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洨GA(2)遊戲日記、順便分享、CDPR最後的波紋。

2022-12-28 04:39 作者:黑由加  | 我要投稿

評分採10分制,純主觀感受打分:

7分以上代表我會向其它人或個別類型愛好者推薦,因此7分以下屬於沒有任何推薦價值,我可能也不會對7分以下的遊戲打差評,但我認為專門去玩7分以下的遊戲純屬浪費時間。


8分以上代表除了我會向人推薦以外,我個人認為這已經是個別遊戲類型的佼佼者了,我認為你去用心体驗它肯定有所收穫。


9分以上是我會記一輩子的遊戲;9.5分以上是改變了我遊戲審美的遊戲。


雖說是純主觀感受打分,但我自己還是有一套我自認為還算完整的對待遊戲的審美体系,因此【畫質太爛差評】、【回合制跟不上時代了扣分】、【像素太復古了不玩】之類很狹隘的逼話我都不會說,並且我打從心裡是排斥這種論調的;我不打算把我的審美乾乾躁躁的打在這,我說不明白,也沒啥意義,我不覺得我單純把它打出來能說服的了誰,就看你們能不能從我的遊戲測評中gat到吧。


--------------------------------------------------------------------------------------------------- 

Inscryption(譯名:邪惡冥刻)

8.9分,獨一無二的卡牌故事体驗。

打牌遊戲市面上一大堆,劇情向解謎遊戲也一卡車,含(手動馬賽克)元素的遊戲現在也累積不少了,但這款邪惡冥刻給人的劇情体驗真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之一的,僅此一家。
其它劇情向的卡牌遊戲換成其它載体也行,唯獨邪惡冥刻只能是卡牌遊戲。


我接觸邪惡冥刻的契機就是在steam上晃的時候,覺得美術挺有特色就隨手買了下來玩了,直接給我震住了,這種只是想隨手買個遊戲玩結果玩到邪惡冥刻的感覺真的是難以形,不開玩笑的說,我感覺我TM整個人都昇華了;所以我必須道個歉,我光是把它的優點吹一通,像這樣看似沒劇透的簡單介紹都是一種劇透,都會破壞你的遊戲体驗由此可見這玩意有多特殊。


Potion Craft: Alchemist Simulator(譯名:藥水工藝)

6.8分,對我來講還不夠完整的休閒遊戲。

這篇應該爭議挺大的,因為這款遊戲的本質就是讓你沉浸在煉藥這一環節上去玩的一款【休閒】遊戲,對大部分人來說作者也做好了這一點。

但顧客的數量過少,導致買賣這一環節很快就沒目標跟新鮮感了

遊戲的終極目標賢者之石,賢者之石煉出來了,然後呢,沒了

煉藥這一主体玩法其實也沒研究深度,煉賢者之石的体驗別說沉浸休閒了簡直就是重複作業;
主體的煉金玩法是好的,只是還有所欠缺而已,並且想做的更深也並沒有多少難處,作者也正在努力更新中。


目前離我會推薦的程度還差了一點,但我對他充滿信心其實,作者目前更新的路子是對的,沒有瞎雞巴往裡頭扔新系統而是豐富現有的玩法(作者目前正在整菜園子跟天賦的部分,我個人認為豐富煉金地圖、新增顧客劇情這兩路子不錯希望作者後續會整),照目前的路數走下去我相信它日後會成為7.5分甚至8分的遊戲。


Cyberpunk 2077(譯名:賽博朋客2077)

7.5分,也就那樣,沒多好,沒多壞。

單看開放世界的質量,連GTA5都打不過,空有漂亮的外殼,少了細節但劇情契合度很好,這是CDPR所擅長的,不論是主線還是支線,遊戲裡生動人物也足以撐起這個世界的底子。

舉個例子,遊戲很前期就能觸發一個任務,那任務是要你去各個地方搜尋跑失的人工智能客車,玩家如果想解這個任務,會很自然而然地去到地圖的各個角落,我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讓玩家有理由跑圖認識這個世界的支線任務,CDPR是有在劇情跟開放世界載体的契合度上下功夫的,只可惜內容不夠啊,哥們是懂如何駕馭開放世界的,如何在開放世界裡寫故事的,但已經沒有如果了,成品已經擺在這了,底子就這了,你不能奢求去妄想一間上市公司花兩三年、四五年把賣出去的遊戲給從底層開始豐富起來。

說實話也就那樣吧,拋開虛假宣傳跟動畫加分那些不影響遊戲質量的場外因素,這遊戲就7-8分之間的水平,論真實系的路子只能抬頭看著大表哥2跟刺客信條裡質量好的作品,論遊戲性的路子也沒多好(起碼在我這打不贏刺客信條:黑旗或同系列質量高的)論劇情也沒有真直接封神

就那樣吧。


The Last Spell(譯名:最後的咒語)

7.5分,意外有爽感的戰棋類塔防遊戲。

肉鴿元素只是佐料,本質上是戰棋類塔防遊戲,玩家需要在回合制的系統中培養多名冒險者守到家裡的法師放出最後的咒語。


一般來說回合制跟戰棋類的遊戲玩起來都挺乾的,享受的是純動腦的快感,但這款卻給我玩出點刷子遊戲的爽感從一開始的看到怪的數量心想:我打你媽,到練成後一回合砍一大片的學習成本也不會很高(但還是得動腦研究,只是相比同類型的),這得益於本作的平衡確實做得不錯,配裝自由度挺高的,很難養出一眼丁真的廢物。

肉鴿、塔防、戰棋、RPG系統都融合的很好,在易於上手的同時也保持了玩法深度;可推薦給喜歡塔防、戰棋類的玩家。


Across the Obelisk(譯名:橫跨方尖碑)

7.6分,有一定深度系統豐富的多人爬塔。

雖然跟為了吾王的遊戲類型不一樣(一個派對遊戲一個肉鴿卡牌),但起來感覺就像為了吾王的升級版。

能在這上7.6分就代表打牌這系統肯定沒啥問題了,說點別的,含局內RPG的天賦和裝備系統,與肉鴿卡牌結合的挺不錯的,雖然同職業共享卡組但因天賦系統每個角色的体驗差別很大;局外的天賦系統雖然是數值加點,但也含有不少功能性數值的加點,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遊戲一局時長挺長的,節奏也挺慢,跟為了吾王這種派對遊戲比起來乾了不少,但喜歡打牌的玩了肯定不會失望的,假如有一樣喜歡動腦打牌的朋友陪你玩,那這款不容錯過;雖說可四人遊玩,我覺得兩人体驗最佳


The Final Station(譯名:最後一站)

6.9分,標準的小而精巧的劇情向獨立遊戲。

各種玩法給作者融合的很好,劇情導向、資源管理、橫版射擊,要素雖多但完全不違和,作者很清楚自己想要做一個怎麼樣的遊戲。

這是一款玩法豐富的劇情導向的遊戲,而它在劇情方面的表現挺神的作者在5小時的流程裡給你展開了一個非常特殊的世界觀,而且並不是純拿設定丟你臉上而是作者用了遊戲這一載体跟你講了一篇故事,並且它的劇情...就這麼說吧 ,後勁很足;玩完了就相當於看了篇科幻小說,這可以說是十分的牛逼


但!我要說但是了啊,在此之前我先說一個我的觀點 : 戲性是會稀釋掉故事性的,而故事性同樣也是會稀釋掉遊戲性的】

就像老任家的遊戲為啥都沒有劇情只有設定? 因為它們家的遊戲都屬於遊戲性拉滿的,它不會希望過多的故事去搶走你的注意力,稀釋掉遊戲性;而視覺小說、互動式電影那類,你所能玩的、互動的部分其實就只有UI介面或是一些QTE,這也是同理,它們不希望玩的部分稀釋掉它的劇情呈現。
當然也有些例外啊,像空洞騎士以及宮崎老賊的作品屬於魂系敘事(除這兩,大部分遊戲都是瞎雞巴魂系敘事,整的挺失敗的),但這種例外先不談你只要知道要讓玩跟說的部分不打架其實已經很厲害了


那這款的問題在於沒整好?玩和說的部份打架了? 並沒有,它甚至屬於將玩法和故事融合的很好的那一類,問題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5小時的流程還是太短了。

限於篇幅,玩完這遊戲與其說是看了劇情,不如說是看了段情節,這導也就在當天有而已,明明劇情上、設定上有很多可以咀嚼回味的地方但因流程太短有點進不到腦子裡,因此在我這離7分還差一點;可惜,真滴很可惜。


Graveyard Keeper(譯名:守墓人)

6.5分,節奏答辯的好玩遊戲。

主角是個穿越到中世紀的墓場主,主要玩法是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及管理墓園及教堂,標準的休閒模擬經營遊戲。


玩法內容豐富且並不突兀,所有系統一環扣一環,從最剛開始的只有一塊爛地到一步一步經營起來那反差很大但卻並不違和。

最剛開始你去接觸種地可能只是為了養活自己,到有自己的葡萄酒事業;從管理墓地只是主人的任務,到墓地被你弄的自己都想住進去;從去教堂佈道只是乎弄,到自己寫書整佈道內容及把教堂內飾打理好;甚至大後期你還能把屍体弄成殭屍來幫你生產,絕了,一般的休閒經營遊戲很難給你這種戴森球、異星工廠才有的成就感。


但此遊戲有個超級JB大問題,大到直接把8分的遊戲給砸成6分了,它的体力系統導致前中期甚至後期的遊玩節奏都是一坨答辯;磨一天大理石弄出一個完美的墓碑是很有成就感,可是假如把這個過程拉長幾天?甚至一週呢?有時候一個玩法是不是重複的機械勞作其區別就在這。我覺得這已經嚴重影響到遊戲体驗了,這遊戲的差評也幾乎全都是打這來的。


我個人是用修改器把体力鎖著玩的,遊戲是好遊戲,可不用修改器可太你媽坐牢了,就...自己看著辦唄。


Beyond: Two Souls(譯名:超凡雙生)

7.8分,很棒的雙人互動式電影。

我覺得互動式電影就是提升了技術力更完整的【走路模擬器】型遊戲和有了遊戲性的視覺小說,Quantic Dream SA正是不斷鑽研此道的一間遊戲公司,底特律:變人是他們家的代表作。

我覺得他們家已經把這互動式電影這個玩法給整明白了 : 【咱就劇本優秀,那玩法就不要整的太複雜,咱就給劇本服務,咱們就研磨畫面來呈現咱家的劇情(他們的臉補技術我覺得可以跟頑皮狗併列個世界第一)。】

優先推薦這一作的原因是這作可以雙人遊玩(單人也行),跟朋友玩這有一種倆人躺沙發上看影集得感覺,特別舒適喜歡看影集追劇的朋友可以去挖挖他們家的作品。


The Witcher® 3: Wild Hunt(譯名:巫師3:狂獵)

9.2分,CDPR最後的波紋。

開放世界遊戲的代表作之一,雖然戰鬥系統可能爭議挺大的(我也不太喜歡其實)但沒人會質疑巫師三對開放世界地圖的刻畫及劇情的契合度。

不少遊戲尤其是開放世界都會加入一個小遊戲來增加代入感及豐富系統,這算是一個經典的設計了,我覺得其中做的最好的就是巫師三的昆特牌和天國拯救的搖骰子。

我覺得想做開放世界遊戲的話,巫師三就是完美的老師,它沒有像大表哥二去做極致的細節,沒有像刺客信條去考據真實的世界,玩法上更沒有特別顯眼的亮點;可它就是好玩,它就是我心目中開放式世界的一種完美的樣子(寫到這想到2077覺得更草了)

也沒啥好分析的了,反正絕對是玩了不虧的好東西(人還有兩單拎出來十分能打DLC)


講點心裡話,由衷希望CDPR別接著走歪了,上市之後整2077的那一頓操作最後掏出一個【完整的半成品】,著實把我看傻了,雖似意外但好似都在意料之內? 不管是上市還是被收購抑或是被注資了,受資本影響後變了味的遊戲公司數不勝數(其實不管是遊戲公司,感覺可以套到任何人事物上,某站也是一個樣,離nm想敲鐘的小公司遠點),希望CDPR高層摸摸自己的胸大肌別真像我標題說的那樣,讓巫師三成為自己最後的波紋。

洨GA(2)遊戲日記、順便分享、CDPR最後的波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