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好声音停播,谁是最大的输家。

2023-08-26 15:33 作者:有声放逐  | 我要投稿

1.灿星通过搭建一个比赛平台,来赌xxx几人会火,这就是他们的商业模式,他本身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要让有商业价值的歌手签约是正常的,这个商业价值未必是用名次衡量,但因为这个太过于看命了,除了名次没有太多可控制的办法。

他是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节目,很有几年能算是国内音综的第一梯队吧。编曲,乐队、知名艺人等人力成本,和其他音综相比真的更高吗?他需要全国海选,每个海选点位的成本又有多少,在不透明的情况下,空口亏损真的合适吗。要说这么一个行业前端的综艺,通过收视,冠名等等没有办法维持他的收益,是不合理的,无非是觉得钱不够多,肉不够肥吧。如果真的钱不够花,那更应该是内部管理成本的问题,而不是他收不收这些钱,要不要绑定后续艺人的问题。

签约这种事情,如果不给人任何选择,不签就封杀,那么这个合同对艺人无论是好是坏,都是霸王条款。除非他真能拿出,不存在强制签约的证据,我并不是想给他搭什么无止境自证的陷阱,只是事到如今,他确实得这么做。此外既然不能确定谁能真的具备商业价值,那么每年节目播出后,再针对有价值但可能缺少背后资本的人进行扶持不是更好?无论如何,这些东西与他调整得分和建立不公平的赛制都是没有丝毫关联的。

50万的事情谣传的都是转身费,而不是签约费,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这些都没有确定为实情,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2、资本逐利有没有错,界限是什么。

没错,是不是资本都要逐利,资本方自己的界限在守法也没有问题。但所有讲故事的人都被期待言行一致,至少在表面上言行一致,你必须得做好风控,做不好的话被舆论反噬,你不能说“我本来道德底线比较低,你不能因为我骗人就攻击我”。群众听故事有没有错?故事圆不过来,漏洞百出的同时,还损害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最朴素的想象,那他们吵闹着要退茶水钱,也是可以理解的,无论他们经没经过思考,是不是一些人眼中的“愚民”。

3、品牌溢价导致节目组话语权抬升。

话语权抬升仅在参与这个游戏的选手这儿有效,不可一世到坑害导师,就已经是越界了(毕竟至少在我心里李玟的品牌价值比好声音更有分量);他更不能借着品牌溢价给观众上嘴脸,因为他不是一个奢侈品,他的品牌价值就是建立在观众的认可身上的。所以你和选手的矛盾,你自己权衡,只要你还宣称是个公平的竞技节目,操控票数和排名以及不公平的规则就不被观众接受。

4,灿星断了一条业务线,等于有钱人丢了一个钱包。

业务线是会持续产出的,并不是静态资产。我认为更像是有钱人,丢失了最赚钱的一条实体产业链。

5,损失最大的,是想靠好声音进入歌坛的歌手。

好声音真倒了,挣着去做“伪素人”竞技平台的不会少,鲸落而万物生长,没有哪一个平台是不可取缔的,此前被夺走注意力的同类节目会更多被关注(这里说一下我的音乐你听吗,制作经费不足,选手质量参差不齐,但观感是爆掉了同年的好声音的,至于后面说的只做一季,亏本的问题,不排除存在大树下面没小苗的部分原因),再不济红眼许久的其他资本也不会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没有动作的。

我非常不喜欢各行业资本们反复强调的所谓“平台的伟大”,即使他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事实,但我仍然希望至少在文艺产业,应该以人为根本。

6、coco对行业的理解已经落后了。

我不觉得coco的理解落后,或者说我不觉得coco的理念落后。优质的作品➕个人的特色➕唱的好,这是我对那个时代能火的人的人力可控因素的全部认识。我觉得这没错,coco有优质作品的资源,所以她看到有个人特色的,唱的好的后辈,就会欣喜,所以她希望这些人比那些没有特色,唱的不好的人得到更多关注。我不觉得有错误,我觉得是行业被效率收益等等东西给裹挟了,扭曲了。

7、哪个行业没有🌿🥚的人呢

所以在尽力了结真实情况的前提下,有人向🌿🥚的人抗争,我即使不能热血沸腾,也还是争取默默为她鼓劲吧?知道她在节目播出后,忍受病痛的时候还有一段泣血的控诉,我可以去质问一下节目组吧?同样的事情,前不久也发生了,匠心设计院事件,大家不也是一哄而上吗?我不明白的是,既然舆论可以中伤任何一个人,网络发展的当下我们又无法抑制舆论,那为什么他不可以去攻击,一个的资本,一个大的平台,哪怕他或许,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呢,他如果错了,他就真的错了。大而不能倒不该是一个资本心中的褒义词,这该是我们应该极力杜绝的,全力去压制的社会资本发展的方向。


中国好声音停播,谁是最大的输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