遍认为长期服用大剂量的附子会对肝肾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李可老中医就让那些患者每个月都去医院查肝功能、肾功能,尿蛋白等一系列检查,从来都没有见他们的肝肾损伤过。


    为什么呢,中医没有他们想的这么简单!你们能知道的中药问题,中医自己能不知道吗?


    中医是怎么出现的,就是神农尝百草尝出来的。所有中药的药效和毒性都是直接在人身上试验出来的,一直试验了数千年,累积了数千年的药理经验。


    所以中医人都得要有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你不亲自去品尝中药,怎么能彻底了解其药性呢,难道指望让那些医药研究所来告诉你这味药的有效成分,那味药的无效成分?


    事实上,许多真中医都有一个小习惯,他们的桌子上会放着一个小小的煎药壶,对吃不准的药材会自己先煎来喝一喝,自己心中有数了,才能在治疗患者上不会出错。


    但是不建议普通人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中药药性都是有偏差的,升降浮沉,四性五味就是中药的根本,盖参芪之辈,其性亦偏,连人参黄芪的药性都是有偏向的。


    平人者,不病也。人病了,身体里一定出现了偏差。中药就是利用自己药性的偏差,来纠正人体的偏差,使人体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经常有人说中药没副作用,其实这话不对,你用对了药,自然副作用很小,甚至可以做到没有。但是你用错了,那不仅治不好病,甚至可能会让病情更重!


    所以没病别吃药,有病别乱吃药!不然身体容易被糟践坏了。


第二十九章 公开处刑


 


第三十章 同学,你的腰也出问题了


    许阳道:“你的脉象为沉细无力之脉,沉脉主里证,细脉主虚亦主湿。《频湖脉学》中云‘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


    “又云‘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刚才查你寸关尺三部,尤以左手尺部为细。左尺细,主证泄痢、遗精。”


    “你又是细小无力之脉,主证脾肾阳虚气虚,症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泄泻、阳痿、腰膝酸软等。”


    马波立刻争辩道:“我可没有啊,你们这些脉象都是假的,都是你们臆想出来的。这是脉搏,这是血液的流通循环……你胡说八道你!”



    陈夏抓紧问道:“许医生,你单凭把脉就看出来这些?”


    许阳道:“当然不止把脉,他舌象为舌质淡嫩紫,舌苔薄白,症见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腰膝酸软,精神疲乏!”


    许阳指了指自己的颧骨:“两颊颧骨附近为肾区,气色灰暗、灰褐,主长期房事劳伤。”


    许阳接着道:“眼睑晦暗多属肾虚。”


    许阳又道:“人中灰暗失荣,无光泽,主肾气虚寒,多见于阳痿。”


    许阳道:“单凭一样,自然无法断定病证,中医治病讲究四诊合参,不可偏废。今日诸症皆明,为房事操劳所致,过于伤肾,他既然没有过女友,那想来是自己解决导致的。”


    许阳微微摇头,他道:“放心吧,不影响你找女朋友,肾无实证,全是虚证。男人嘛,基本上都有些肾虚的。”


    许阳道:“你年纪尚轻,要懂得节制。克制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好转的,少吃些寒凉之物。如果用药的话,会好的更快些。”


    马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室友又凑过来,悄咪咪道:“哎,大波,你桌上那瓶撕掉标签的药是不是六味地黄丸啊?”


    许阳道:“吃错了,六味地黄丸是吃肾阴虚的,你是肾阳虚,肾精亏损,吃错药了。”



第三十一章 因为不同,才会精彩




    许阳道:“肾阳虚呢,是吃桂附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的。不过也不能把桂附地黄丸简单局限在肾阳虚上,不说你们,现在许多中医都会犯这个错误。”


    “其实桂附地黄丸是主治虚劳的,桂、附二位药虽然是大热之药,但地黄丸却是滋阴的,这是医圣张仲景的八味肾气丸,也叫崔氏八味丸的方子,因其出自《金匮要略》,所以后世医家称其为金匮肾气丸。”


    “我们现在能买到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并不是原来的古方,它多加了两味行水的药。其实桂附地黄丸才是原来的古方,一共有八味药。宋代名医钱乙化裁其中桂、附二味药,只剩六味,所以叫六味地黄丸。”


    “其实最开始六味地黄丸是儿科用药,后来被现在商家不停宣传,都以为是补肾神药,可不辩证地去吃,怎么会有效果?”


    “至于桂附地黄丸,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将其总结适应为‘虚劳不足,大渴欲饮水,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这都是虚劳之证,并不单纯是阳虚。”


    “所以有腰酸、疲乏;小便异常,或次数过多,或者小便不利都可以用这个药。而往往这些患者也会有多汗、盗汗、鼻衄、气短等表现,腹痛、腹泻也会常见。”


    “有些中老年人,有前列腺疾病,小便不利,又经常会腰疼。同时也会有腹泻的表现,去查肠镜也是查不出什么来的。”


    “甚至有些患者还经常会口腔溃疡,因为中老年人更容易虚劳,也更容易肾气不固。其实吃些桂附地黄丸,就能诸症皆消了。”


    “包括我们治糖尿病,中医叫消渴,也会用到这个药,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糖尿病,就去吃这个药,那又错了。”


    “消渴,有上消,中消和下消之分。你上饮一斗,下溲一斗,肾气不固,为下消,才应该用这个药,中医一定要辩证论治,因为经常会出现同症异证的情况,同样的症状,却是不同的病机。如果拿西医的病名来套中医的药方,那就更加会错上天了。”


    “等你们上了临床,见识足够多之后,就会发现有许多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中医来诊治反而会得心应手。”


    “中医诊治很麻烦的,交给西医来治疗,他们反而会觉得很轻松。这种能形成互补的优势,就是因为二者医学理论的天然不同。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就是因为不同才会精彩。”


    许阳给这些西医学生上起了中医课,这些人还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主要是刚才许阳的表现太让他们吃惊了。


    许阳摇头微微一笑,对马波的室友道:“来,转一转你的腰,如果疼了就停下来。”


    马波的室友轻轻扭动。


    “抬一下腿,直腿抬高,疼了就停下来。”


    再然后,许阳又给马波的室友做了屈颈挺腹试验。


    许阳记录好医案,问道:“扭伤多久了。”


    马波的室友回道:“昨天打篮球扭的,刚刚这一闹,又扭了一下,又有些疼了。”


    许阳点了点头:“舌头看一下。”


    马波室友吐出舌头。


    许阳看了一眼:“舌质淡,苔薄白。伸手诊脉。”


    马波的室友扶着腰坐下来诊脉。


    许阳诊着脉。


    半晌后,许阳诊完脉了,记录病案,患者腰椎弧度平,双侧肌肉有些肿胀,压迫会疼。屈颈挺腹试验为阳性,直腿抬高,左80度,右80度。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为气滞血瘀。


    许阳去拿了针灸包过来,取了一根毫针出来。拿着毫针以斜向上45度角刺入了马波室友的人中穴,深度为0.4寸。


《中医许阳》屎里淘精版—24-31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