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0:3莱比锡 回看比赛后的一些分析
看到自己主队输球后肯定生气。本来输个超级杯也没什么,但1.2亿无冠新援刚到球队就失冠,实在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刚开始不打算回看这一场,因为当时在凌晨四点钟看到球队踢成那样是挺绝望的,但是又想想如果我不回看的话,那就一直不知道到底踢成那样是什么原因。正好这周没啥事,就认认真真把比赛录像看了,分析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当然,我的水平有限,有什么不对的请指出。
这篇分析分三个部分:上半场的整体战术分析,下半场的整体战术分析,对几个拜仁球员的分析
上半场
拜仁的后场出球体系可以参考下图(不要问我为什么莱比锡的球员是曼城的,问就是我懒得换)。

为了制造这个人数优势,图赫尔用的实际上是个无锋阵。特尔和穆夏拉是同一个角色,对于我而言有点像伪9或10号。

莱比锡的防守阵型是个4-2-2-2,两个突前的(维尔纳和奥蓬达)切断拜仁中卫和中场的传球路线,所以德里赫特和乌帕一般就是往两个边后卫分。当两个边后卫持球后,就会变成这样子:

莱比锡会在持球边后卫那一侧人盯人,并且切断传回给旁边中卫的选项。这个时候,边后卫就有几个选择(根据对方的站位会变):1)传给后腰(上图就是莱默),2)传给边锋(萨内),3)传给另一侧后卫(德里赫特),4)转身回传门将,5)尝试过人(帕瓦尔好像没有过)。其实上图可以看到当一侧边后卫持球时,因为莱比锡激进的逼抢方式,如果能将球快速转移到另一侧,另一侧的边后卫会获得很大的处理球的空间,球队就可以推进。而如果继续攻打同一侧的话,往往就是通过边锋、特尔/穆夏拉、以及后腰配合推进。RB落位后阵型就是一个纯正的442。
再看看拜仁对莱比锡的逼抢阵型:


这套逼抢方式的确带来了一定成效,莱比锡在上半场一段时间内没办法突破拜仁的逼抢,拜仁频频获得球权。然而当RB的前锋开始回撤接应后,他们也获得了一些机会。

下半场
下半场一开场图赫尔就撤下了表现欠佳的莱默尔和帕瓦尔,换上马滋拉维和科曼。这个时候拜仁建立进攻的阵型便发生了变化。

莱比锡的目的照样是让拜仁的后卫把球分到边后卫,而不是给到基米希。进攻能力强好几档的马滋拉维和阿芳都会自己向前推进并和前面的进攻球员打配合。前场5对4的人数优势也使得边路的一些配合更好打。

拜仁的前场逼抢如下(才发现德里赫特忘记换成金了):

只是这套防守阵型如果在前场抢不下来,后场比较容易穿,像这样:

或者像这样:

球员分析
这个部分是回看比赛里零零散散看到的一些东西
帕瓦尔和莱默之间配合的问题:


帕瓦尔处理球还有更多奇怪的选择,比如说:

而另一侧的阿芳也有过一些奇怪的选择:

这场比赛里莱默的表现挺令人失望。本来对他的期望是能跟磁卡形成竞争的防守跑动狂魔,但这场比赛出现了太多次对人的漏防了



拜仁第二个丢球也是快速任意球,也是莱默没对奥尔默形成足够干扰,导致进球。三十分钟内出现三次一模一样的失误。。。
剩下就是一些随意的东西:




放在最后
这场比赛可以看到不少问题,比如说定位球、莱默的适应、终结能力,中场防守、等等。图赫尔战术思路没啥问题,但球员执行得真的太糟糕了。打曼城也一样,图赫尔知道该怎么反制,但球员又是失误又是打不进球。图赫尔得赶紧想办法治治了,不然他这个战绩离下课可能就两三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