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季问题多,湿热算一个。中医教你理气化痰、清热祛湿,简单方便

2022-03-08 08:52 作者:中医崔占举  | 我要投稿

春回大地,温度回升。但是有些人的问题也在逐渐地暴露出来。最多的问题就是湿热问题,有湿,还有热。像动不动就拉肚子、嘴里黏黏的不舒服、头发出油等都属于湿热。

湿热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湿大家都知道,是脾脏生出来的。因为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主运化。你想啊,一旦脾遭到了损耗,那么它的运化功能相对应的肯定也是会失调的,那么食用进胃里的谷物就不能够化成精微运走,水液不能够化成身体所运用的水液送走。久而久之,体内的湿气越聚越多,生成痰、生成热。

既然水谷不能够正常地运化,再加上湿气过于的重,体内的热气就会随之加重。湿、热在体内相互之间进行拉扯,形成湿热。

想要知道自己湿气重不重,其实也很简单。如果舌头舌苔特别的厚腻、舌头胖大、两边有齿痕,说明痰湿比较盛。如果这些都有,但是还有明显的暗紫,那就说明还有瘀滞。

缓解的话就需要从化痰、祛湿入手。今天给大家分享(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生姜、甘草这几味药材。

先来说(法)半夏,有降逆的作用,化痰作用也是不在话下,很多化痰的方子都离不开它。

陈皮,平时都会拿它泡水来喝,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之效。

接下来说竹茹,助半夏化痰,不过在化痰的同时还可以清热。

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功效。气行痰化。不仅如此,还有通便的作用。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最后一味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止痛、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药性。

由此,诸味药搭配,可以较好地理气化痰、清热祛湿。对于湿热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但还是要进行中医辩证。



春季问题多,湿热算一个。中医教你理气化痰、清热祛湿,简单方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