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教同人丨如果路哥在11.5卷向帆波告白(189)(190)
10.27 我能做的事
彩羽缓缓诉说着她的过往。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黑夜降临。
[这,就是我自出生以来的全部了。] 彩羽说。
我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我在因为彩羽悲惨的经历而感到难过吗?
这是当然的吧,彩羽的成长环境是那么残酷、失去了父母珍贵礼物的彩羽是那么可怜。
我在因为白色房间的做法而感到愤怒吗?
这是当然的吧,为了一个完全不现实的目的而肆意压榨那么多孩子的生命,甚至连彩羽这种天才也因之折翼。
但是,
彩羽需要我的愤怒吗?不需要吧,因为就连她本人,在讲述白色房间的经历时都是一脸平静;
彩羽需要我的悲伤吗?不需要吧,因为说到底,她向我述说自己的过去只是为了安抚狂乱的我,而不是为了博得我的同情;
那么,现在的彩羽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帮助。
对,是帮助。
从彩羽平静的语调中,我能够感受得到,她已经从那个非人道的机构中走出来了,
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彩羽现在都没有留在那个白色房间,而是来到了高度育成。
彩羽想要的是通过弹奏钢琴来找回她遗失的声音。
那么,彩羽欠缺的又是什么呢?
彩羽说,她无法弹好莫扎特,因为她不具备感情。
彩羽说,只有在涉及和父母相关的事情时,她的心才会为之调动。
对脑中环绕声音的依恋也好,对和她父母有着相同颜色的我不去抗拒也好,
这种依恋和不抗拒,在本质上都是她想要用来跨越阴阳,和已逝的父母相连的桥梁。
那么,我又能做什么呢?
[彩羽想要弹奏好莫扎特吗?] 我轻声问道。
[想。] 靠在我肩上的彩羽声若蚊蝇。
连续说了那么多话,彩羽已感到无比疲惫。
[那么,彩羽在这里等我二十分钟,不,十五分钟!]
我有些不舍地将揽着彩羽腰的左臂抽出,站起身来。
随后,飞奔出了钢琴教室。
[绫小路前辈,是我,葵。]
我一边朝自动贩卖机跑着,一边掏出手机,拨打起黑色前辈的电话号码。
[晚上好,葵,你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还请前辈一会儿告诉我……]
……
(彩羽视角)
我坐在椅子上,怔怔地望着葵飞奔出去的背影。
葵,要做什么呢?
在一开始我向她讲述白色房间的种种时,靠在她肩上的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她的身体因为愤怒和难过而不断颤抖。
但是当我讲完之后,她却无比冷静。
葵,在想什么呢?
我发现,这还是我第一次不知道葵的心思。
葵问我,想不想弹好莫扎特。
答案当然是想。
葵说,让我在这里等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能让我弹好莫扎特吗?
绫小路前辈的莫扎特是粉色的,而粉色,是洋溢着希望与幸福的颜色。
但同时也是,我无法理解的颜色。
今天的演奏中,我只是一个完全忠实于乐谱的机器,完全无法将K448中的欢快与灵动展现出一丝一毫。
葵,她有办法让我做到这点吗?
漫无边际地想,怎么也找不到答案。
但与此同时,我的内心中却又有着点点期待。
[彩羽,我回来了哦~]
葵气喘吁吁地推开了钢琴教室的门,
她的手中是……两罐咖啡和两袋面包?
(葵视角)
[诺,彩羽,先把这个吃了。]
我走到彩羽身前,将买好的红豆面包和咖啡递了过去。
都这个时间了,又说了这么多话,就算是彩羽,现在也一定是变得疲惫不堪了吧。
但是抱歉哦,彩羽,我今天晚上可不会让你这么简单休息的!
彩羽眨了眨眼睛,不解地望着我。
[乖~先按我说的去做,吃完之后去洗把脸清醒一下,我们来练钢琴!]
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到底能不能成功,
但是……如果总是感叹自己的无力而停滞在起跑线,什么都不做的话,一切都不会开始的。
姐姐啊,
对绫小路前辈,你也一定是这么想的吧。
啊……真想多看一会儿彩羽吃面包的样子啊,
她双手捧着面包,轻轻将包装撕开的样子,就好像即将进食的小熊猫一样。
[彩羽,我再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但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在这段时间里做好!
走出钢琴教室,再次拨通绫小路前辈的电话:
[绫小路前辈,我到音乐教室门前了。]
[你的背面有一盆兰花,隔壁乐谱室的钥匙就在花盆底下。]
[好嘞,等下哈……我进去了。]
[嗯,莫扎特的乐谱是在第3排的中间部分,乐谱都已经按照编号顺序整理好了,你直接拿走就好。]
[我看看…好高啊,嘿咻…前辈,我拿到了。]
[嗯,那就好。]
[话说……教学楼是几点关门来着?]
[十点吧,要不要拜托帆波一下,让她和门卫沟通,将关门时间延长半个小时?]
[帮大忙了,替我谢谢姐姐。]
[是为了七海同学的事情吧?应该是帆波反过来谢谢你才是。]
[前辈…你已经知道了吗?]
[嗯,是从你打电话的时间和想要的乐谱来判断的。]
光凭这两点就推测出了我和彩羽的长谈吗…好可怕。
[那,既然前辈都知道了,我就刚好问下前辈。前辈今天的演奏和昨天的演奏为什么能差异如此之大呢?]
反正说黑色粉色什么的,前辈也不懂吧。
不如直接这么问好一些。
[我试着揣摩了一下,如果帆波会弹钢琴的话,她会作出什么样的演奏。在弹奏的时候将自己的灵魂剥离,将帆波的种种放入其中。就好像“神明上身”一样。]
[那算什么…]
[嘛,差不多就是这样。虽说那里出来的人对高难度的曲子基本都不在话下,但想要将莫扎特演奏得好的话,则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就把自己代入成了姐姐吗?]
[算是这样。]
彩羽和姐姐的相处时间不长,看来没法成为参考了呢……
[多谢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
[什么?]
[你和姐姐,做了吧?]
[……]
[做了吧?] 我加重了语气,问道。
[嗯。]
[每次都要给我做好安全措施,不许嫌麻烦!要是姐姐怀孕的话,我绝对饶不了你!]
不待绫小路前辈回应,我挂断了电话。
10.28 通过悲伤
[彩羽,我回来啦。]
再度回到钢琴教室,发现眼前那只已经完成进食的小动物正在轻轻地把包装袋折叠起来。
这让我既可惜又欢喜。
可惜之处在于,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再见到这只小熊猫的进食,
欢喜之处在于,我和彩羽的首次钢琴练习马上就能正式开始。
[彩羽,要去洗把脸清醒一下吗?]
彩羽点了点头。
[葵,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彩羽问。
[这个啊,是我们接下来要练习的曲子。我一会儿可能要对彩羽做很残酷的事,所以彩羽要先做好准备哦?当然,即便是残酷的事,我也会和彩羽一起面对的。]
彩羽点了点头,没有去看乐谱的标题和内容,径直前往了洗手间。
她还真是信任我啊…
我接下来做的事,能成功吗?
心中不免忐忑了起来。
但是…与其让彩羽独自一人迷茫,不如借助一下伙伴的力量…之类的?
不行不行,又在逃避了!
从现在开始,我要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即便是外行指导内行,也要如此。
更重要的是,我要相信手中的这份乐谱,相信它能够有着跨越时空,将莫扎特和彩羽相连的力量。
不一会儿,彩羽回来了。
[葵,我回来了,要练这首曲子是吗?]
[嗯嗯,遇到障碍的时候不如转换下思路,没准就能绕过去了呢?要练习的是这首!]
Mozart:Piano Sonata in A minor, K.310
[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 彩羽望着乐谱,陷入了沉思。
[是哦,这首曲子真的超感人的。不瞒你说,我听到第一个音符的时候,泪水就在眼睛里打转了呢。]
[我明白了,先给我20分钟读谱。]
为什么我会选择这首曲子呢?
因为,这首曲子,是莫扎特在他母亲亡故之后,满怀悲伤与绝望之情写下的。
我们可以从一首曲子的整体来判断作曲家在作曲时的心情吗?
一般来说不可以,因为作曲家在悲伤的时候反而可能会写出极其欢快的曲子。
莫扎特生活的时代尤其如此,
那个时代,人们强调着音乐要和谐、要平衡,要动听。
音乐只是宫廷里的陪衬,绝不可因富有特色而喧宾夺主。
在那个时代,人们更习惯去听“大调”的音乐,乐手也很少去演奏“小调”的音乐——因为不同于大调,小调听起来不会那么“舒服”。
大调一般会给人一种明朗开阔的感觉,而小调,则听起来更为柔和、暗淡。
像彩羽和绫小路前辈演奏的那首K448,就是用大调谱写的。
莫扎特当然也知道小调的曲子不会受到欢迎,但他仍然去这么写了,
因为这不是他为了迎合观众和市场所作的作品,而是为了抒发自己苦闷的内心的作品。
莫扎特熟知的音乐都是快乐的,但在他的母亲亡于巴黎后,他想要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苦闷,
于是,他创作了这首A小调的K310。
因为A小调可以抒发出,当时的主流音乐所无法传达的东西。
在这首曲子中,左手的和声所带来的不安感,与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都截然不同。
在书上读到这首曲子的由来后,出于好奇,我在音乐软件上搜索了一下K310,
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间,我热泪盈眶。
彩羽是否知道这首K310是莫扎特为了纪念他母亲所作的呢?
不过知道与否都无所谓吧,彩羽这种天才,一定会透过乐谱感知到莫扎特的思念的。
彩羽又是否明白我寄托于这首曲子上的心意呢?
我想让彩羽,在这首曲子上感到发自内心的悲伤。
所以,我才会说,我要对彩羽做很残酷的事。
看了一眼认真读谱的彩羽,我悄悄离开了钢琴教室,来到了窗前,
夜空是如此美丽。
在中国的唐朝,有一首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诗歌,
其中有一句,我特别喜欢:
“愿逐月华流照君”
莫扎特先生啊,希望您的情感可以跨越数百年的时空,顺着这月光,照到和您有着同样天才的彩羽身上吧。
对着月亮,我衷心地,如此祈愿。
……
回到钢琴教室后,读完谱的彩羽开始了演奏。
第一乐章。
不愧是彩羽,光读了一遍就可以无比流畅地背谱演奏。
听着彩羽的钢琴,回想起下午时听到的,仍停留在脑中的音乐。
两相对比,我似乎明白了彩羽所说的“很不擅长莫扎特”的原因。
作为一个外行,我没法在彩羽的演奏中挑出任何的毛病,
但就是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
第一乐章结束后,彩羽摇了摇头。
“还是不行”
她传达出了这样的意思。
[读过一遍乐谱后,彩羽明白我为什么会想要彩羽弹这首曲子吗?]
[大概明白一些……但我还是无法观察到莫扎特想借这首曲子传达出的感情。] 彩羽说。
[观察吗?]
一般来说,这里的用词不该是“体会”吗?
[嗯,观察。比如葵是一个外星人,在第一次见到地球社会时,会以一个外部的视角来观察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就像这种感觉。]
[原来是这样啊……那么,彩羽要不要试着把自己也代入进去呢?不是单纯地透过历史去思考莫扎特的情感,而是同时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借着音乐表达出来。]
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上面说,通过音乐进行的情感交流之所以可行,是因为乐音的律动与人类的情绪变化之间有着某种相似性。
既然彩羽的感情只会因为她的父母而被调动,那么在音乐上,也一定会是如此吧。
[把自己也代入进去?但这样就不是莫扎特的曲子了啊。]
[那么彩羽现在演奏的,是莫扎特想要表达的曲子吗?]
[不是……]
[彩羽你也知道的,我将来想做律师或者医生。说到底,这也只是我在法律领域看到的哲学观点,不知道会不会适用于音乐……比方说我们遇到一个涉及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案件,我们其实并不会从零开始,一个一个地检验正当防卫的要件是否在这个案件中得到了满足。相反,我们是先在脑中形成了一个“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初步判断,再根据这个初步判断去拿正当防卫的要件一个一个去套……]
[诠释学吗?]
[对!就是这个。书上还说,对作品的理解无法也不应要求读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野,而应要求读者将自己的视域与作者的视域相互融合,在这种“视域融合”中,二者都超越了自身……虽然我没完全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啦,但我想要彩羽将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入到这部作品中。如果这样做的话,或许远方的莫扎特先生也会回应彩羽的吧。]
[我明白了。]
说完,彩羽闭上了眼睛。
彩羽,你一定可以跨越这道障碍的!
在莫扎特之前,音乐为社会、为宗教、为娱乐而作;
在莫扎特之后,音乐开始为生命、为爱、为死亡,以及为个人深刻的体验而作。
无法体味大多数情感的彩羽,
将情感带到音乐中的莫扎特,
二者相遇,到底会带来怎样的情景呢?
不知过了多久,彩羽睁开了双眼,将双手轻轻放到键盘上,开始了演奏。
不同于上一次,
这次的演奏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一种“绝望”。
绝望与死亡…在敲门。
不安、压抑与令人窒息的紧张感随着音符的上下流动而迸发出来,席卷了琴房内的每个角落。
霎时间,草木凋零、荒凉衰败。
第二乐章,主题转为了F大调,
Cantabile,如歌一般的音乐。
不同于上一乐章的局促不安,第二乐章开始变得从容、纯净,
但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似乎氤氲着某种悲伤。
琴键上流淌出的音符是那么灵动轻柔,但它们娓娓道出的思念却又是那么笨拙沉重。
彩羽也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流泪吗?
我不禁这么想。
第三乐章,急板。
短短的时间内满是令人无法喘息的悲恸、动荡与不安。
在对这首曲子的乐评中,我曾见到过如下的一段话:
“如果把悲愁和凄怆的阅历都抹掉、除去,那么莫扎特的音乐就会干瘪的可怜,不再动人心魄,不再有给人以浮云四塞,风雷并起的美感境界。”
是啊,莫扎特不止是有自由典雅的神性,更有着悲情痛苦的人性。
彩羽在福利院的一年,是如何度过的呢?
要从遗失了声音的失落中走出来,大步向前,又需要多少勇气呢?
莫扎特的粉红色,从来不是对世间苦难的回避,而是即便在此基础上也从未失去对以后生活的信心与渴望。
而即便在白色房间经历了无数苦难,也不为之所困,反而下定决心去目视远方的彩羽,又何尝不是粉红色的呢?
[做到了……]
一曲奏罢,彩羽呆望着琴键,难以置信地说道。
但恐怕连彩羽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是,
在不知不觉间,她已泪流满面。
恭喜你啊,彩羽。
在明白了莫扎特的快乐之前,
先一步领悟了莫扎特的悲伤。
这个视频的P23开始,内田光子的K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